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埃克塞特”号巡洋舰(HMS Exeter,舷号68)是英国皇家海军“约克”级重型巡洋舰,服役于二战期间。该舰于1928年8月1日在英国德文郡普利茅斯的德文波特造船厂(Devonport Dockyard)铺设龙骨,1929年7月18日下水,1931年7月27
“埃克塞特”号巡洋舰
“埃克塞特”号巡洋舰(HMS Exeter,舷号68)是英国皇家海军“约克”级重型巡洋舰,服役于二战期间。该舰于1928年8月1日在英国德文郡普利茅斯的德文波特造船厂(Devonport Dockyard)铺设龙骨,1929年7月18日下水,1931年7月27日正式竣工。1939年拉普拉塔河海战中,“埃克塞特”号与德国“施佩伯爵”号袖珍战列舰交战,舰体严重受损,随后进行了长期大修。
修复后的“埃克塞特”号被调往印度洋东部海域,最终于1942年被日军击沉。
服役历程
竣工后,“埃克塞特”号编入大西洋舰队第2巡洋舰分舰队,1931年至1935年间在此服役。1934年,该舰被部署至美洲及西印度群岛基地;此后一直驻守该区域,仅在1935至1936年埃塞俄比亚危机期间临时调往地中海,直至1939年。
二战爆发时,“埃克塞特”号与“坎伯兰”号巡洋舰一同编入南美分舰队,由亨利·哈伍德准将(Commodore Henry Harwood)指挥。1939年12月13日,该舰与“利安得”级轻巡洋舰“阿贾克斯”号(Ajax)、“阿基里斯”号(Achilles)协同,在拉普拉塔河海战中与德国“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Admiral Graf Spee)交战,最终促使“施佩伯爵”号在数日后自沉。
战斗中,“埃克塞特”号单独组成一个战术分队,“阿基里斯”号与“阿贾克斯”号组成另一分队,以分散“施佩伯爵”号的火力。“埃克塞特”号被7枚11英寸(约279毫米)炮弹击中,另有数发近失弹造成严重破片损伤。舰上61名船员阵亡,23人受伤;三座8英寸(约203毫米)主炮炮塔全部失灵,航速降至18节(约33公里/小时),被迫撤离战场。
随后,“埃克塞特”号驶往福克兰群岛的斯坦利港进行应急维修,维修工作持续至1940年1月。期间,英国海军曾短暂考虑将其留在当地作为废船或指挥舰,但不久后决定先修复至可航行状态,使其能返回德文波特造船厂接受全面维修与现代化改造——改造工作于1940年2月至1941年3月间进行。
1941年3月10日,即在维修改造期间,该舰舰长W.N.T.贝克特海军上校(Captain W.N.T. Beckett,曾获皇家维多利亚勋章(MVO)与优异服务十字勋章(DSC))因早年服役受伤引发手术并发症,在索尔塔什医院(Saltash Hospital)去世,而当天本是“埃克塞特”号计划重新服役的日子。奥利弗·劳登·戈登海军上校(Captain Oliver Loudon Gordon)接任舰长。
维修改造完成后,“埃克塞特”号一度成为英国皇家海军最现代化的重型巡洋舰,但这一头衔仅保持了一个月——直至“伦敦”号巡洋舰(HMS London)完成大规模重建与现代化改造后被取代。
1941年重返舰队后,“埃克塞特”号承担大西洋护航任务,包括在“俾斯麦”号战列舰事件期间为前往中东的WS-8B护航舰队提供掩护。此后,该舰被调往远东地区。
1941年12月日本参战,“埃克塞特”号编入美英荷澳联合司令部(ABDACOM)海军部队,负责保卫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免受日军入侵。
最终命运
1942年2月27日,爪哇海海战中,“埃克塞特”号的一个锅炉舱被一枚8英寸炮弹击中,舰体受损,随后奉命驶往泗水(Surabaya)进行维修。英国皇家海军“厄勒克特拉”号驱逐舰(HMS Electra)为掩护其撤离而被击沉。
两天后(1942年3月1日)上午,当“埃克塞特”号试图前往巽他海峡时,遭到日军重型巡洋舰“那智”号(Nachi)、“羽黑”号(Haguro)、“妙高”号(Myoko)、“足柄”号(Ashigara)以及驱逐舰“曙”号(Akebono)、“电”号(Inazuma)、“山风”号(Yamakaze)、“川风”号(Kawakaze)的拦截,第二次爪哇海海战(现更常被称为“巴韦安岛海战”)爆发。
“埃克塞特”号很快被炮火重创,其中一发炮弹导致全舰断电。船员布设了自沉炸药,舰体随即开始下沉,起初向左倾斜;随后日军“电”号驱逐舰发射的两枚鱼雷击中其右舷,使舰体短暂回正后又向右倾覆,最终于正午时分沉没。
为其护航的英国“遭遇”号驱逐舰(HMS Encounter)与美国“波普”号驱逐舰(USS Pope)也在此战中沉没——“波普”号虽暂时逃离初始交火区域,但数小时后遭空袭沉没。
包括舰长奥利弗·戈登在内,约800名盟军船员被日军俘虏,沦为战俘。其中“埃克塞特”号有153名船员在战俘营中死亡,另有3人在战争结束获释后,因遭受日军虐待导致伤势恶化而去世。
2007年2月,“埃克塞特”号的残骸被发现并确认身份。其沉没地点位于印度尼西亚海域,水深约200英尺(60米),在巴韦安岛西北90英里(约145公里)处——与该舰舰长当时记录的沉没位置相差约60英里(约97公里)。
来源:3C捕快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