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O/5G/半导体/存储:让你拿住的,不是口号是这4个硬逻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11:51 1

摘要:最近不少人喊“CPO、5G、半导体、存储拿住”,不是随便喊口号——这几个板块现在都踩中了“需求落地+周期回暖”的实锤节奏,每个都有自己的硬支撑,不是炒概念的“一阵风”。今天用2025年最新的数据,扒透为啥这几个方向能“拿住还有得涨”。

最近不少人喊“CPO、5G、半导体、存储拿住”,不是随便喊口号——这几个板块现在都踩中了“需求落地+周期回暖”的实锤节奏,每个都有自己的硬支撑,不是炒概念的“一阵风”。今天用2025年最新的数据,扒透为啥这几个方向能“拿住还有得涨”。

2025年10月的实锤数据:国内智算中心的算力总规模同比涨了80%,头部大模型企业的算力需求单季度翻了2倍——但传统光模块的传输速度已经跟不上了,现在训练千亿参数的大模型,必须用800G CPO才能扛住(传输速度翻2倍、功耗降40%)。

现在国内头部光模块企业的800G CPO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一季度,交付量同比涨了40%——这不是“画饼”,是算力厂商真金白银下的订单。CPO不是“炒概念”,是算力增长逼出来的刚需,只要大模型、智算中心还在扩,这需求就塌不了。

5G能拿住,是因为它终于从“建基站”转到了“实际用”的阶段。

2025年前9个月,国内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同比涨了50%——比如汽车工厂用5G连生产线、矿山用5G控无人车,这些都是“真花钱用5G”的场景。而且运营商开始推5.5G(5G增强版),前9个月5.5G基站的扩容订单涨了30%,5G的设备需求从“建基站”转到了“升级+应用”,是实实在在的落地红利,不是炒“5G概念”。

半导体能拿住,是“库存周期+国产替代”的双驱动。

2025年前9个月,全球半导体库存天数从去年的90天降到了60天(合理水平),库存清完了,下游开始补订单:汽车芯片的订单同比涨了25%(新能源车卖得好),国产中低端芯片的订单涨了20%(国产替代在推进)。

现在半导体不是“跌跌不休的周期底”,是“库存去化完、订单回暖”的上升期,而且国产替代的订单是“长期增量”,不是短期反弹的泡沫。

存储芯片能拿住,是“周期反弹+AI需求”凑齐了。

2025年10月,DRAM(内存)的现货价环比涨了3%,NAND Flash(闪存)涨了2%——这是库存去化后的价格回暖信号。更关键的是AI需求:AI服务器用的HBM(高带宽存储),需求同比涨了40%,头部存储企业的HBM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二季度。

存储芯片不是“单纯的周期股”了,AI带来的“高带宽存储需求”是长期成长逻辑,现在周期反弹叠加上AI需求,是“稳+涨”的红利。

很多人觉得这是“四个独立的板块”,其实它们是数字经济的“四肢”:CPO是“传数据”的、半导体是“算数据”的、存储是“存数据”的、5G是“连数据”的——现在数字经济(大模型、工业互联网)在爆发,这四个环节的需求是绑在一起涨的,不是单个板块热。

这就是为啥能“拿住”——它们不是孤立的炒作题材,是整个数字经济产业链的刚需环节,只要数字经济还在推进,这四个方向的需求就有长期支撑。

喊“拿住”不是让你瞎买瞎捂,得盯着实锤:

• CPO看“800G订单的交付量”;

• 5G看“工业互联网项目数”;

• 半导体看“库存天数+国产订单占比”;

• 存储看“价格走势+HBM订单”。

选有实际订单、业绩在兑现的标的,别碰“蹭概念的小票”——这四个方向的红利是给“真做事的企业”的,不是给炒题材的。

来源:走进科技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