上海最后一家“卖报点”有了新去处!坚守38年的上海爷叔打算继续干到70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14:54 1

摘要:对于许多经常购报的老读者来说,位于虹口区吴淞路529号的报刊门市部是他们非常熟悉的地方;这是一家以报刊杂志零售为特色的服务网点,也是申城最后一家报刊门市部。只有十几平方米的书报世界里,承载着许多人对纸质媒体的情感寄托,也有一位上海爷叔坚守38年的情结。

对于许多经常购报的老读者来说,位于虹口区吴淞路529号的报刊门市部是他们非常熟悉的地方;这是一家以报刊杂志零售为特色的服务网点,也是申城最后一家报刊门市部。只有十几平方米的书报世界里,承载着许多人对纸质媒体的情感寄托,也有一位上海爷叔坚守38年的情结。

中国邮政虹口分公司门口的报刊门市部

按照计划,到今年年底,吴淞路的报刊门市部即将谢幕与读者告别。不过最近,从这个报刊门市部传来了好消息,故事有了新篇章。本期新闻晨报《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进行了报道。

姜俊师傅在报刊门市部(10月28日拍摄)

昨日纸香再相逢,姜俊师傅明年1月继续为读者服务

“报刊门市部明年会继续营业。届时迁至乍浦路胜利电影院附近。”10月27日晚上,姜俊师傅向记者发来消息。姜俊师傅为此还给他多年的老读者准备了两个版本,一个是普通简洁版,一个是怀旧感情版。

怀旧感情版的搬迁消息

10月28日早上,记者赶到位于吴淞路的报刊门市部,门口有两块牌子写着最新的消息,红色的牌子是怀旧感情版,上面写着:“岁月不改初心,昨日纸香再相逢”好消息!陪伴大家多年的报刊门市部,自2026年1月1日起,将迁至乍浦路430号新址(近胜利电影院)继续营业。我们依旧守候在书报的世界里,欢迎广大读者前来相聚。

姜俊师傅与老搭档徐依萍女士

值守报刊门市部的是姜俊师傅的老搭档徐依萍女士(姜俊师傅一直这样称呼她)。今年66岁的徐依萍在报刊门市部服务了28年,1997年,当时徐依萍还住在吴淞路附近,因为经常购报而与姜俊师傅相识,并从买报人成为了这个门市部的铁杆编外卖报人。如今住在杨浦的她,仍然每天凌晨起床,五点多赶到虹口,二十多年如一日,几乎也是风雨无阻。“原来我是做到下午四点,现在年纪上去了,做半天,今天姜俊师傅临时有事情,所以我继续顶着。”徐依萍告诉记者。

一位读者购买了包括新闻晨报、青年报在内的多份报纸

记者和大姐聊了一会儿之后,匆匆忙忙赶来的姜俊师傅和记者打了招呼,仍然延续他一贯超级忙碌的风格。除了接待走进门市部的顾客,时不时手机有电话打来,有要求预留报纸的,有问门市部经营到什么时候。

一位读者购买了包括新闻晨报、青年报在内的多份报纸。有市民是看到节目之后慕名从宝山赶来的,路上还是费了一番周折。一位市民表示,自己在看到节目之后,感到姜俊师傅能坚守岗位那么多年,真的很不容易,所以一定要来虹口看望一下姜俊师傅。

10月26日晚上,记者看到了新闻综合频道的“时代达人秀”节目首播。这次虹口区有两位入选,来自虹口区文化馆嘉兴路街道分馆的《梧桐树下的爵士舞》,表演者是71岁的“广场舞王”万玮,另外一个就是姜俊师傅。

姜俊师傅参加“时代达人秀”节目

谈到这次自己参加“时代达人秀”节目的原因,姜俊告诉记者:“我是10月4号晚上去录制的,首播是26号晚上。其他选手都是报名的,我是节目组邀请的,实际上第一次和第二次邀请我没答应,因为自己既不会唱又不会跳,又没有演出的天赋,整天就是守着门市部买报纸。但是节目组认为:‘我们感觉这个报刊门市部得到了许多市民和读者的关注,我们感觉到一种情怀,你的坚守感动了很多人,我们想请你在这个舞台上跟我们讲述一下。’所以我后来同意去录制节目,没想到节目播出之后会有那么大的社会反响。”

