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常见科学误区破解:冰箱存电池、红布激怒公牛均不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11:11 1

摘要:“冰箱存电池更耐用”“人类与恐龙共存”“蝙蝠是瞎子”——这些广为流传的说法其实都是科学误区。本文用权威研究与专家观点,揭穿15个常见误解,帮你建立正确科学认知。

“冰箱存电池更耐用”“人类与恐龙共存”“蝙蝠是瞎子”——这些广为流传的说法其实都是科学误区。本文用权威研究与专家观点,揭穿15个常见误解,帮你建立正确科学认知。

把电池放进冰箱或冰柜以延长寿命、保持电量,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误区,但已被科学家和电池制造商共同揭穿。

事实是,将电池置于极冷(或极热)的温度下,反而会降低其性能。更重要的是,将电池存放在冰箱或冰柜中,会使其接触到大量冷凝水汽,取出后这些水汽可能损坏电池。专家表示,储存电池的最佳环境是干燥的室温环境。

在经典电视剧《摩登原始人》中,人类和恐龙可能一起生活,但在现实中,恐龙在人类开始在地球上活动的约66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不过,恐龙的一些后代仍然与我们共存——那就是鸟类。鸟类属于兽脚类恐龙,与霸王龙、迅猛龙等物种同属一类。

你肯定听过“像蝙蝠一样瞎”这个习语,但这是另一个常见的科学误区。这个说法部分源于蝙蝠飞行时常常轨迹随机、忽左忽右,且离物体很近,给人一种视力不佳的印象。

然而,蝙蝠的视力其实相当好,甚至有些蝙蝠的视力比人类更敏锐。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表示,一些体型较大的食果蝙蝠,视力是人类的三倍。由于蝙蝠是夜行性动物,它们拥有高度敏感的视觉系统,能在漆黑的夜空中捕猎。它们的眼睛只需少量光线就能看清物体,这一点优于人类。

如果你在乘坐飞机后几天生病,大概率不是因为机舱内充满细菌的空气。因为大多数民航客机的循环气流中都安装了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这种过滤器能去除99.97%的颗粒物。机舱内的空气由50%经过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的循环空气和50%来自机舱外的新鲜空气组成,并且会频繁更换。

“机舱内的空气每2-3分钟就会更换一次,空气循环效果远优于家庭或办公楼,”大卫·比瑟博士(医学博士、哲学博士)表示。他是一名肺科医生、首席医疗信息官,同时也是丹佛国家犹太健康医院(与科罗拉多大学有合作关系)的医学教授。“你更有可能通过接触飞机上最脏的地方生病,比如小桌板或安全带扣,因为病毒能在这些表面存活较长时间。”

比瑟博士补充道,很多人在旅行后生病,是因为在出发前2-3天就已经感染了病菌,只是在回家后才出现症状。此外,旅行期间过度劳累也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并非因为机舱空气质量差。

比瑟博士还解释道,另一个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灰尘、病毒和细菌的因素是机舱内空气的流动方向——从上到下。“这与医院的空气流通原理相同:空气垂直流动,而非水平流动,能减少空气的混合。”此外,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表示,乘客座位都朝向同一方向,座椅靠背能起到屏障作用,这也降低了病菌传播的风险。

“吃火鸡肉会犯困”这一误解,源于火鸡肉中含有的色氨酸——这种氨基酸能提高大脑中血清素和褪黑素的水平,而这两种化学物质与情绪调节和睡眠有关。但火鸡肉中的色氨酸含量并不足以单独让人犯困,而且其含量也不比鸡肉、牛肉、奶酪或坚果高多少。

如果你在感恩节大餐后特别想睡觉,更可能是因为你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其中包含大量碳水化合物和糖),或许还喝了不少酒。

如果你看过斗牛表演,会看到公牛在斗牛士挥舞红布时变得十分愤怒。但与普遍认知相反,公牛并不是因为讨厌红色才发起攻击。实际上,触发公牛攻击行为的是红布的晃动,以及斗牛士进入其领地对它造成的威胁。

另一个原因是:公牛其实看不到红色。它们是部分色盲,只能分辨黄绿色和蓝紫色调。以下是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关于动物的有趣事实。

“在南半球,马桶水的旋转方向与北半球相反”——这个说法“听起来似乎合理,所以很容易让人相信”,菲利普·普莱特博士(天文学博士)表示。他是一名天文学家、科学作家,著有《糟糕的天文学:揭穿从占星术到登月“骗局”的误解与滥用》一书。

人们之所以相信这个说法,可能是因为“科里奥利效应”——由于地球自转,物体或流体的运动轨迹会发生偏转。普莱特解释道,科里奥利效应确实存在,但只在非常大的距离或非常长的时间尺度上起作用。“例如,气旋和飓风在不同半球确实会向相反方向旋转,但马桶冲水的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与地球自转毫无关系。”

普莱特表示,大多数马桶的水箱顶部都有小型导流槽,用于引导水流进入马桶,这些导流槽设计成倾斜的,目的是让水流产生旋转,从而更好地清洁马桶内壁。“我去过澳大利亚,那里常见的马桶设计是让水直接向下冲入马桶,根本不会产生旋转!”

