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是聚焦基础设施完善。全力以赴巩固国家卫生乡镇创建成果,完成坝梅、堰溪、杨柳、交界、茶寨5个行政村11个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近两年,先后完成梵净山环线沿途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近两年,全乡共计改厕608户、庭院改造108户,配备垃圾桶530个。
近年来,德旺乡系统谋划、精准发力,聚焦“三项重点”、紧盯“三大要素”、探索“三条路径”,奋力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建设。
聚焦“三项重点”,夯实美丽乡村生态根基
一是聚焦基础设施完善。全力以赴巩固国家卫生乡镇创建成果,完成坝梅、堰溪、杨柳、交界、茶寨5个行政村11个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近两年,先后完成梵净山环线沿途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近两年,全乡共计改厕608户、庭院改造108户,配备垃圾桶530个。
二是聚焦生态环境保护。践行生态优先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严格执行《梵净山保护条例》,实行网格化巡林护河,每年开展生态先锋选树表扬,激发广大群众参加生态环保的动力。2025年以来,常态化开展巡林巡河与专项整治行动100余次。
三是聚焦人居环境提升。围绕“两清两改两治理”核心任务,锚定“三个转变”核心目标(从“短期清”向“长效管”转变、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从“脏乱差”向“洁净美”转变),推动环境整治向长效管护转变。2025年以来,共发动群众3200余人次,帮助45户特殊困难家庭改善环境,规范垃圾收运点140处,清运垃圾200余吨,评选表彰卫生家庭示范户153户,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氛围。2025年6月,德旺乡深入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被铜仁市新闻联播报道。
紧盯“三大要素”,绘就美丽乡村崭新图景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紧扣我县“2+2”主导产业,积极推动德旺乡净河冷水鱼养殖场复产投鱼养殖,梵净蛋业70万羽蛋鸡养殖场满产运行,该基地于2025年6月参加第五届蛋产业与科技发展大会蛋品质评比获“一等奖”;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带动群众种植辣椒、冬瓜、鲜食玉米等蔬菜1300余亩,签订校园营养餐蔬菜直供基地4个,选树2024年度优秀种粮能手10名。“茶寨贡米”成功入列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二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依托德旺丰富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全乡已种植淫羊藿2400余亩,2025年计划种植3000亩,上半年带动500余名群众人均增收5000余元,共计发放务工工资250万元。4000余亩茶产值400万余元,带动群众务工8000余人次、发放劳务工资9万余元。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经济。大力招商引资,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建成坝梅村山野菜加工厂,引进芭蕉芋淀粉加工、竹制品加工项目2个,投资金额共计2500万元。
探索“三条路径”,激发美丽乡村内生动力
一是探索“新媒体+”赋能路径。2025年,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吸引游客到德旅游1.4万人次,带动新发展民宿13家(入住率达60%)、农家乐15家,促进群众增收50余万元,销售“茶寨贡米”带动220余户群众人均增收6000余元。在2025年江口县“贵贵抹茶杯”梵净山农村电商技能大赛中,德旺乡两支参赛队伍分别获二等奖和优秀奖,2名本土直播人才被评为江口县梵净佳品推荐官。
二是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立足德旺位于梵净山西线区位优势,聚焦红色文化、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特色美食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着力做好红色研学、露营休闲、户外运动、游山玩水文章。2025年,成功举办“德旺村晚”、德旺乡2025年油菜花节暨“跟我一起游德旺”自媒体打卡活动、2025年全国重点初中女子篮球邀请赛、德旺乡第四届丰收节暨民族运动会等,带动群众增收30余万元。2025年9月,德旺乡第四届丰收节暨民族运动会获央视农业频道《中国三农》节目宣传报道。坝梅村被评为“贵州省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并与贵州红岩意志户外会务拓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运营缘溪山居民宿,引进贵州军科文化发展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开展红色教育基地运营,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业态。
三是探索基层治理优化路径。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和清廉村居建设,在全乡推广党员群众积分制“双十条”,将生态保护、家庭卫生、村寨治理等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重要内容。近两年,共评选德旺榜样29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户28户,在全乡形成了人人见贤思齐、爱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乡村的浓厚氛围。2025年9月,坝梅村被评为贵州省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蒲峰)
来源:灵华沁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