姜师傅的报刊门市部将在乍浦路重新亮相

电影制片人沈斌是乍浦路风貌影视街和胜利电影院的主理人。乍浦路风貌影视街与吴淞路的报刊门市部其实很近,可以说是邻居。今年夏天,沈斌路过吴淞路时看到有一家报刊门市部,他想到要买一些电影方面的杂志,就走了进去,没想到就此与姜俊师傅结缘。

乍浦路风貌影视街 徐志东拍摄

“在不经意的交谈当中,我了解到姜师傅从事报刊零售工作将近40年,听到的一些故事,让我也非常感动。得知今年年底江师傅将告别他从事近40年的岗位并回归退休生活,同时也了解到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为了帮助他继续发挥余热,我们在乍浦路选了一块地方,无偿提供给姜师傅使用。”沈斌告诉记者。

乍浦路风貌影视街2024年9月26日开街,是上海市中心城区近年来新添的一处影视文化打卡地。去年年初,电影《酱园弄》的拍摄,让乍浦路成为了网红打卡点。位于乍浦路北海宁路口的胜利电影院,加上前期入驻的椿方圆馄饨面馆、秸梗咖啡、杜哈芙、蒋掌柜本帮美食店与今年春节之前新装修的乍浦锦裏,构成了这条影视街的主体。如今,新的报刊零售服务点又将为影视街增加文化内涵。

沈斌(右1)带着施工方负责人在乍浦路现场为姜俊师傅的新门面进行测量和规划

10月28日当天,沈斌带着施工方负责人到吴淞路的报刊门市部门口看样,又去乍浦路现场为姜俊师傅的新门面进行测量和规划。“目前对这个新的报刊零售服务点如何更好的呈现,包括未来它的名称、服务功能和装修风格,我们还在进行前期策划和筹备当中,希望明年1月份能够落地,也希望社会各方能提出宝贵建议。”沈斌表示。

对话姜俊师傅:加微信的90%都是青年人,我还想继续为读者服务

Q 新闻晨报:姜师傅,当年你是怎么会走上这个报刊零售岗位的?你有没有为自己的职业选择而后悔过?

A 姜俊:我是1978年进单位的,刚进单位时主要为居民投递报纸,后来等到一个机会,我之前的一位卖报师傅1988年退休了,我就向领导自告奋勇调到门市部,开始从事报刊零售工作,那时候也是报纸发行的高光时刻,当因为没有手机,没有新媒体,你要了解信息,必须要去买报纸。那时候所有的报刊零售网点生意都很好,整天忙忙碌碌,感觉这个工作蛮富有挑战性。我自己也没想到——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38年,现在回过头来看也不容易,尽管碰到许多曲折的事情,也碰到无可奈何的事。但不管怎样,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当初的选择。

Q 新闻晨报:这个岗位一般要做哪些具体工作?

A 姜俊:实际上那时候还是比较简单的,报刊数量也不多,最多近百种。后来跟读者打交道之后,感觉自己喜欢上这份工作了,慢慢地就扩大了报刊规模,经营的品种以及服务时间比以前多了很多。干这一行也要花很多心思,到目前为止,我们门市部的报刊品种已经达到近千种,服务时间基本上在十几个小时。

姜俊师傅在娴熟清点报纸数量

Q 新闻晨报:你一般每天几点起床,需要几点到岗?一般每天工作多少时间?你平时如何休息的?

A 姜俊:我现在几乎是每天凌晨4:30起床,4:45出门,风雨无阻。早上6:00之前开门,一直到晚上6点左右关门,平均每天工作14个小时左右。

Q 新闻晨报:到今年为止,你在这个岗位风雨无阻工作了多少年?前几年为什么没有退休呢?

