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直到我为了逃离 996 的加班地狱,抱着 “躺平续命” 的心态递了工作签证申请,才发现课本没骗人,但也没说全 —— 这里的 “纯净”,藏着能把人逼疯的无聊。
新西兰:全世界最无聊的发达国家,没有之一,待久了能憋疯
新西兰这三个字,最早是在地理课本上见的。
“长白云之乡”“纯净国度”,听着就像世外桃源。
直到我为了逃离 996 的加班地狱,抱着 “躺平续命” 的心态递了工作签证申请,才发现课本没骗人,但也没说全 —— 这里的 “纯净”,藏着能把人逼疯的无聊。
落地奥克兰机场,扑面而来的不是想象中的青草香,是带着湿气的冷风。
刚出海关就被冻得缩脖子,羽绒服拉链拉到顶,旁边穿短袖的本地大叔看我的眼神,像在看珍稀动物。
机场大厅空旷得离谱,行李转盘只有三个在转,广播里的英文温柔得像催眠曲。
排队打车时,司机大叔主动搭话:“第一次来?”
我点头说准备长住,他突然皱眉:“年轻人,做好心理准备,这里的夜晚比我奶奶的假牙还无趣。”
这话我当时没当回事,直到第一晚就被现实狠狠上了一课。
民宿在奥克兰郊区的居民区,一排单层小木屋带着草坪庭院,精致得像玩具模型。
晚上七点刚过,街道就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想下楼买瓶可乐,走了三条街才发现便利店早在六点就关了门。
路边的餐厅要么拉着卷帘门,要么只剩零星几桌客人在慢悠悠吃饭。
打开外卖软件,界面干净得像新出厂的手机 —— 能点的只有披萨和三明治,配送费比食物本身还贵,预计送达时间要等两个小时。
我站在空无一人的路口,看着天边最后一点晚霞消失,突然理解了司机大叔的忠告。
超市关门前的狂奔,是这里最刺激的夜生活
在新西兰待了一周,我总结出一个真理:这里的生活节奏,是按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农耕标准来的。
早上九点,咖啡馆里坐满了吃早餐的人,点一杯 flat white 能慢悠悠喝到中午。
但下午四点过后,整个城市就开始进入 “休眠模式”。
周末更甚,除了少数游客聚集区,大部分商店干脆大门紧闭,连超市都只营业到下午五点。
为了囤货,我每周六下午四点半都会上演一场 “生死时速”。
冲进超市时,收银员已经在收拾收银台,货架上的新鲜蔬菜所剩无几。
有次晚到了十分钟,想买颗白菜都没抢到,只能拎着三盒冷冻披萨悻悻而归。
同住民宿的中国小姐姐见我这副惨状,递来一包泡面:“习惯就好,我刚来的时候,因为没囤货饿了两顿。”
她在奥克兰读研究生,说最怀念国内的夜市:“凌晨两点还能撸串喝奶茶,在这里过了十点出门,都觉得自己像个宵小之辈。”
我们坐在民宿的厨房煮泡面,窗外的月亮亮得刺眼,偶尔传来几声鸟叫,除此之外,再无别的声响。
她说有次深夜发烧,想找家药店买退烧药,开车绕了半个城市都没找到开门的,最后只能去医院急诊,排队等了三个小时,花了两百多纽币,就开了盒普通退烧药。
“这里什么都好,就是太安静了,安静得让人恐慌。”
风景美到窒息,无聊到极致
不可否认,新西兰的风景是真的绝。
随手一拍都是电脑壁纸,北岛的火山温泉云雾缭绕,南岛的冰川峡湾壮阔震撼,开车在路上,仿佛穿行在电影片场。
但再好的风景,看久了也会审美疲劳。
我曾花三天时间自驾南岛,第一天被米尔福德峡湾的瀑布惊艳到说不出话,第二天对着蒂卡波湖的星空发呆,到了第三天,看着路边连绵的草原和羊群,只觉得眼皮发沉。
尤其是在斯图尔特岛,这个被誉为 “观鸟天堂” 的地方,我住了两天就想逃。
岛上常住人口只有四百多人,没有红绿灯,没有超市,甚至连手机信号都时断时续。
