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药科技园区是以医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集聚医药科研、产业开发、人才培养和技术转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可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服务,促进生物医药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1、项目简介
医药科技园区是以医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集聚医药科研、产业开发、人才培养和技术转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可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服务,促进生物医药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项目在当地建设医药科技园区,为医药研发、生产、销售等相关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和高校提供集中研究、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加强产学研用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高医药产品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医药科技的发展。
2、市场前景
(1)我国医药行业现状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医药行业越来越受到公众及政府的关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需求的增加以及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对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刚性需求不断增长,为医药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推动了对相关药物和治疗手段的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预防性医疗和健康管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根据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中国医药市场规模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23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为17977亿元,同比增长8.39%。2024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达到19312亿元。
(2)我国医药制造行业现状
根据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中国医药制造市场规模由2018年3073亿元增至2022年431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9.94%。考虑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变化、行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医保体系的健全等因素的驱动,预计未来我国医药制造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受集采和医保谈判影响,2022年以来医药制造业营收及利润下滑。根据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29111.4亿元,同比增长下降0.6%,利润总额4288.7亿元,同比下降31.61%。
近年来,我国医药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多但形成规模、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大型制药企业较少,医药产业仍然存在集中度低、企业多而散的问题。从细分领域来看,化药领域竞争实力较强的企业有恒瑞医药、上海医药等;中药领域有华润三九、步长制药等;生物医药领域有智飞生物、长春高新等。其中,恒瑞医药高度重视研发,不断增强研发实力,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高。2022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规上企业8814家,同比增加477家。
(3)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新药研发投入情况
在一系列医药创新优惠政策的激励下,我国药企的研发能力不断提升,2017-2023年,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由90亿美元增长至33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4.44%。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卫生费用的支出得到大幅度增加,而药品费用支出是卫生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幅增加的卫生费用将使国内医药科技行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的管理创新和政策新趋势,生物医药、创新药物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我国作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药市场,无疑具有强劲的市场潜力,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专利到期药物的抢仿备受瞩目。
综上所述,医药市场现状呈现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创新驱动与竞争加剧、政策引导与数字化转型等特征。未来,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项目建设医药科技园区市场情况广阔。
3、政策优势
2022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动创新产品研发,提高产业化技术水平。推动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与应用,加快新产品产业化进程,促进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健全医药创新支撑体系,加强产学研医技术协作,提高专业化的研发服务能力,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推动医药制造能力系统升级。
2022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强调,推动医药等重点产业链补短板,加快关键原辅料、设备配件和生产工艺研发攻关,促进集群化发展。
2023年8月,国务院《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药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增强高端药品、关键技术和原辅料等供给能力,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
2023年1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生物技术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加快融合应用。支持新型功能性纤维在医疗、新能源等领域应用。
4、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分三期建设,总占地面积6万㎡,总建筑面积6万㎡。
一期占地面积4万㎡,建筑面积4万㎡。主要建设办公楼、提取车间、固体制剂车间、前处理车间、原料库、成品库等建筑物,购置5条医药制品生产线,并建设水电暖、地面硬化、绿化等配套设施。一期生产产品主要包括硬胶囊、颗粒、片剂、丸剂、口服液。
二期占地面积1万㎡,建筑面积1万㎡。主要建设中药饮片车间、SC产品及保健品生产车间等建筑物,购置生产设备,并建设水电暖、地面硬化、绿化等配套设施。二期生产产品主要包括中药饮片、SC产品及保健品。
三期规划用地1万㎡,建筑面积1万㎡,主要建设医药电子商务和直播基地、展览馆和配方颗粒制剂车间等建筑物,购置生产设备,并建设水电暖、地面硬化、绿化等配套设施。三期生产产品主要为配方颗粒制剂。
5、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5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5000万元,流动资金5000万元。
6、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0000万元,利润17500万元,投资回收期4.9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35.0%。
(2) 社会评价
医药科技园区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平台,能够集聚各类医药企业、科研机构、医疗服务机构及相关配套企业等,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整个医药产业链的效率和水平。医药科技园区不仅提供了一流的科研设施和支持,还为科研人员和企业家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医药科技园区的建设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与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的竞争力。
此报告为公开部分,需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和仕咨询集团
来源:和仕咨询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