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8日清晨,西宁市民的手机被一条消息刷爆——城西区副区长于媛媛投案自首的消息犹如惊雷炸响。这位曾因干练形象登上《青海日报》封面的政坛明星,在兼任海湖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的第287天,主动叩响了纪委监委的大门。
2025年5月18日清晨,西宁市民的手机被一条消息刷爆——城西区副区长于媛媛投案自首的消息犹如惊雷炸响。这位曾因干练形象登上《青海日报》封面的政坛明星,在兼任海湖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的第287天,主动叩响了纪委监委的大门。
"当时她穿着藏青色行政夹克,手里还攥着工作证。"纪委监委值班室的小王至今记得那个清晨,于媛媛七点不到就等在门口,晨雾打湿了她的发梢。这位分管住建、城管的副区长,八个月前还意气风发地主持过新区招商大会,如今却在留置室里写下二十余页自述材料。
翻开她的履历表,就像在看一部现实版"官场现形记"。1978年出生的于媛媛早年凭借电大文凭进入体制,在文旅局时期以"拼命三娘"著称。2020年调任财政局长后,她力推的"甘霖工程"曾让小微企业主们感激涕零。"那时候她天天跑企业,帆布鞋都磨破三双。"某餐饮老板老马回忆道。但审计部门后来发现,该工程中有2.7亿元贷款流向空壳公司,而这些公司竟都注册在于媛媛表弟名下。
2024年8月的晋升成为转折点。兼任海湖新区副主任后,她经手的首个项目就引发争议——价值13亿的棚改工程未经招标直接指定给某建筑公司,该公司法人正是她高中同学。"施工队连夜砍掉三十年树龄的槐树,说要建儿童乐园,结果现在还是个大土坑。"家住海晏路的张大爷愤愤不平。
讽刺的是,就在投案前28天,这位副区长还在廉政会议上斩钉截铁:"谁要敢动民生工程奶酪,我第一个不答应!"如今政务大厅的宣传屏仍循环播放着她讲话的视频,画面里精致的珍珠胸针与留置室的铁窗形成残酷对比。
"白天扶贫走访,晚上会所茅台。"曾在财政局与其共事的科员小赵透露,于媛媛有两个微信账号,"工作号发的是加班盒饭照片,私人号里全是高档餐厅定位。"更令人咋舌的是,在其办公室搜出的爱马仕丝巾礼盒中,竟夹着某开发商承诺给予干股的协议书。
消息曝光后,本地论坛瞬间涌入上万条评论。"早该查了!去年招标公示期从法定的20天缩到3天,我就知道要出事。"网友"昆仑雪"的留言获得三千点赞。而年轻公务员"高原清风"则感慨:"看着她从科员爬到副处,最后栽在'雅贿'上,给我们敲了警钟。"
中央党校反腐专家李明指出:"此案暴露'能吏腐败'新动向,某些干部把政绩当护身符,用惠民工程掩盖利益输送。"他特别提到"甘霖工程"这类"阳光下的阴影"——表面上惠及民生,实则暗藏寻租空间。
截至发稿,专案组已查封于媛媛名下4处房产,其丈夫经营的建材公司同步接受调查。纪委工作人员透露,主动投案可能使其获得从宽处理,但"数额特别巨大"的初步认定,预示着这场风暴远未结束。
站在海湖新区规划图前,曾经标注着于媛媛签批意见的红色图章正在褪色。这座城市的天际线仍在生长,而某些人用权力浇筑的"空中楼阁",终将在阳光下崩塌。正如省纪委书记在警示教育会上所言:"穿再贵的皮鞋,走错了路也要硌脚;戴再美的丝巾,勒住脖颈时才知道什么叫窒息。"
来源:凝香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