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纵观我国企业信息化四十载征程,从最初的用电脑做记录,到后来的系统推动流程,再到系统具备智能,直至今天“AI理解人话、自动搞定一切”——这是一场静默却深刻的革命。
纵观我国企业信息化四十载征程,从最初的用电脑做记录,到后来的系统推动流程,再到系统具备智能,直至今天“AI理解人话、自动搞定一切”——这是一场静默却深刻的革命。
在这场变革中,熙梦网络科技始终与众多企业同行,共同见证并参与了从基础信息化到智能化的每一个飞跃。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一个制造业销售员处理订单的视角,亲历这场技术变迁的五个关键阶段,看看技术如何重塑我们的工作方式。
回顾1985年,彼时的计算机对企业而言,更像是一台高级电子笔记本。
销售员坐在办公桌前,打开那台闪着绿色荧光的显示器,在系统的表格里逐一录入:客户名称、产品信息、价格、数量…
这些信息只是被“记录在案”,系统既不会自动计算,也不会发出提醒。订单录入完毕,销售员需要打印出纸质单据,然后开始在企业内部“折返跑”:
先到信用部门确认客户额度,再去仓库查询库存情况。仓库人员则根据纸质单,人工清点货物、填写出货单。
此时的电脑,仅仅是个存储设备,而非工作伙伴。它负责记录,却不参与处理。
阶段特征:电脑替代了纸笔,但所有的流程推进仍依赖人工奔波。
进入90年代中期,ERP系统的出现让企业信息开始“活”起来。
销售员在电脑中输入订单时,系统能够实时响应:输入客户编号,自动显示信用额度和付款条件;输入产品代码,立即告知当前库存状况;价格、税率、运费一键自动计算。
订单确认保存后,销售员仍需电话通知仓库:“有订单需要处理!”同时告知财务部门:“准备开票!”不同的是,所有部门都在同一套数据系统上工作,纸质单据的传递大幅减少。
阶段特征:系统能计算、能查询、能同步,信息开始自动流动,但跨部门协作仍需人工触发。
千禧年之后,BPM系统让企业流程实现了自动化驱动。
销售员完成订单录入后,不再需要挨个部门电话通知。系统会自动将任务推送到下一环节:仓库主管的界面弹出“新订单待发货”提示;仓库确认发货后,系统自动向财务部门发送开票任务。
每个任务都有清晰的状态跟踪——待处理、处理中、已完成。销售员可以实时查看订单进度,无需满办公室追踪催办。
阶段特征:流程自动推动人员工作,彻底告别“人推流程”的时代。
2015年左右,AI技术开始融入企业流程,系统首次具备了“思考”能力。
销售员输入订单时,系统能够基于历史交付数据、当前产能和供应链状况,自动预测出精准的交货日期。通过分析客户购买习惯,智能推荐最合适的优惠政策。当订单出现异常(如数量异常、超出信用额度),系统会提前预警。
这正是熙梦网络科技早期致力于解决的痛点——让系统不仅会“执行”,更要会“思考”。我们帮助客户将AI能力嵌入现有业务流程,让数据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
阶段特征:系统不仅能执行任务,还能提供智能建议,成为员工的“AI助理”。
当前,我们正步入AI原生时代。大语言模型和智能体技术正在彻底重塑企业运营模式。
销售员不再需要打开系统、点击菜单、填写表单。只需对电脑说:“处理一下某某客户需要的货物,型号参照上次订单。”
销售智能体瞬间理解意图:识别客户信息、确认产品型号、查询库存状况、生成报价单、创建销售订单、安排发货计划、发送电子发票——全流程自动完成。
在熙梦网络科技,我们正在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 通过构建企业专属的AI智能体矩阵,我们帮助客户实现从人操作系统到AI自主运营的转变。就像文中描述的销售智能体一样,熙梦的AI+低代码解决方案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数字同事。
此时的AI不再是工具,而是能够理解自然语言、自主执行任务的“AI智能体”。信息系统真正实现了与人类似的推理、决策和协作能力。
阶段特征:人员只需表达业务意图,AI自动完成全部操作。
从电子笔记本到数字AI,企业信息化的每一步演进,都是对工作方式的重新定义。这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思维模式的变革。
熙梦网络科技深耕企业数字化领域多年,我们不仅见证历史,更在创造未来。无论您的企业正处于哪个阶段,我们都能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您平滑过渡到下一个数字化层次。
你们企业的信息系统,现在处于哪个阶段?是仍在依靠人工推动流程,还是已经拥有了能够理解意图的AI同事?立即联系熙梦网络科技,让我们帮助您评估现状、规划信息化路径,共同迈向AI低代码原生应用的智能新时代。
来源:多多谈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