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银发经济方兴未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其作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助力银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值此传统重阳节来临之际,本报推出“银发经济质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银发经济方兴未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其作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助力银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值此传统重阳节来临之际,本报推出“银发经济质量观察系列报道”,通过一线调查和采访专家、业内人士等,对备受老年人关注的银发旅游、大健康、私域直播等重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进行报道,从质量的视角剖析银发经济发展,让“夕阳红”绽放最美的朝阳生机。
10月20日22时45分,伴随着热情的新疆歌舞表演,Y466次旅游专列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800余名旅客从新疆乌鲁木齐站缓缓驶出,开启为期17天的赏秋探秋之旅。65岁的陈阿姨注意到周围几乎全是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旅客,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的翻看行程单,有的调试新买的智能手机,都很兴奋。
10月22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区世纪金源购物中心西区途牛旅游门店内,几位银发老人或围着线路展架仔细研究,或坐在洽谈区向店员详细询问行程细节。店内工作人员忙着递上详细的行程手册,同时逐一耐心解答,热闹场景里满是银发族对出游的期待。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消费观念逐渐转变,像陈阿姨这样踏上旅途的“银发背包客”日益增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22%。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预测,到2025年底,我国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多的低龄健康老年群体将超过1亿人,银发旅游收入有望突破1万亿元,银发旅游成为文旅消费市场新“蓝海”。
从“性价比优先”到“品质体验至上”
“继国庆中秋假期旅游旺季之后,银发族的错峰出行又带来一波旅游热潮。”众信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学院路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出游的旅客大部分是退休的老年人。相较于上班族,他们的时间更灵活,有条件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避开出游高峰期。某旅行社相关负责人透露,即便在旅游旺季,银发族也能占到该社总体客群的四成左右,“这与该群体更依赖旅行社安排行程、车辆及提供安全服务保障等因素密切相关”。携程数据显示,2024年该平台银发人群出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2%,显著高于旅游市场整体增速,银发旅游正从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转型。
调研中记者发现,在成团形式上,尽管多数老年人仍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散拼大团,但消费偏好已明显转变:更愿为旅途舒适性、高品质服务买单,且愈发看重旅游带来的情绪价值。
“这一变化背后是老年人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咨询委员、立信数据研究院院长潘建成指出,如今的银发人群将健康与生活质量作为核心追求,其消费逻辑已从“性价比优先”转向“品质体验导向”,消费自主性与社会参与意愿显著增强,更愿为健康管理、精神充实、情感连接付费,出游范围也从周边游、国内游向出境游扩展,对旅游品质的要求持续提升。
这一转变在各大旅行社、OTA平台、文旅机构等提供的具体服务细节上得到充分体现。为了满足银发族高品质出游的需求,不少旅行社推出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为老年游客提供更好的出游体验,产品服务也在不断细化、专业化。如携程“老友会”主打“行程舒适、宽松,杜绝强制购物”,并创新推出爸妈旅行守护官服务;众信旅游推出“我的世界拼图”等高阶文化产品,满足银发用户人生清单式的旅行愿望;中青旅开辟的老年研学路线,将文化学习与旅行体验深度融合等。
梨花教育是十方融海旗下专注中老年兴趣教育的品牌,梨花教育游学负责人李瑾告诉记者,当前银发旅游已从“单纯观光”向“文化研学”升级,主题更聚焦文化与精神需求,形式更注重“成果输出”,并进一步进阶为“通过研学展现自我价值”,其中红色主题与文化传承类项目成为重要载体之一。
新场景新业态引领产品服务创新
乘高铁旅游列车赏山水风光、入森林氧吧养生游、住生态小镇慢旅居……近年来,在银发经济需求带动下,旅游市场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从“快节奏观光”到“慢生活体验”,从“单一游玩”到“多元融合”,这些兼具舒适性与文化性的旅游选择,越来越受老年朋友青睐,成为银发族享受生活的新方式。但与此同时,银发族外出游玩仍受到一些限制,涉及老年旅游的产品品类比较单一、优质供给不足,难以充分满足老年游客的多样化需求;部分旅游产品存在服务质量不高、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影响了游客体验。
“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是满足银发旅游多元需求的核心供给。”潘建成指出,政策上,要制定相关标准,整合多领域数据建老年旅游需求与健康数据库,实现产品精准推送和风险预警,同时提供税收优惠与融资支持相关企业;产业融合上,鼓励建设老年友好型旅游目的地,推动景区适老化改造,结合本地银发经济整体规划,深化与养老产业、乡村振兴联动,开发“银发旅游+文化传承”产品等,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
在李瑾看来,以“AI技术深度赋能”的模式创新是突破银发旅游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行业要坚持“科技+文化”融合路径,将AI技术全面渗透到银发旅游的行程规划、安全监测、健康管理、文化研学等全流程中。这种科技与银发经济的深度融合,从长期来看,既能为银发群体打造更便捷、高效且富有乐趣的游学体验,也能为万亿级银发经济注入持续发展动能,推动行业从规模增长向品质提升转型。
来源:十堰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