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血火里的生死兄弟:32岁连长牺牲时,发小抱着他哭到喘不上气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8 22:37 2

摘要:小时候村里娃打架,谁要是敢推搡我,他准冲过来把人撂倒。有回我被隔壁村的孩子堵在田埂上,他举着根竹竿冲过来喊:“欺负我弟,先过我这关!”后来那孩子见他就绕道走。

我和为民是穿开裆裤长大的。他家在云南文山麻栗坡县马街村,我家隔条小河沟,走路甩个石头就能到。他大我两岁,打小就像我亲哥。

小时候村里娃打架,谁要是敢推搡我,他准冲过来把人撂倒。有回我被隔壁村的孩子堵在田埂上,他举着根竹竿冲过来喊:“欺负我弟,先过我这关!”后来那孩子见他就绕道走。

1979年边境不太平,村里大喇叭天天喊征兵。为民蹲在我家门槛上啃玉米,突然拽我胳膊:“发忠,咱去当兵吧?守着家门口的山,咱乡亲就不用担惊受怕。”我咬咬牙:“去!咱俩一块儿。”

那年冬天,我们背着铺盖卷去县城集合。绿皮火车载着我们哐当哐当往南开,他一路都在说:“到了部队好好练,以后保家卫国。”我望着窗外闪过的山影,心里直扑腾——哪知道这一去,再见面会是阴阳两隔。

新兵连三个月,他总替我扛枪、背背包。班长说他傻,他说:“我弟从小身子弱,我多分担点应该的。”下连队后分到不同班,可只要休息,他准跑来找我,兜里揣着老家寄的腌菜,说:“咱妈腌的萝卜干,你尝尝。”

1984年收复老山的消息传来,我们团要上前线。出发前夜,他攥着我手坐在操场台阶上,月光把影子拉得老长。“发忠,这回可能回不来。”他声音发颤,“要是我有个三长两短,你替我多看看咱妈,照顾好自己。”我拍他背:“瞎说什么,咱肯定都能活着回来。”

1987年1月,老山前线硝烟弥漫。为民已经是连长了,我在营部当参谋。那天他带突击队攻占某高地,临走前塞给我张照片——是他俩小时候在小河沟边照的,他穿着开裆裤,我揪着他衣角笑。

战斗打了七天七夜。听说为民带着战士们冲在最前面,端了敌人三个火力点。第八天凌晨,通讯员红着眼冲进营部:“李参谋,陈连长……他为了掩护伤员,被弹片击中了。”

我跌跌撞撞往阵地跑,沿途全是弹坑和焦土。远远看见担架上的白布,心揪成一团。掀开布,他浑身是血,左胸的弹孔还在渗血,脸上却带着笑——像小时候替我解围后那样。

我扑在他身上哭,眼泪滴在他还温热的手上。他手背上还留着小时候爬树刮的疤,现在却被炮火灼得焦黑。卫生员要抬走他,我死死攥着他的手不肯放:“为民,你说要看着咱妈享福的,你不能说话不算数!”

后来我才知道,他在弹片飞来前推开了身边的新兵。那新兵才十八岁,跟他当年一样瘦。整理遗物时,我翻到他日记本,最后一页写着:“若我牺牲,勿念。替我守好边境,让娃们能安心上学。”

老山的杜鹃花又开了。每年清明,我都带着两坛老家的高粱酒去他坟前。他墓碑前总有村民摆的野花,还有孩子用粉笔描的“陈叔叔是英雄”。

这些年我常想起他冲我笑的样子。我们没白穿开裆裤长大,他用命守住了咱的家门口,我用一辈子记着他的好。有些事,不能忘;有些人,不能丢。

文献来源:《老山战役亲历者口述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麻栗坡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麻栗坡县军事志》(2020年版)、退役军人事务部“老兵记忆”档案库(2018年采访记录)。

来源:与历史人物相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