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化不是万能药:新酒饮如何重新定义饮酒体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04:50 1

摘要:在酒类消费市场格局重塑的当下,传统白酒企业纷纷推出低度化产品试图吸引年轻消费者,但市场反馈显示,单纯的降度策略难以真正打开年轻消费市场。从产品本质到消费场景,低度白酒面临着多重挑战。

在酒类消费市场格局重塑的当下,传统白酒企业纷纷推出低度化产品试图吸引年轻消费者,但市场反馈显示,单纯的降度策略难以真正打开年轻消费市场。从产品本质到消费场景,低度白酒面临着多重挑战。

风味失衡与技术瓶颈制约低度白酒发展

低度白酒在技术层面存在天然缺陷。白酒新国标明确规定白酒产品中不能添加任何提升香与味的物质,降度过程实质上是直接加水稀释。这就像一锅浓郁的鸡汤突然加入两碗开水,原有的风味被大幅稀释。虽然抗絮凝工艺、小分子群分离技术已将低度酒风味留存率提升至85%,但距离高度酒的饱满度仍有明显差距。

优质基酒降度后浑浊发生率偏高,纠偏成本相应增加。当白酒的品质受到影响时,盲目追求降度显得得不偿失。技术层面的限制使得低度白酒在口感体验上难以满足年轻消费者对风味的要求。

消费认知与价格错位形成市场壁垒

消费者对低度白酒存在“低度=低端”的认知固化问题。市面上的低度白酒产品,如375ml售价375元的26度古井贡、500ml售价399元的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500ml售价379元的29度舍得自在,单从价格角度看并不便宜,缺乏性价比优势。

即时零售平台的销售数据揭示了更严峻的现实:76%的新酒饮产品标价在30元以下,而名酒企的低度新品价格多在68元以上。这种价格带的严重错位,对于本就对白酒缺乏钟情度的年轻人而言,直接导致低度白酒失去选择优势。

场景适配性不足难以满足新消费需求

从消费场景来看,低度白酒难以适配年轻群体的日常消费习惯。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4年轻人喝酒报告》显示,超6成年轻人喜欢开瓶即饮,不喜欢自行调配。年轻人普遍表示“打工已经很疲惫,在喝酒这件事上要简单一点”,体现了Z世代追求“悦己”的直接生活方式。

即时零售平台数据证实了这一点:开瓶即饮型低度酒周转率达8.2次,而需要调配的白酒系产品仅1.3次。便利店和酒吧依托“小瓶化+即饮化”特性,满足独饮和轻社交等新场景,250ml以下小包装占比达72%。

新酒饮以多元优势承接市场需求

相比之下,果立方、梅见等新酒饮产品通过口味创新和场景适配,成功抓住了年轻消费群体。这些产品在年轻人心中没有传统标签,也没有特定场景、为别人而喝的约束感,可以出现在独酌、露营、聚会等多种场景。

口感成为新酒饮畅销的核心优势,作为工艺创新的产物,既可以直饮,还可以由消费者自由DIY进行特调。价格方面,十多块钱的新酒饮产品相较于几百块钱的低度白酒,以数十倍的竞争力给了消费者充分的选择理由。

从渠道价值来看,低度酒流通毛利率仅为高度酒的43%,需达成2.3倍销量才能弥补利润缺口。面对便利店返点增加、直播带货佣金提高等渠道成本攀升压力,新酒饮通过高周转场景消化薄利压力,展现了更好的市场适应性。

酒类市场格局正在重构

消费者自发流行起来的新酒饮场景及其背后的价格、口感等产品因素,正在成为主宰新时代的关键。那些想尽办法让年轻人喝白酒的企业应该认识到,匹配生活场景、满足口感需求、符合消费动机的新酒饮时代已经到来。

从长远发展来看,传统白酒的存量市场面临调整,新兴酒饮的增量市场持续扩大,这本质上是消费文化深层次变化和代际更替的结果。酒类企业需要超越简单的降度策略,从产品本质、消费场景和情感价值等多个维度重新思考如何真正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