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心力衰竭被称为“癌症”,终末期心衰患者一年死亡率高达50%。心脏移植是首选治疗方法,但心脏供体极为稀缺,这个医学难题困扰着全球数百万患者及家庭。
一颗小小的“乒乓球”,正在为无数终末期心衰患者注入生命的新动力。
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心力衰竭被称为“癌症”,终末期心衰患者一年死亡率高达50%。心脏移植是首选治疗方法,但心脏供体极为稀缺,这个医学难题困扰着全球数百万患者及家庭。
人工心脏的出现为这些患者带来了希望。作为一项尖端医疗技术,它通过机械泵部分或完全替代天然心脏的泵血功能,成为患者“跳动的心”。
01 技术破局:从追赶到领先的十年征程
在人工心脏技术领域,全磁悬浮技术被视为主流方向。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如何保证血液在流经血泵时不被破坏。
苏州同心医疗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通过使核心部件转子在空气中完全悬浮起来,避免了摩擦和挤压血液带来的血细胞损伤。
同心医疗CEO陆诚捷解释说:“这大大降低了与血液相关的并发症,比如泵内血栓、中风和出血事件等”。
国产人工心脏的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研发人员花了10多年时间进行技术攻关,才攻克了覆盖整个产品系统的技术难题。
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大小仅相当于一个“乒乓球”,但如何在保证血泵稳定运转的同时缩小血泵体积,曾是研发过程中的主要难点。
02 性能对比:国产心脏的临床突破
性能上,国产人工心脏已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成绩。同心医疗的首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患者,目前已正常生存8年。
一位在武汉植入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李女士表示:“现在身体状态还不错,一些不太剧烈的运动也可以参加”。这表明患者不仅能存活,还能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在技术参数上,同心医疗的产品具有多项在人工心脏领域国际首创的技术,包括分立式磁悬浮结构设计、血泵流道优化设计和经皮电缆设计等。
另一家中国企业永仁心开发的EVA-Pulsar第五代纯水液力悬浮人工心脏,则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该产品创造了0.00101的NIH值,远低于市场上所有的第三代磁悬浮产品。
03 技术创新:两条不同的技术路径
目前,中国人工心脏领域主要出现了两条技术路线:全磁悬浮和纯水液力悬浮。
全磁悬浮技术的优势在于血液相容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而纯水液力悬浮技术则实现了真正的脉动血流,更符合人体生理状态。
永仁心的EVA-Pulsar采用了无磁悬浮设计,完全依靠纯水介质实现悬浮,无需任何磁性元件。
这一设计彻底解决了电磁干扰问题,为患者提供了更大的生活便利性。
德克萨斯心脏研究所资深心胸外科医生William Cohn博士评价道:“搏动血流技术、全主流道设计、无磁悬浮等技术特点将成为未来人工心脏产品的重要发展方向”。
04 市场竞争:国产替代正当时
全球人工心脏市场主要由国际巨头主导,包括Abbott Laboratories、Boston Scientific Corporation等公司。
然而,中国企业正在迎头赶上。同心医疗的业务网络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近100个城市,产品已经为几百名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同时,中国企业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同心医疗的BrioVAD®正在美国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确证性临床试验。
该试验预计将在美国领先的医疗中心共招募约800名患者。
永仁心EVA-Pulsar的临床数据也令人印象深刻——一年生存率100%,两年生存率95%,更有四分之一患者射血分数恢复到40%以上,心脏直径缩小到60mm以下,达到撤泵标准。
05 护城河:技术与专利的双重壁垒
人工心脏行业的护城河主要体现在高技术壁垒和严格的监管审批上。
人工心脏生产涉及数百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高质量完成。做好一个称为“鼻锥”的部件,要通过数万次精密打磨,保证其表面光滑,避免灰尘附着。
知识产权是另一道重要壁垒。同心医疗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是我国首个拥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
这意味着它打破了国外公司对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技术的长期垄断。
人才积累也是核心竞争力。为攻克人工心脏涉及的多个领域尖端技术,同心医疗建立了一支超过200人的科研团队,成员来自医学、物理、机械、电子等不同领域。
06 市场前景:百亿蓝海待开拓
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心肌血运重建、修复和再生产品和疗法市场正保持稳定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人工心脏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技术创新将持续推动市场发展。同心医疗正在推进远程信息管理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升体外部件的轻便性,争取实现电池可植入。
同时,通过整合供应链,提升工艺水平,降低成本,让产品惠及更多患者。
永仁心的技术也显示出巨大潜力。其血泵预期使用寿命延长至30年以上,这意味着患者可能只需要一次手术就能获得长期的治疗保障。
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来说,这不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生活质量的保障。
中国企业的创新步伐并未停止。同心医疗正在推进远程信息管理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升体外部件的轻便性,争取实现电池可植入;永仁心则在探索“桥接康复”治疗路径,让部分患者能在心脏功能恢复后撤除人工心脏。
未来,随着技术进一步成熟和成本降低,人工心脏有望从高端医疗装备逐步走向更广泛的应用,惠及全球更多心衰患者。
来源:金脉洞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