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8日,在舟山海事全程监管与护航下,由中海油服运营的“南海十号”半潜式钻井平台顺利离港。此次离港任务是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又一次高难度的海上大型装备出港通航保障作业,标志着舟山海事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方面再创佳绩。
10月28日,在舟山海事全程监管与护航下,由中海油服运营的“南海十号”半潜式钻井平台顺利离港。此次离港任务是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又一次高难度的海上大型装备出港通航保障作业,标志着舟山海事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方面再创佳绩。
“南海十号”原名 Stena Clyde,由中海油服于 2018年 12月购置回国,主要服务于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和提升能源自给率。该平台采用 AKER H3型设计,具有 CCS+DNV 双船级,设计抗风能力达100节,平台尺寸为 108.20 米 ×68.55 米 × 36.58 米,最大排水量达 12000 吨,可容纳 120 名作业人员。作业水深达 275 米,最大钻井深度 7500 米,配备各类设备 580 余台套,是一座典型的高性能常规半潜式钻井平台。
“南海十号”先后在俄罗斯远东、南海东部及东海海域执行重大钻探任务,累计探获多个油气田,多次刷新东海海域钻探纪录,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经济带能源供应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国家能源安全的“蓝海利剑”。
面对“南海十号”体量大、吃水深、操控难、航道狭窄等复杂因素,舟山海事高度重视,提前开展风险研判与技术论证,牵头会同舟山引航站、舟山港通轮驳有限公司、舟山中集长宏等单位成立专项监管与服务保障团队,召开“一船一议”协调会,细化适拖出港航线、拖带方案及防风浪应急预案,确保全程安全可控。
10月28日0530时,在VTS全程动态监控下,海巡艇引导平台编队离港,警戒拖轮提前抵达现场维持航道秩序。
0600时,协调3名资深高级引航员负责引领,确保拖带安全。引航员按海事评审的既定计划在岱山水道登上“南海十号”平台和辅助拖轮实施精准拖带作业。
0830时,协调业主联系直升机接送3名高级引水下平台。
经严密组织与精心引领,1200时,“南海十号”顺利驶出浙江沿海公共航路东航路,抵达外海开阔水域。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此次高难度监管与服务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该项任务的成功实施,充分展现了舟山海事在复杂海域环境下的专业技术实力与服务保障水平,为助力浙江“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建设,推进舟山“985 行动”,以及深入实施《浙江省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与技术支撑,进一步彰显舟山海事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保障深海开发装备通航安全方面的责任担当。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