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智一体与链上金融:全球互联网技术演进下一站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08:15 1

摘要:北京时间10月29日凌晨,美股三大指数刷新历史新高,科技股全线上扬,与此同时,中东沙漠中的迪拜,阿里巴巴云的新数据中心刚刚启用。

全球互联网技术正迎来新一轮架构革命,从算力调度到应用创新,从市场格局到技术范式,都在经历深刻重构。

北京时间10月29日凌晨,美股三大指数刷新历史新高,科技股全线上扬,与此同时,中东沙漠中的迪拜,阿里巴巴云的新数据中心刚刚启用。

而在世界银行的报告里,生成式AI用户量正以惊人速度增长。这些事件看似孤立,却共同勾勒出全球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新图景。

01 生成式AI:多元竞争与全球鸿沟

世界银行10月27日发布的《究竟是谁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报告揭示了生成式AI领域的激烈竞争格局。

2025年4月,访问量最高的五款工具中,有9个新晋工具进入了访问量前60名的行列。 DeepSeek、Grok等新兴平台表现出色,已跻身全球前五。

聊天机器人类工具依然占据主导,贡献了前60大GenAI工具全球访问量的95%。

但ChatGPT的市场份额已从2023年的89%降至77%,优势正不断受到挑战。

生成式AI的使用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在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期间,ChatGPT的月访问量从20.9亿次激增至44.6亿次,同比增长高达113%。

更深刻的变化体现在用户参与度上。同期,ChatGPT每位用户的月均访问次数从5.4次增至8次,平均会话时长从7分钟翻倍至15分钟。

世界银行报告将这一增长分解为“广泛边际”(用户规模扩大)和“集约边际”(使用强度加深),标志着生成式AI正从初步尝试走向更深层次的日常融合。

全球采纳差异显著。高收入国家在生成式AI使用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在前60大工具中的全球流量份额从55%上升至近60%。

截至2025年4月,高收入国家24%的互联网用户使用ChatGPT,而中高收入国家降至5.8%,中低收入国家为4.7%,低收入国家仅为0.7%。高收入国家的渗透率是低收入国家的34倍。

02 云服务:从资源供给到价值创造

2025年中国云服务市场正经历从“资源供给”向“价值创造”的转换。随着AI技术不断革新,对算力的普惠化、场景化、生态化需求越發凸顯。

“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让云计算服务迎来了快速迭代,从“云上AI”、“AI入云”到“云智一体”的演进。

传统的通用云计算正加速与智算融合,乘“雲”加“數”为千行百业提供敏捷、高效的服务。

根据中国信通院《云计算蓝皮书(2025年)》,云计算服务呈现出AIIaaS、AIPaaS、MaaS、AISaaS、AIMSP等全产业链进化趋势。

协同推进AI技术从基础设施到商业价值的全链路转化。

从厂商层面看,头部格局基本形成,中腰部厂商试图借助细分领域打破格局。

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中国全栈AI云服务(公有云)市场报告2025H1》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全栈AI云服务市场规模达259亿元。

其中阿里云以30.2%市场份额位居第一,百度智能云以22.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国内头部厂商构建起了从芯片、算力、模型到应用的自研闭环。例如,在芯片领域,百度智能云点亮了全自研3万卡集群,推出了昆仑芯超节点。

03 链上金融:Arc测试网与可编程经济基础设施

10月28日,Circle Internet Group宣布启动Arc公共测试网,这是一个开放的第一层区块链网络。

Arc被Circle描述为“互联网的新经济操作系统”,旨在满足开发者和公司将更多经济活动带到链上的需求。

Arc测试网的启动获得了广泛支持,有100多家公司参与,涵盖了金融和经济系统的多个领域。

Arc具有可预测的基于美元的费用、亚秒级交易最终性、可选配置隐私功能,并能直接与Circle的全栈平台集成。

Jeremy Allaire,Circle的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表示:“借助Arc的公共测试网,我们看到了显著的早期势头,领先的公司、协议和项目开始构建和测试。

这些公司共同覆盖了数十亿用户,移动、交换和托管数百兆亿美元的资产和支付,并支持非洲、美洲、亚洲、欧洲和中东的本地经济。”

Arc测试网的参与者包括贝莱德、Visa、HSBC、高盛、亚马逊AWS等。

这表明传统金融巨头对链上金融基础设施的浓厚兴趣。Arc可能最终成为机构DeFi的合规家园。

Arc生态系统涵盖了资本市场、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全球支付、技术和金融科技生态系统。

参与Arc测试的包括Apollo、BNY、洲际交易所、道富银行等资本市场公司,以及阿布萨银行、Bank Frick、贝莱德、德国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瑞银集团、高盛、汇丰银行、景顺等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

04 全球布局:地缘政治与市场拓展交织

在技术架构重构的同时,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也在影响技术发展路径。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

王毅表示,中美关系牵动世界的走向,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双边关系符合两国长远利益,也是国际社会共同期待。

更早之前,当地时间10月25日至26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贝森特和格里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美经贸磋商。

双方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正加速全球扩张。阿里云近期在迪拜启动了第二个数据中心,这是该公司此前宣布的在未来三年向AI和云基础设施投资3800亿元计划的一部分。

阿里云全球基础设施现已覆盖29个地区的92个可用区。该公司计划在巴西、法国和荷兰启动首个数据中心,并在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增加数据中心。

阿里云中东、土耳其和中亚地区总经理万沧海表示,自2016年进入中东市场以来,该地区的数字化进程显著加速。

对高性能、低延迟云服务和AI能力的需求在金融、医疗、游戏和政府服务等领域激增。

05 未来趋势:智能融合与架构重构

Gartner发布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十大趋势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未来方向。这些趋势包括:

开放式GenAI模型——对模型进行一定程度的开源已成为中国超大规模云和AI提供商的普遍做法。

“自建”策略倾向——中国许多企业在AI的使用上,越来越倾向于“自主开发”而非“购买”。

代理型AI——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使用代理型AI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和增加竞争优势。

节俭型AI——减少了对AI芯片和算力的消耗,能提供高性价比的AI解决方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则提出了AI发展的六大趋势:

强化学习驱动认知深化,模型推理能力持续提升;多模态融合加快推进,拓展智能交互边界;云边端深度协同,推动智能应用纵深发展;AI Agent迅速发展,以目标驱动替代指令响应;

具身智能迈向深度情境理解与自主交互;AI基础设施持续精进,构筑高效能AI发展底座。

云服务市场正从“通用化”向“场景化”深度渗透,其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正成为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同时,智能体服务等新兴商业模式,带动了云计算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Circle的Arc测试网络、阿里云的迪拜新数据中心、世界银行报告的AI增长数据,这些事件共同指向一个方向:全球互联网技术正在形成新的架构。

在这个新架构中,云是基础,智能是能力,链上金融是血液。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全球规模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就像迪拜沙漠中建设的云数据中心一样,互联网技术的下一个十年,将是算力、算法、算据深度融合的十年,也将是技术应用与全球格局共同演进的十年。

来源:程序员讲故事聊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