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晚上谢娜刚录完节目,车窗外是熟悉的成都夜景,她靠在后座翻着手机,全是张杰青岛演唱会的片段。突然就笑出声,笑着笑着,眼泪又止不住往下流。第200场了啊,她的杰哥,真的走到了这一步。她还记得北展那场,两千多个座位,连过道都塞满了人,她挤在人群里,心跳快得像是要
那天晚上谢娜刚录完节目,车窗外是熟悉的成都夜景,她靠在后座翻着手机,全是张杰青岛演唱会的片段。突然就笑出声,笑着笑着,眼泪又止不住往下流。第200场了啊,她的杰哥,真的走到了这一步。她还记得北展那场,两千多个座位,连过道都塞满了人,她挤在人群里,心跳快得像是要撞出来。他站在升降台等开场,临时得知票卖爆了,能立刻宣布加开一场——那种从地下冲上来的热气,到现在她都记得。
张杰这个人,对现场有种近乎执念的认真。他说过,不能辜负任何一个花钱买票、千里迢迢来看他的人。所以这些年,每一场演出,声带状态、曲目编排、舞台走位,全都反复打磨。有人说了,听张杰的现场,才真正听懂他的歌。那种声音穿透空气的实感,录播怎么都还原不了。
谁能想到,一个从四川小县城走出来的人,能用一把嗓子撑起200场个人巡演?谢娜知道这份坚持背后有多难。当初他们刚北漂,住过没暖气的地下室,也被人质疑过、嘲讽过。但张杰就是不认输,一场一场唱下来,从北展唱到鸟巢,从国内唱到海外。
工作室凌晨发了条简短的动态:“200场圆满,1000场见。” 这话听着像口号,可当真有人做到了呢。张学友,63岁,在今年2月23号那晚,于海口唱完了人生第1000场演唱会,成了华语乐坛第一个达成这数字的人。他站在台上说:“如果60岁不在台上,根本到不了1000场。” 他出生在1961年7月10日,出道41年,从没提过退休两个字。他说唱歌是这辈子最爱的事,年纪大了,也不该放下。
谢娜那篇长文里没说太多苦,只讲了光。她说200场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其实他们都知道,这一路哪有什么轻而易举,全是咬着牙一步步蹚过来的。张杰还在台上,灯光一打,音乐一起,他还是那个唱着《最美的太阳》冲上来的少年。而谢娜坐在台下,或是车里,看着视频,还是会红了眼眶——对吧?追梦的人,从来都不会真的老去。
来源:娱乐72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