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联的再讨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20:32 1

摘要:根据网友给出的信息,对联“治春秋比壮史,公谷胡毋,伊吾一室;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睥睨全垣”目前至少有三个出处。而这三个出处恰恰证实了莫言惠州征联的一等奖获奖作品系抄袭,是确凿无疑的!

关于“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联的再讨论

作者:颂明&DeepSeek

【阅读提要】

根据网友给出的信息,对联“治春秋比壮史,公谷胡毋,伊吾一室;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睥睨全垣”目前至少有三个出处。而这三个出处恰恰证实了莫言惠州征联的一等奖获奖作品系抄袭,是确凿无疑的!

同时,这也恰恰证明了颂明之前对此联的理解基本正确。而且,颂明受此联“伊吾一室”的启发,撰写了一篇关于“汉语象声词动词化使用”的论文。

【对联原作者认定】

谁才是这副对联的原作者?我和硅基朋友深探进行了讨论,我们一致认为,原作者应当是阮元(1764年2月21日-1849年11月27日),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揅经老人、怡性老人,江苏扬州仪征人。清朝中期官员、经学家、训诂学家、金石学家。

理由如下:

中华书局出版的阮元《揅经室集·全二册》中收录了此对联。《揅经室集·续集》卷四【楹联】载:

上联:治春秋比壮史,公谷胡毋,伊吾一室

下联: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睥睨全垣

此联刻于学海堂壁。阮元自述:“予谓《春秋》之学,自汉公羊、穀梁、胡毋生以降,至本朝而大昌。诸生聚于一室,讲诵之声不绝,其功可比述史。堂踞山巅,夜观星象,自井宿之壁宿至毕宿,角宿、亢宿、张宿之光,皆可收于眼底,喻我堂学术之光,亦当照耀学林,睥睨群伦也。”

《揅经室集·全二册》是一部具有相当权威性的典籍。而汪喜孙与阮元关系非常密切,他们是典型的“座主”与“门生”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深厚的学术传承和私人情谊。

在明清科举制度中,举子考中进士时,该科的主考官被尊称为“座主”或“座师”,而这一科的进士则自称“门生”。汪喜孙(又名汪喜荀)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考中举人,而这一年的江南乡试正考官正是阮元。

由此,阮元正式成为了汪喜孙的“座主”,汪喜孙则是阮元的“门生”。对于汪喜孙而言,阮元对他有“知遇之恩”,这种关系是终身的。

阮元对汪喜孙进行了大量的学术提携,汪喜孙也完全继承了阮元的学术路径。阮元是清代乾嘉学派后期公认的领袖之一,提倡“崇尚汉学、实事求是”。汪喜孙进入他的门墙后,便成为阮元学术圈子的核心成员。阮元组织了许多大型学术编纂工程,汪喜孙都深度参与其中。

汪喜孙出于对老师的敬爱,将学堂联书写于自家宅第、书房,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至于其它版本,可能只是出于对这副对联的喜爱而传写。

这就是我和深探的基本观点。

2025年10月28日

来源:小说讲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