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多年来,夫妻俩36次挽起袖子,献出宝贵的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义务献血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不错过求助电话,夫妻俩手机不换号、不关机,默默地用行动把点滴汇成生命的江河。
方东锋一家四口合影。 受访者供图
20多年来,夫妻俩36次挽起袖子,献出宝贵的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义务献血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不错过求助电话,夫妻俩手机不换号、不关机,默默地用行动把点滴汇成生命的江河。
10月27日,抚顺的方东锋、朱利夫妻在辽沈晚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评选中荣获“小微公益行动者专项奖”。妻子朱利说:“天天正能量的表彰是鼓励,也是鞭策,我们会继续把爱心传递下去。”
方东锋说,今年夏天,儿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女儿目前小学在读,“我们的一双儿女也是RH阴性血,多年来受到我们夫妻俩的熏陶,他们说达到法定献血年龄后,也要加入义务献血队伍,帮助更多人!”
夫妻俩累计捐献“熊猫血”13900毫升
10月27日午后,抚顺临江路东段,深秋暖阳毫不吝啬地播撒着光热。方东锋拿出手机,给记者发来献血证的照片,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和妻子现在各有18本献血证,她累计捐献了6700毫升,我累计捐献了7200毫升。”
方东锋最初献血时还是某部队的单身小伙。“那时就检测A、B、AB或者O型,好像不检测是不是RH阴性血,也没人跟我说过。”他说,谈恋爱后动员朱利加入义务献血队伍。在他的鼓励下,朱利克服了恐惧感,慢慢地,献血成了俩人的生活习惯。
2002年10月8日,方东锋和朱利领证结婚。登记那天他们去献血作为纪念,回到家时兜里不仅多了结婚证,还有两本献血证。次年,夫妻二人逛街时看到献血车便挽起了袖子,验血后医生的话让他们目瞪口呆——你们夫妻俩都是RH阴性血!
“她是RH阴性B型血。”医生接下来的话让他们再次吃惊,“你是RH阴性AB型血,更稀有,可以说是‘熊猫血中的熊猫血’!”两口子都是“熊猫血”,这是多低的概率?方东锋和朱利谈论着,责任感越来越重,“稀有血型不好找,关键时刻我们可以救人生命!”
手机不换号不关机随时准备献血救人
2003年盛夏,方东锋与朱利一起加入了稀有血型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并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了能帮到更多人,夫妻俩特意从抚顺赶到沈阳献了一次血,在沈阳血站留下血液信息和联系方式。为不错过求助电话,夫妻俩没换过手机号,也不主动关机。
2007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和爸爸一样也是RH阴性AB型血。2016年,朱利生下女儿,体重一度快速增长。为了保持血液合格,朱利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减掉15公斤,恢复到之前的体重。
“多数人减肥可能是为了美,但我知道她更多是为了献血。”方东锋说,献血对身体指标有严格的要求,“血糖、血脂、血压都不能高,一系列指标都要正常,不然血液就不合格……为了能回到献血队伍,她下了减肥的决心!”
为了保持符合献血标准的身体状态,夫妻俩制定了饮食和健身方案——方东锋爱吃肉,要减量,更不能喝酒;要坚持清单饮食;坚持锻炼……直到现在,夫妻俩都保持着不错的身材和很好的体检指标,以便随时能为患者献血。
一双儿女将来也要献出“熊猫血”救人
方东锋说,自己多年来义务献血得到了来自工作单位抚顺市妇联的大力支持,“单位非常支持我和妻子献血,总是放在优先的位置考虑,为我献血提供便利,救人于危难之中。”
2016年12月,抚顺方东锋家庭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另外299个家庭一起,被评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
此外,方东锋家庭还荣获辽宁省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抚顺百姓雷锋等诸多荣誉。方东锋、朱利夫妻说,义务献血会继续下去,一直帮助有需要的人,这就是“熊猫血家庭”的承诺,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工作中,我们也会倾注更多热情,帮助和服务更多有需要的人!”方东锋说。
在孩子的成长中,方东锋数次把夫妻俩的献血证摊开摆满桌面,“这是爸爸妈妈刚认识的时候,第一次去献血的献血证;这是爸爸妈妈去沈阳献血的献血证,在沈阳血站留下了信息,如果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们……”
受到父母的影响,一双儿女也立志捐献“熊猫血”。“儿子今年夏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女儿目前读小学,他们说等到了法定年龄,也会加入义务献血队伍!”
本报记者 李毅 首席记者 陈浩
来源: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