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郭德纲、曹云金等人,都在台上表演过《十八愁》;喜欢相声的朋友,也大都听过《十八愁》。
#相声界恩怨情仇#郭德纲、曹云金等人,都在台上表演过《十八愁》;喜欢相声的朋友,也大都听过《十八愁》。
《十八愁》既属于绕口令,又算快板,也可以算是贯口,它是一段传统作品,有不少老艺人都在台上表演过。
王凤山
现在网上还有快板大家王凤山先生,表演《十八愁绕口令》的视频,喜欢的朋友可以搜来听听。
可能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并不知道《十八愁》的作者是谁,10月16日,德云社总教习高峰,在直播的时候,谈到了《十八愁》的作者。
有网友在公屏上打字:高老师,十八愁是谁创作的?高峰回答:
高峰直播
“现在这个是《新十八愁》,老十八愁是天也愁地也愁,山也愁水也愁,君也愁臣也愁,老也愁少也愁,男也愁女也愁,是这些。
新十八愁,是现在大家常听的这个,象也愁鹿也愁,骡子也愁马也愁……这个新的,是马三立先生创作的。
后来王凤山先生在台上演《十八愁》,演完下来,马先生问:“哎,凤山,你演这十八愁,知道谁的吗?”
马三立、王凤山
王先生说,我不知道谁写的,反正我就一直这么唱。
高峰一指自己的鼻子,模仿马三立的声音:
“我的,我的。”
高峰继续说道:
“这是马三立先生创作的,所以说,打5几年,马、王就通过这种形式合作,就是马三立先生写的王凤山先生唱,尽管王凤山先生不知道是马三立先生写的。”
@兰石读书习字:旧社会的相声艺人,大都没有多少文化,甚至还有不认字的。
马三立上过天津汇文中学,在那个年代的相声艺人中,他就算知识分子了,所以他能改编创作出来新版的《十八愁》。
王凤山只比马三立小两岁,但按照相声辈分,他比马三立小一辈。
王凤山是朱阔泉的大徒弟,是侯宝林的大师兄,所以他管马三立喊“三叔”。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马三立和王凤山就是天津曲艺团的同事。
1977年,马三立从平反之后,又重新回到了天津曲艺团,但没有搭档,没办法上台演出。
是王凤山主动找到马三立:“三叔,咱俩试试?”
马三立是欣然同意,没想到,这一试就搭档合作了14年。
王凤山因病去世之后,马三立就没有再说对口相声,而是开始在台上表演单口相声了。
来源:兰石读书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