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16日正式向中国国家文物局返还战国时期楚帛书《五行令》《攻守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帛书。虽然美国人说这个是返还,但是我更喜欢用另一个词:夺回。
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16日正式向中国国家文物局返还战国时期楚帛书《五行令》《攻守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帛书。虽然美国人说这个是返还,但是我更喜欢用另一个词:夺回。
这可不是美国博物馆心甘情愿把文物换回来的,而是我国的学者们直接硬刚美国博物馆,逼得他们不得不返还文物。
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被盗掘出土的帛书,因记载四时宜忌、天文历法与神话体系,被学界视为“中国最早的典籍古书”。
1946年,美国间谍兼古董商柯强以“拍摄红外照片”为幌子,从中国藏家蔡季襄手中骗走帛书。尽管蔡季襄签订协议要求“未归还则赔偿9000美元”,但柯强通过美军情报网络将帛书拆分成三卷非法运至美国。其中完整的《四时令》被转卖多次,最终落入制药大亨赛克勒之手;第二、三卷则以“捐赠”名义流入史密森尼学会亚洲艺术博物馆。
北京大学教授李零自1980年起投身楚帛书研究,一直想把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帛书收回来。他和芝加哥大学夏德安、罗泰等学者合作,推动20余国学者联名要求重启帛书研究,而李零自己更是多次前往美国调查,从芝加哥大学档案中发掘、福格博物馆寄存标签等关键物证,甚至找到1946年蔡季襄催款信件和连柯强在美国倒卖文物的账本,形成完整的非法出境证据链。
帛书摹本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美国仍旧可以假装不知道这件事情。但是我国2024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明确“追索非法流失文物不受时效限制”,直接突破国际私法中的善意取得障碍。更重要的是,这个法律也是中国的国家态度,任何人都不能非法占有我国的文物。
紧接着央视《帛书传奇》节目全球首播流失证据,夏德安等国际学者公开表态“帛书归属毋庸置疑”。最后央视《帛书传奇》节目全球首播流失证据,夏德安等国际学者公开表态“帛书归属毋庸置疑”。
楚帛书回归标志着中国文物追索从“个案协商”转向“体系化反击”。正如国家文物局朱晔所言:“文物关乎文脉传承,更是民族尊严的底线。”当前,中国已与27国签署防止文物非法流转双边协议,并通过敦煌宣言等国际规则重塑话语权。未来,随着《海牙公约》适用扩大和区块链溯源技术应用,文物追索将进入“全球共治”新阶段。
当然,虽然这次夺回文物是一次伟大的胜利,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赛克勒基金会仍扣留核心卷《四时令》,且大英博物馆等机构藏有数万件中国劫掠文物,甚至包括圆明园的兽首。中国收回海外流落文物,任重道远。
现藏于佛利尔美术馆的帛书《四时令》
当楚帛书在首都机场开箱时,李零教授感慨:“45年,我从黑发读到白头,终于等到它回家。”这不仅是学者的执着,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对文化主权的庄严宣告。正如帛书所载“敬天顺时”,今日中国正以实力与智慧,重塑文物归属的“天道”。
来源:迷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