白天跟着向导去看奇异鸟,晚上坐在海边看星星,听起来浪漫至极。
可实际情况是,下午五点后就只能待在民宿里,没有网络,没有电视节目,只能和房东老太太聊天,听她讲三十年前的岛上往事。
临走那天,房东老太太塞给我一袋自制的饼干:“下次别一个人来了,太孤单。”
我抱着饼干坐在渡轮上,看着斯图尔特岛慢慢变小,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终于能回到有信号的世界了。
还有那次去莫图依卡海水浴场,这个号称 “世界上第一个无边泳池” 的地方,确实美得让人沉醉。
我选了个日落时分前往,整个浴场只有我一个人,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
可享受了半小时的宁静后,我就开始坐立难安,掏出手机想拍张照片发朋友圈,却发现这里连 4G 信号都没有。
最后只能收起手机,坐在沙滩上数浪花,数到第一百二十八朵时,终于等到太阳完全落下,逃也似的离开了。
物价高到肉痛,钱包瘦得飞快
作为发达国家,新西兰的物价高得相当 “实在”,尤其是日用品和食品,分分钟让你怀疑人生。
一颗普通的白菜要卖 3 纽币,折合人民币十五块钱;一根黄瓜 2.5 纽币,差不多十二块;就连最常见的苹果,一斤也要卖到十块人民币。
有次在超市看到标价 5 纽币的西红柿,我犹豫了十分钟还是没买,转头买了标价 3 纽币的土豆,心想还是吃土豆划算。
同行的本地朋友见我这副模样,笑着说:“在这里,蔬菜比肉还金贵。”
确实,新西兰的肉类和乳制品相对便宜,一斤牛肉大概二十块人民币,一升牛奶只要三块钱。
所以很多留学生和新移民的食谱,都是牛排、烤鸡、牛奶、奶酪循环往复。
时间久了,我做梦都想吃顿麻辣小龙虾,可在华人超市里,一包冷冻小龙虾要卖 50 纽币,折合人民币两百多,吃一次心疼一周。
除了食品,房价更是高得离谱。
奥克兰的平均房价超过一百万纽币,一套普通的两居室公寓,月租就要两千多纽币,占了普通上班族工资的一半。
我住的民宿,一个小小的单间,月租也要一千二百纽币,相当于六千块人民币。
为了节省开支,我不得不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学会自己做饭,甚至开始学着种菜。
在民宿的小院子里开垦了一小块地,种了番茄和生菜,每天下班回来浇水施肥,看着幼苗慢慢长大,竟成了我在新西兰最有成就感的事。
慢到抓狂的效率,佛系的生活态度
新西兰人的佛系,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去银行办卡,提前预约了还得等半小时,工作人员一边慢悠悠地整理文件,一边和你闲聊天气,完全不着急。
有次申请手机卡,填完表格后被告知需要五个工作日才能激活,我震惊地问能不能快点,工作人员耸耸肩:“抱歉,这是规定。”
最后我只能买了张临时电话卡,熬了五天才用上自己的号码。
就连修水管这种紧急情况,也得提前预约。
有次民宿的水管漏了,水漫了一地,给维修公司打电话,对方说最早要第二天才能派人来。
我只能自己找了个桶接水,一夜起来倒了八桶水,黑眼圈重得像熊猫。
但就是这样慢悠悠的新西兰人,却有着最温暖的善意。
那次在奥帕拉拉拱门下徒步,我不小心崴了脚,一瘸一拐地坐在路边休息。
路过的一对老夫妇停下来,从背包里拿出冰袋和绷带,小心翼翼地帮我处理伤口。
老爷子说他以前是医生,退休后就和老伴到处徒步。
他们陪我坐了一个小时,直到我能勉强走路,还特意给我画了条近路,反复叮嘱我注意安全。
走之前,老太太塞给我一块巧克力:“补充点能量,别着急,慢慢走才看得清风景。”
