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急用钱时刷到“无抵押、秒放款”的广告,你敢点吗?不少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局,结果钱没借到反而被骗走积蓄。网贷领域骗子扎堆,并非偶然,而是骗子精准抓住了漏洞和人心。下面这几个常见骗局,把“为什么骗术能得逞”说透了。
急用钱时刷到“无抵押、秒放款”的广告,你敢点吗?不少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局,结果钱没借到反而被骗走积蓄。网贷领域骗子扎堆,并非偶然,而是骗子精准抓住了漏洞和人心。下面这几个常见骗局,把“为什么骗术能得逞”说透了。
第一个坑:“假贷款真收费”,利用急用钱心态层层套牢。
这是最常见的骗局,骗子先通过短信、网页推送广告,用“低息、快批审批通过”,但提现时就会被卡住——客服会说“银行卡号填错冻结账户”“要交保证金验证还款能力”。西宁有个上班族急用钱,就被这种套路骗走11.6万,直到客服失联才发现APP根本登不上了。正规贷款从不会放款前收费,这些“解冻金”“手续费”全是骗钱的由头。
第二个坑:“伪装场景埋陷阱”,把诈骗藏在日常需求里。
最典型的就是租房和招聘里的隐形网贷。有些黑中介打着“押一付一”的幌子,让租客下APP交房租,实则偷偷办了分期贷款,租客逾期不还还会影响征信。还有直播公司招聘时说“高薪+免费整容”,实际是让应聘者贷款整容,再设下完不成的任务量,最后应聘者不仅没拿到工资,还背上一身债。这些骗局把网贷和正常服务绑在一起,让人防不胜防。
第三个坑:“精准唬人催还款”,拿征信当“敲门砖”。
骗子会通过非法渠道拿到你的姓名、手机号甚至过往贷款记录,然后发短信说“你有笔贷款逾期,APP已下架没法查,转钱到指定账户就能处理”。更狠的是“注销校园贷”骗局,专门盯准年轻人,说“旧校园贷记录影响征信”,诱导受害者在多个平台贷款转进所谓“安全账户”,光是2020年上半年这类舆情就有9万多条。很多人怕征信受影响,一慌神就交了钱,事后才发现根本没这回事。
第四个坑:“玩利率猫腻”,明着借钱暗地宰客。
有些平台不算纯粹的诈骗,但套路和骗钱没差。合同写着年利率13.75%,实际算上管理费、服务费,真实利率能到23%。还有的平台把“日利率0.02%”吹得天花乱坠,看着挺低,换算成年利率却接近7.3%,不少人没算明白就签了合同,最后还款时才发现要多交不少钱。这种“合法外衣下的陷阱”,比明着骗更难识破。
网贷骗子多,核心原因就三点:一是骗子能精准找到急需用钱、缺乏金融知识的人群;二是山寨APP仿得和正规平台一样,普通人难分辨;三是有些骗局藏在租房、招聘里,隐蔽性极强。
记住几个铁律能避坑:凡是放款前要交钱的,100%是诈骗;陌生链接别点,贷款只找银行、持牌金融公司这些正规渠道;收到逾期通知先查征信,别信所谓“指定账户”。
网贷本质是工具,但骗子总在暗处盯着,急用钱时越要沉住气,别让“救急”变成“掉坑”。
来源:棠梨小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