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花鸟画自唐代独立成科,经宋元文人意趣的浸润,至明清进入融合发展期。清代花鸟画承继前代传统,又因社会变革与文化交流呈现出多元面貌,尤其清代后期,随着商业勃兴、市民文化发展及西学东渐的影响,花鸟画在技法、题材与审美上均取得了相应变化和创新。
“六合同春——清代后期花鸟画特展”5月18日在天津博物馆启幕,89件(套)清代后期花鸟画精品在展览中亮相,吸引大量观众前来参观。
中国花鸟画自唐代独立成科,经宋元文人意趣的浸润,至明清进入融合发展期。清代花鸟画承继前代传统,又因社会变革与文化交流呈现出多元面貌,尤其清代后期,随着商业勃兴、市民文化发展及西学东渐的影响,花鸟画在技法、题材与审美上均取得了相应变化和创新。
展览分为“扬州余绪”“岭南新趣”“海上风华”“百花呈瑞”四个单元,通过天津博物馆藏及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的89件(套)精品力作,再现清代后期花鸟画发展的“艺术生态林”,揭示中国花鸟画所承载的丰富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策展人、天津博物馆书画研究部副研究馆员赵艳玲介绍,展览依托天津博物馆丰厚馆藏,从500余件(套)拟选画家作品中精选82件(套),其中六成展品是近几十年来甚至入馆以来的首展,如吴穀祥、朱本、沙馥、周笠、张百禄等画家的作品。
除精美展品外,展厅还配有芳香散发装置,收录悦耳的鸟鸣声,并配合不同时期、不同风格花鸟形象以及实物图像制成的幻灯片同时播放,营造鸟语花香般的观展氛围,给观众带来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体验。
展览将展至8月17日,向社会免费开放。(记者周润健)
来源:苍穹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