还有一次在超市买东西,结账时发现钱包忘带了,尴尬得满脸通红。
收银员笑着说:“没关系,下次来再付就好。”
我以为他只是客气,没想到他真的把东西给了我,还记下了我的联系方式,说相信我一定会回来付款。
第二天我特意去超市还钱,他还笑着和我打招呼:“我就知道你会来的。”
隐藏在无聊之下的小确幸
日子久了,我开始慢慢适应新西兰的节奏,也发现了那些隐藏在无聊之下的小美好。
周末的早上,去当地的跳蚤市场逛逛。
摊主大多是退休的老人,摆卖着家里的旧物件:复古的相机、泛黄的书籍、手工制作的首饰。
有次我看中了一个木质相框,摊主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笑着说:“这是我丈夫做的,他走了之后,我就把他的作品拿来卖。”
她给我讲了她和丈夫的故事,讲他们年轻时一起旅行的经历,最后把相框送给了我:“送给你,希望你也能留下美好的回忆。”
我抱着相框走出市场,心里暖暖的。
偶尔也会和朋友去吉布斯农场,这个需要提前预约的私人农场,藏着许多惊喜。
不仅能看到可爱的羊驼和绵羊,还能欣赏到大型的户外雕塑。
我们坐在草地上野餐,看着蓝天白云,听着动物的叫声,暂时忘记了城市的喧嚣。
还有那些不经意间的温暖瞬间:
在公交站等车时,陌生人主动分享伞;
在咖啡馆看书时,服务员免费送了一块蛋糕;
在徒步时,遇到的人会热情地和你打招呼,告诉你前方哪里有最美的风景。
这些小小的善意,像星星一样,点亮了新西兰无聊的日子。
实用旅游出行 Tips
新西兰的商店关门早,尤其是周末,一定要提前囤好食物和日用品,避免深夜饿肚子。
公共交通不发达,尤其是乡村地区,建议租车出行,注意山路较多,开车要谨慎。
物价较高,可多去本地超市购买食材自己做饭,华人超市能买到中国食材,但价格较贵。
小众景点如奥帕拉拉拱门、普唐伊鲁阿峰等需要提前规划路线,部分景点如吉布斯农场需提前预约。
夜晚尽量不要单独外出,一是不安全,二是确实没什么可逛的,不如早点休息养足精神看风景。
新西兰气候多变,即使是夏天也要带件厚外套,避免着凉。
和当地人交流可以多聊天气和风景,他们都很乐意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
写在最后
新西兰确实是个无聊的国家。
没有繁华的夜市,没有 24 小时便利店,没有快节奏的生活,连想喝杯奶茶都要提前查好营业时间。
对于习惯了国内热闹生活的人来说,这里的日子就像一杯温吞的白开水,平淡无奇,甚至有些枯燥。
但它又有着独有的魅力。
纯净的空气,绝美的风景,善良的人们,还有那些藏在平淡生活里的小确幸。
在这里待久了,你会慢慢学会和自己相处,学会欣赏慢下来的风景,学会在无聊中寻找乐趣。
如果你问我,新西兰值得来吗?
我会说,值得。
但如果你问我,能在这里待多久?
我可能会犹豫。
因为我还是会怀念国内凌晨两点的夜市,怀念外卖半小时送达的便利,怀念和朋友挤在小饭馆里撸串聊天的热闹。
可我也不会忘记,在斯图尔特岛看到的璀璨星空,在奥帕拉拉拱门下得到的温暖帮助,在跳蚤市场听到的动人故事。
或许新西兰就像一杯茶,初尝平淡,细品才知其中滋味。
它不适合追求刺激和繁华的人,但适合那些想暂时逃离喧嚣,寻找内心平静的人。
如果有一天,你厌倦了快节奏的生活,不妨来新西兰待一段时间。
体验一下被无聊包裹的感觉,也感受一下那份藏在平淡里的温暖。
至于会不会憋疯,那就看你能不能在无聊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小乐趣了。
来源:念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