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兴的AI是真落地还是蹭热点?”2025年三季报发布后,这个疑问在股民群里反复出现。毕竟ICT行业里,不少企业把AI当“宣传口号”,实际业务没见动静。但中兴这份财报却藏着实锤:前三季度营收1005.2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算力营收暴涨180%,服务器
“中兴的AI是真落地还是蹭热点?”2025年三季报发布后,这个疑问在股民群里反复出现。毕竟ICT行业里,不少企业把AI当“宣传口号”,实际业务没见动静。但中兴这份财报却藏着实锤:前三季度营收1005.2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算力营收暴涨180%,服务器及存储营收更是翻了2.5倍。更关键的是,“网络、算力、家庭、个人”四大业务线都有AI赋能的具体案例和数据支撑,绝非空谈。今天就用大白话拆透,中兴的AI到底怎么给业务“添动力”。
一、网络业务:AI给“基本盘”装了“智能引擎”
运营商网络是中兴的老本行,虽然今年国内运营商资本开支降了16%,这块业务短期承压,但AI却让它挖出了“新增量”。作为全球第二大5G基站供应商,中兴没把AI当附加功能,而是直接融进了网络的“骨子里”。
基站变“聪明”:省电费还能提前排障
以前基站运维全靠人工,排查一个故障得跑几趟现场,电费更是笔糊涂账。现在中兴给基站装了“AI大脑”,通过机器学习分析设备运行数据,能精准判断能耗高峰和故障隐患。比如江苏某运营商的基站集群,用了中兴的AI节能方案后,单站日均电费从82元降到70元,一年下来一个基站能省4380元,千站规模就是400多万的成本节约。
故障处理更高效。浙江移动的5G网络里,中兴的AI重保系统能提前15分钟预警传输故障,比人工排查快了近2小时,今年台风期间,靠这套系统保住了沿海300多个基站的稳定运行。这种“预防性维护”让运营商的网络中断时长下降了40%,客户满意度直接提升。
5G-A玩出新花样:低空经济有了“通信管家”
5G-A是AI落地的绝佳载体,中兴把它和“空天地一体化”结合,在25个省市的80多个试点搞起了5G-A通感一体应用。比如深圳的低空物流配送,无人机飞在空中,中兴的AI网络能同时搞定“导航定位、数据传输、障碍物预警”三件事,配送效率比传统模式提升3倍,丢件率还降了90%。
还有数字文旅场景,西安某景区用了中兴的5G-A AI导览系统,能根据游客密度自动调节网络带宽,还能通过语音识别解答方言提问,国庆期间景区投诉量下降67%。这些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而是已经商用的真实案例,直接给网络业务带来了增量订单。
二、算力业务:180%增速的背后,是真订单撑着
如果说网络业务是“老树发新芽”,算力业务就是中兴AI战略的“尖刀连”。前三季度算力营收同比暴涨180%,其中服务器及存储营收增长250%,这组数据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头部客户订单。
智算服务器闯进互联网大厂“朋友圈”
以前互联网大厂的智算服务器基本被外资品牌垄断,中兴靠着“一机多芯”的开放架构打破了僵局。这种服务器能兼容主流GPU,不管是英伟达还是国产芯片都能搭,还能通过自研的2×200G网卡提升数据传输速度。现在阿里、腾讯、字节、百度这些巨头的核心业务场景里,都能看到中兴智算服务器的影子。
更硬核的是运营商集采的表现。在中国移动2025年推理型AI服务器采购中,中兴一举拿下超过50%的份额,光规模最大的包3就占了70%,订单金额近9亿元。能从运营商手里抢下这么大的单,靠的不是低价,而是AI优化后的算力效率——中兴的服务器比行业平均水平节能18%,这对数据中心来说可是笔大账。
行业落地:智算一体机走进钢厂医院
算力不只是卖硬件,中兴还把“算力+AI模型”打包成解决方案卖进了千行百业。他们的AiCube DeepSeek智算一体机,已经在钢铁、医疗、金融等领域落地。比如河北某钢铁厂,用这台机器跑AI质检模型,钢板缺陷识别准确率从人工的85%提到99%,每天能多检出200多块不合格钢板,一年减少损失3000多万。
在医疗领域更实用,江苏某县医院用中兴的智算一体机部署了医学影像大模型,基层医生拍的CT片能被AI快速分析,肺癌早期检出率提升了27%,解决了基层医院“看片难”的问题。这些行业订单不是一次性买卖,而是长期服务,成了算力业务的“稳定器”。
三、家庭业务:AI闯进客厅,终端卖爆了
提起中兴的家庭产品,很多人只知道路由器,但三季报显示,他们的家庭终端年发货量已经突破1亿台,FTTR产品卖了近3000万套,都是全球第一梯队的成绩。这背后的秘密,是把AI融进了家庭的每一个场景。
