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下场痛斥!郑智化致歉也无用,他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01:00 1

摘要:视频拍得清清楚楚,他不是“连滚带爬”上飞机,官媒点名夸大用词,郑智化道歉也没挽回口碑

视频拍得清清楚楚,他不是“连滚带爬”上飞机,官媒点名夸大用词,郑智化道歉也没挽回口碑

10月25日下午,他准备乘坐深航ZH9073从深圳飞台北,飞机被安排在远机位

没有廊桥,登机车靠近机舱门时必须留出约20厘米的安全高度差,轮椅就推不进去

这一步,许多人以为只是“抬高一点就好了”,现实却比想象麻烦

郑智化在社交平台发火,指司机不愿升高登机板,冷眼看他“连滚带爬”进机舱

词很重,舆论立刻炸锅

当晚,深圳机场官方微博先道歉,再启动核查

深夜的情况说明把流程摆在台面上:优先提供廊桥保障、现场保障人员增加至两名、试点启用登机连接装置,立行立改

凌晨时分,郑智化回应说机场已向他个人致歉

把问题归咎为“司机个人行为”,并表示希望优化残障旅客服务

然而,翻转来得很快

相关视频曝光

镜头里四名工作人员在狭窄通道里商量着进舱方式,最后扶着他安全登机,并没有“连滚带爬”的场面

直到27日下午

他再发文致歉,承认那句“连滚带爬”是一时气愤的遣词

网民并不买账,嘲讽还在继续

这事的刺痛点不只在一个词,而在公众人物的分寸

浙江日报的评论说得直白:“说话之前要掂量,不能把白说成黑,把三分说成十分”

这话既是批评,也是提醒

人们对他的歌和他身后那段不容易的生命经历是有温度的——

小儿麻痹留下的拄杖,一度让他只能趴窗看外面的童年,后来唱出《水手》《星星点灯》安慰了很多人

也正因为如此

他那句“连滚带爬”比普通人更有传播力,也更容易把一线服务人员推向舆论风口

我反复看了那段视频

夜色和风,把停机坪的柴油味送进镜头,反光背心在窄窄的登机连口里晃,二十厘米看起来不算高,但对轮椅就是一道坎

你能感到他的焦躁,也能看见工作人员的为难

如果当时人人都冷静一寸,事情可能就不会走到“群嘲”的那一步

说到底,这是一次公共服务的“卡点”

正义网的观点很扎实:机场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服务是法定义务,真正需要的是让人“不用被抬抱”就能顺利通行的体系

法律也早有明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写清楚了交通运营单位的责任,《残疾人航空运输管理办法》要求尽量安排廊桥

无法提供廊桥时必须配置人员和升降设备协助

深圳机场这次的“立行立改”,是把制度螺丝再拧紧一些

公共服务的尺度,不该靠网红的嗓门,而该靠制度的螺丝

把镜头拉远,类似的情绪翻车并不稀罕

前不久,歌手苏醒在西安演出现场说“只有西安胡辣汤是真正的胡辣汤”,两天后道歉

再往前

杨丞琳演唱会上即兴说郑州的不当言论,引发争议,最后公开致歉,风波才平

这些事件像一串铃铛

提醒公众人物:话语的轻重,常常比事本身更能放大后果

无障碍也不该只在机场讨论

“无障碍城市深调研”课题组在横琴四家商业综合体做了半年走访,布置率有77.4%,可达标率只有49.4%,离法规的100%还差一大截

坡道过陡、厕位不规范、标识不清

第一次发现的问题回访仍没整改

这不是哪个人的情绪问题,而是一个城市的细节功课

你可以想起生活里的小场景:推婴儿车的人在楼梯前犹豫,拄拐的老人绕着找电梯,轮椅在过于光滑的地面打滑

每一个小不便,叠加起来就是不友好

回到这次事件,机场说要试点登机连接装置

如果能把那“二十厘米”变成“零厘米”,就把冲突的源头提前消解了

这并不新鲜

2024年贾斯汀·比伯的演唱会因无障碍通道不合理,主办方迅速增设临时通道、增加专人引导,还给受影响粉丝退票或补赠门票

他们的做法是:先承认,再补救,最后让制度跑在情绪前面

也得承认,郑智化的愤怒并非完全没有现实根

远机位、设备限制、流程不够细致,这些都可能把一次出行变成一次尴尬

但当事实并未如他所言严重时,夸张的词就把他从“受困者”推成了“失信者”

这一步,很伤人设

公众人物不是不能发声,而是要尽量让“真相”走在“情绪”前

我愿意把这事当一次镜子

如果你是服务方,别用熟练覆盖疏忽,把“看起来差不多”变成“确实到位”

如果你是发声者,别把一时的委屈升级成定性,把“当下不好”说成“全然恶劣”

如果你是旁观者,别拿一个词做判案,把“视频里看得到的”与“流程里看不到的”都放进判断

郑智化已经64岁了,靠歌给过很多人力气,这次却被一句话反噬

他道歉后,深圳机场照计划优化无障碍保障,话题里对公共服务的讨论还在延续

这大概是这场风波最不坏的结果:情绪散去,流程升级

也希望下一次,有人站在登机口前

来源:人生何处不相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