错误!如果你感冒了,并不是因为头发湿着出门。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才不管你的头发湿不湿,”威廉·沙夫纳博士(医学博士)表示。他是一名传染病医生,同时也是纳什维尔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传染病学教授。“虽然在冬天头发湿着出门可能会让你感觉不舒服,但这并不会让你更容易感染病毒。你之所以会感冒,是因为在外出时遇到了携带病毒的人,他们把病毒传染给了你。”

定期理发有助于去除发梢分叉、维持发型,甚至能让你换个新造型,但“剪头发能刺激头发生长、加快生长速度”这个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头发是从头皮上的毛囊中生长出来的,而非从发梢生长。因此,虽然定期剪发能让头发看起来更健康,但并不会影响头发的生长速度。

关于左撇子有很多误区,其中之一就是“左撇子比右撇子更有创造力”。这种误解似乎源于一种观点:左撇子更多使用大脑右半球,而右脑与艺术和创造力相关。然而,目前没有确凿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事实上,波兰近期的一项研究对“左撇子更可能表现出创造力、更易成为艺术家”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并加以揭穿。研究人员对200多名左撇子和右撇子进行了调查,其中42%是职业艺术家。在让参与者完成创造力测试和手部技能不对称测试后,研究人员发现,尽管艺术家整体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和灵活性,但这与他们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无关。

月球真的有“暗面”吗?其实不然。“人们常常把‘暗面’和‘背面’混淆,”普莱特表示。

原理是这样的:月球每绕地球一周,自身也会自转一周,因此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即“正面”。而“背面”是我们永远无法直接看到的另一面,普莱特解释道。“但是,就像地球一样,月球上的任何一个地点都会经历日出、白昼、日落和黑夜。所以,月球上处于黑夜的区域就是‘暗面’,但‘背面’并非一直是暗的!”

你可能听过“掰手指会得关节炎”的说法,但这完全是错误的,朱利叶斯·伯恩鲍姆博士(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表示。他是一名风湿病学家、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风湿病学临床副教授,同时也是《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共存:风湿病学家教你掌控健康》一书的作者。

首先,关节炎主要分为“炎症性”和“非炎症性”两类,成因各不相同。“炎症性关节炎是关节出现活动性炎症,最常见的病因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伯恩鲍姆博士表示。“骨关节炎是非炎症性关节炎中最常见的类型,通常在几十年间逐渐发展形成。”但无论哪种类型的关节炎,都不会因掰手指引发,他补充道。

人们之所以想掰手指,可能更多是为了缓解手部关节疼痛、增加灵活性,让手指感觉更灵活。此外,掰手指也可能只是一种紧张时的习惯动作,有助于释放压力。总而言之,虽然这个动作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厌烦,但它并无害处,目前也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掰手指会导致关节炎。

多年来,将进水的手机放进米袋里一直被视为快速拯救手机的方法,但如今科技专家警告,这种方法并不能有效修复进水手机。

起初,人们认为将进水手机放入生米中,大米能吸收手机中的水分。但事实证明,米粒颗粒细小,无法有效吸出水分,反而可能将灰尘和其他杂质带入手机内部,造成损坏。此外,受潮变软的米粒还可能卡在手机的扬声器孔、充电口等关键部件中。

如果你不小心把手机掉进 puddle(水坑)、泳池或马桶里(这种情况确实会发生),以下是快速拯救进水手机的正确方法。

这个被称为“5秒规则”的说法毫无科学依据,它认为食物掉地上后,只要在5秒内捡起,就可以安全食用,因为细菌来不及转移到食物上。但毫不意外,这个理论已被证明完全错误。

罗格斯大学的一项研究测试了不同类型的食物掉落在不同表面上时,细菌转移的速度。研究发现,无论捡起速度多快,细菌都会立即转移到食物上。

或许,与其相信“5秒规则”,不如遵循新的原则:不确定时,就扔掉。

关于气候变化,存在很多错误信息,其中之一就是“太阳导致地球变暖”。但事实是:虽然太阳为地球提供热量,使地球适合生命生存,但近几十年来地球温度上升,并非太阳活动导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我们知道地球轨道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冰河时代的交替,但近期地球变暖的速度过快、幅度过大,无法用太阳活动来解释。归根结底,全球变暖的真正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排放量增加,这些气体进入大气后导致地球升温。

生活中的科学误区往往源于片面认知。你还听说过哪些看似合理却不正确的科学说法?是关于健康养生,还是自然现象?欢迎分享,一起破解误区。

来源:悠悠趣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