中屏成“管家”:老人小孩都能用
中兴今年推出的AI中屏,简直是家庭的“智能中枢”。它有“云端大模型+端侧算力”双脑,既能连WiFi控制家电,又能离线识别方言。浙江一位用户分享,家里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直接对着中屏说“给儿子打视频”“查明天天气”,就能操作,比手机方便太多。这种贴近生活的AI设计,让这款中屏刚上市就拿下了Network X峰会的创新奖。
WiFi也变“智能”了。中兴的AI WiFi-7路由器能自动识别设备优先级,家里孩子上网课、大人开视频会议时,它会优先分配带宽,不会因为有人刷视频就卡顿。还有AI家庭看护方案,摄像头能识别“老人跌倒”“陌生人闯入”,直接推送警报给手机,今年前三季度这类安防终端销量涨了120%。
全光网落地:农村也能享万兆速度
AI不只是搞硬件,还优化了底层的网络技术。中兴的50G PON全光方案在全国50多家运营商试点,能把千兆网速延伸到农村。山东某村庄装了这套系统后,村民直播卖苹果时再也不担心卡顿,村里的农产品电商月销量从8万涨到25万。截至三季度,中兴的PON CPE发货量全球第一,靠的就是这种“AI+全光”的组合拳。
四、个人业务:手机和云终端,AI做出差异化
消费者业务是中兴的“增长翼”,前三季度个人业务双位数增长,海外手机激活量涨了25%,云终端市场份额更是达到44.5%。能在红海市场里突围,靠的是AI做出了别人没有的特色。
手机玩出“黑科技”:街拍、游戏双在线
中兴的手机没跟风堆参数,而是用AI抓细分需求。努比亚Z80 Ultra搞了“AI影像大师”,拍街拍时能自动优化光线,就算逆光拍人物也清晰;玩游戏时AI能智能调度性能,长时间玩也不发烫。更狠的是红魔11 Pro,首创水冷风冷双散热,AI还能根据游戏场景调画质,今年销量暴涨226%,稳坐电竞手机第一宝座。
普惠机型也有AI亮点。中兴远航60 Plus加了“AI反诈”功能,能自动识别诈骗电话和短信,还会给老人弹出风险提示,上市后成了不少子女给父母买手机的首选。这种“精准戳痛点”的AI应用,比单纯喊“AI手机”口号管用多了。
云终端成“打工人神器”:轻薄还能当电脑用
中兴的云电脑是隐藏王牌,前三季度二合一云PAD卖了130万台。它本身很轻薄,但通过AI连接云端算力,能流畅运行设计软件、处理大数据表格。北京某互联网公司给员工配了这批设备,出差时带个平板就能办公,设备采购成本降了40%,还省了不少运维费用。现在中兴的云终端服务着1000多万用户,中国市场份额连续第一,靠的就是AI把“轻终端+重算力”的模式做通了。
AI不是空谈:178亿研发砸出的底气
有人问,为啥中兴能把AI落地而不是蹭热点?答案藏在研发投入里。前三季度中兴砸了178.1亿元搞研发,占营收18%,六年累计投了1170多亿。这些钱没白花,光AI领域的专利就有5000多件,还自研了DPU芯片、大容量交换芯片,能搞定国产化GPU的高速互联。
南京滨江工厂就是个例子,靠AI升级成了“卓越级智能工厂”,生产效率提升35%,产品合格率从98%涨到99.8%。自己先把AI用透,再卖给客户,这种“实践出真知”的模式,比单纯卖技术靠谱多了。
当然也得看清风险:前三季度毛利率受产品结构影响有所承压,智算领域还面临华为、浪潮的激烈竞争,AI技术落地的利润转化还需要时间。但比起那些只喊口号的企业,中兴已经用“180%的算力增速”“亿级的终端销量”证明了AI的价值。
结语:AI是战略,不是热点
中兴的三季报其实在说一个简单道理:AI不是用来蹭热点的,而是要扎进业务里解决问题——给网络降本增效,给算力找落地场景,给家庭添便利,给个人产品做特色。从5G基站到AI手机,从智算服务器到家庭中屏,中兴把AI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增长引擎。
未来的看点在于,随着算力需求持续爆发,中兴能不能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利润优势?家庭和个人业务的AI创新能不能持续破圈?这些都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你用过中兴的AI产品吗?觉得他们的AI是真有用还是噱头?你期待通讯企业的AI还能解决哪些问题?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我是快乐的海浪,我每天会分享关于社保和其它方面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快乐的海浪一点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