A 姜俊:在这个岗位工作了38年,我几乎一天没有休息,有时候顾客少的时候,我就坐一会,喝点茶,这样就算休息过了。1997年,我去北京参加了一次邮电系统的全国劳模大会,还有一次是去厦门疗养,也是“被迫”去参加了一次。其实我是不愿意离开岗位的,至于后来的疗养机会也有多次,我全部放弃了,我的时间基本上都在门市部里面度过的。那么到2019年,我在这个岗位实际上干了32年,那么当时就面临着退休的问题。但退休以后有一种局面——整个上海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报刊门市部了,如果我们这一家结束经营以后,就会给许多喜欢购买纸质媒体的读者带来了不便,自己也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所以说,2019年我“退而没休”,一直干到现在,实际上我在这个报刊门市部工作了38年。

Q 新闻晨报:我看到现在和你搭班的是一位60多岁的大姐,有没有年轻人愿意做这个工作的?

A 姜俊:实际上跟我搭班的徐依萍女士在门市部也服务了二十几年,现在年轻人几乎都不愿意干这个了,因为他们感觉太辛苦了,大多数年轻人早上要多睡一会儿,一个星期要休息一天。

Q 新闻晨报:现在有一种观点,报刊杂志很少会有人会去专门购买,从实际销售情况来看,现在每天来买报纸杂志的读者多吗?

A 姜俊:报刊门市部经营到目前为止,我比较欣慰,至少没有亏损,还是有盈利的。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年轻人不看报纸都看手机了,其实从我们门市部的销售情况来看,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的中青年读者要占到70%,老年读者只占了30%,特别是加我微信的读者,超过90%都是青年人,所以说这个情况应该是相当可喜的。

姜俊师傅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微信好友

Q 新闻晨报:根据你的观察,老读者当中,年轻人喜欢看哪些报刊杂志?老年读者会看哪些哪些报刊杂志?

A 姜俊:年轻读者喜欢看军事、体育方面以及国际形势方面的报刊杂志,老年读者喜欢看《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和《解放日报》等,还有健康方面的报刊杂志,这些都是老年人选择项。遇到重大的历史性事件,像今年的九三阅兵,不管年轻的读者还是年长的读者,他们都喜欢珍藏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报纸,所以也会来门市部购买。

Q 新闻晨报:之前的安排是这个报刊门市部是到今年年底结束,你也可以卸下重担,是什么让你决定继续从事报刊零售工作?家人对此是否支持?

A 姜俊:今年是我退休以后的第六年。我们邮政领导感觉我工作太辛苦了,而且退休这么长时间,应该好好享受一下退休后的生活,所以也劝了我多次。去年我正好65岁,当时我答应邮局:“如果你让我再干一年,也就是到2025年年底结束。”现在我的顾虑是,如果这个报刊门市部真结束了,自己还是有一种很强的情怀,虽然退休了,但还是想留在这里为读者服务。巧的是,社会方方面面对报刊门市部很关注,大家都希望这个门市部能够继续经营下去。经过沟通以后,因为乍浦路风貌影视街负责人沈总他也有一种情怀,希望门市部能够继续服务读者,所以我们两人一拍即合以后,就决定明年1月起在乍浦路这边继续开下去。

姜俊师傅在报刊门市部外合影留念

Q 新闻晨报:你目前的身体状况怎么样?你觉得自己还能工作多少年?

A 姜俊:目前我身体状况应该说还可以。实际上在这里忙忙碌碌就是一种健身,每天不停地走来走去,跟各种各样的顾客打交道,这个工作岗位也是体力劳动跟脑力劳动高度结合。我有很多年没有去体检了,前几个月去体检之后,医生说我稍微有一点血糖高,但问题不大。我的目标是干到70岁,以后通过门市部的“传帮带”把这种服务延续下去。

各位市民朋友,

你对姜俊师傅通过新的形式

继续把报刊门市部办下去

服务读者怎么看?

欢迎在文字下方留言,

与我们一道分享。

来源:闽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