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商南县委宣传部以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为抓手,聚焦业务培训、专项督查、基层指导关键环节,通过“手把手教学、面对面点拨、点对点破题”的精准服务模式,切实提升全县各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近期,商南县委宣传部以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为抓手,聚焦业务培训、专项督查、基层指导关键环节,通过“手把手教学、面对面点拨、点对点破题”的精准服务模式,切实提升全县各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督查现场变“课堂”,耐心讲解解难题。
“这份意识形态工作台账分类还需细化,尤其要注意将风险防范措施、后续处置情况等关键环节的记录梳理清晰,这样才能更全面反映工作实效。”在十里坪镇开展意识形态专项督查时,县委宣传部督查组工作人员正拿着台账,逐页逐项为新考入的基层工作人员讲解规范要求。
不同于以往查问题、列清单的传统督查模式,在今年的专项督查中,县委宣传部坚持督查与指导并重、整改与提升同步的原则,将督查现场变成“业务课堂”。针对部分单位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台账完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督查组不搞“一刀切”交办,而是结合具体案例耐心拆解业务流程,从如何精准识别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到新媒体平台内容审核的关键点,到怎样规范撰写工作汇报材料,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可复制的实操经验,帮助基层干部理清工作思路、掌握业务技巧。
“以前总觉得意识形态工作抽象难懂,遇到问题不知道从哪儿下手。这次督查组不仅指出了问题,还手把手教我们怎么改,比单纯学文件、听讲座实用多了!”清油河镇宣传干部拿着记满笔记的笔记本感慨道。截至目前,县委宣传部已完成对全县10个镇(街道)、43个县直重点单位的意识形态专项督查,真正实现督查一次、指导一片、提升一批。
深入基层“传帮带”,找准亮点明方向。
“咱们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很有特色,‘红娘帮帮团’搭建了青年相识平台、传播了文明婚恋理念、减少了彩礼矛盾,这做法很好,可以在全县推广。”在湘河社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正与村干部、志愿者们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工作提升方向。
为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县委宣传部定期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一线阵地,开展“点对点”精准指导。指导过程中,不仅详细了解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还注重挖掘各地的特色做法和潜在亮点,在学校,指导教师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打造红色研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新路径;在企业,帮助梳理企业文化与意识形态工作的结合点,塑造企业文化品牌,培育企业员工的责任担当;在农村,推动“道德银行”与村级服务平台深度融合,为农村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以前我们做意识形态工作总怕‘走偏’,也不知道怎么做出亮点。县委宣传部派人来了之后,帮我们分析优势、找准方向,现在开展活动既有底气又有思路!”城关街道文明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说道。据统计,今年以来,县委宣传部通过督查、检查、调研,已深入基层开展指导工作90余次,有效激发了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活力与创造力。
下一步,县委宣传部将继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常态化培训、精准化督查、常态化指导,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祝晓)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