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定位层面:我国工会的核心定位是 “桥梁纽带”,既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也要协调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促进企业发展。这与部分人理解的 “单纯为职工对抗企业” 的定位不同,导致在处理矛盾时会更侧重协商与平衡。职能履行层面:部分基层工会存在 “行政化” 倾向,工作人员可能
很多打工人困惑的核心原因在于工会的定位、职能履行和实际环境存在差异,并非所有工会都 “不能” 替工人说话,而是部分工会在作用发挥上存在不足。
定位层面:我国工会的核心定位是 “桥梁纽带”,既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也要协调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促进企业发展。这与部分人理解的 “单纯为职工对抗企业” 的定位不同,导致在处理矛盾时会更侧重协商与平衡。职能履行层面:部分基层工会存在 “行政化” 倾向,工作人员可能由企业行政人员兼任,或在经费、人事上依赖企业,独立性不足,导致在替职工发声时缺乏足够的动力和话语权。实际操作层面:工会的维权需要遵循法定程序,比如集体协商、劳动仲裁前置等,流程相对复杂,且依赖职工主动提出诉求并提供证据。如果职工未主动反馈,或诉求超出法律界定范围,工会也难以直接 “替人说话”。并非所有工会都无所作为,在符合法律规定和职责范围内,工会会积极发挥作用,常见场景包括:
职工合法权益被侵害,如拖欠工资、不缴社保、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职工向工会求助时,工会会协助与企业协商,或指导职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涉及职工集体利益的事项,如工资调整、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制定等,工会会代表职工与企业进行集体协商,争取合理权益。组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比如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对企业重大决策提出意见,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如果需要工会协助,单纯等待工会主动介入效果有限,更有效的方式是主动行动:
明确诉求并主动反馈:整理好自己的诉求(如欠薪金额、违法事实),向企业所在地的基层工会(如公司工会、街道工会)提交书面或口头申请,要求介入协调。联合其他职工集体发声:如果是集体性问题(如全部门未涨薪、劳动强度过大),可联合多名职工共同向工会提出集体协商请求,工会有义务启动相关程序。借助上级工会监督:如果基层工会不作为,可向上一级工会(如区总工会、市总工会)投诉,上级工会对下级工会有指导和监督职责,能推动问题解决。来源:天蓝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