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这话说得太早!馆长郑丽文再不完美,也是岛内难得的清醒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8 20:43 1

摘要:没错,他一个人是改变不了整片“台独”森林。但问题是,如果连这棵敢于公开反对“台独”的树苗我们都不去扶一把,难道要坐视那片毒树林继续蔓延吗?

这两天,蔡正元出来发话了,劝咱们大陆网友别对“馆长”陈之汉和国民党“立委”郑丽文期望太高。

理由说得挺直白:一是馆长那点年轻人影响力,撼动不了根深蒂固的“台独”土壤;

二是国民党已经变成“美国化柔性政党”,郑丽文本人又是绿转蓝,指望她带动整个国民党认同大陆,不现实。

这些话,听起来是挺冷静、挺务实。但仔细一琢磨,味道不对,这分明是在“泼冷水”,而且泼得不是时候。

我们先来看看馆长这个人。

没错,他一个人是改变不了整片“台独”森林。但问题是,如果连这棵敢于公开反对“台独”的树苗我们都不去扶一把,难道要坐视那片毒树林继续蔓延吗?

馆长这个人,很有意思。他草根出身,说话直来直去,在台湾的年轻人特别是那些对蓝绿都感到厌倦的群体里,很有市场。

他敢在直播里大骂民进党当局祸害台湾,敢说“我们就是中国人”,这在当下被“政治正确”绑架的岛内舆论场,是需要勇气的。

蔡先生说他力量小,这没错。但反过来说,正因为“台独”势力现在看起来根深蒂固、气焰嚣张,我们才更需要去支持每一个敢于站出来、能影响一部分人的声音。

今天支持一个馆长,明天就可能出现十个、百个敢于说真话的人。舆论的高地,我们不去占领,就会被对方完全占据。这场斗争,本来就是积小胜为大胜的过程,指望“一针顶破天”,本身就不现实。

再说说郑丽文和国民党这个“烂摊子”。

蔡正元说国民党已经“美国化”了,是个“柔性政党”,这话倒是点出了一部分事实。

看看国民党这些年的表现,常常是畏首畏尾,在核心立场上含糊其辞,既想拿大陆的红利,又怕被美国主子嫌弃,更怕被民进党扣“红帽子”。

整个党缺乏一个坚定有力的核心论述,在“国家认同”这个根本问题上躲躲闪闪,这不就是典型的“柔性”甚至“软骨”表现吗?

郑丽文本人从深绿阵营转型过来,她的政治历程本身就反映了台湾部分政治人物的流动性和复杂性。

也正因如此,她现在敢于在立法机构质询时,公开批评美国把台湾当棋子、指责民进党把台湾推向战争,这种转变才更具有象征意义和冲击力。

我们难道因为她出身绿营,就否定她现在的言论?难道因为国民党整体不争气,就否定其内部个别人士的积极举动?这岂不是因噎废食?

其实,蔡正元这番话,背后反映的是一种典型的“战略悲观主义”和“纯粹主义”心态。

这种心态认为,除非是一个“完美”的统派,否则就不值得支持;除非能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否则任何小步前进都没有意义。

这种想法,在书斋里或许很“高明”,但在现实的斗争中,是有害的。

我们大陆网友支持馆长、声援郑丽文,并不是天真地认为靠他们俩就能实现和平统一。

我们支持的,是他们在岛内发出的那种反对“台独”、批评美国干预、追求和平发展的声音本身。这种声音每大一分,“台独”的噪音就小一分;这种立场的人多一个,岛内理性力量的阵营就壮大一分。

这本质上是一场争夺人心、争夺话语权的战争。我们要做的,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支持一切值得支持的声音。

哪怕这个声音今天还很微弱,哪怕这个人身上还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关键在于,要让他们感受到支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坚持是有后盾、有回响的,而不是在孤军奋战。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国民党靠不住,岛内政治又这么乱,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答案其实很清楚,就是“两条腿走路”。

第一条腿,也是最重要、最决定性的一条腿,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那就是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实力和我们的综合国力。 这一点,请所有大陆网友放一百个心。什么时候收、怎么收,最终的定盘星在北京,不在台北,更不在华盛顿。我们的人民军队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在必要时采取断然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点,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要怀疑的绝对底线。

第二条腿,就是包括舆论斗争、争取人心在内的各项工作。 这和我们加强国防、发展经济一点都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支持馆长、郑丽文,和我们在台海进行常态化警巡,和我们的军舰军机越过所谓“海峡中线”,和我们在国际社会持续压缩“台独”空间,是同一盘棋下的不同落子。

这就好比下棋,你不能只想着最后“将军”那一步,前面的布局、做眼、争夺外围势力,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支持岛内理性声音,就是在“做眼”,就是在积累我们的“气”,同时消磨对方的“势”。

最后,我们再跳出具体人物,看看大局。

当前台海局势的主动权,已经毫无疑问地掌握在我们大陆手中。时间在我们这边,实力在我们这边,道义在我们这边。民进党当局的“台独”路线已经走进死胡同,美国的“以台制华”战略也越来越力不从心,成本高昂。

在这种大势下,我们更应该有一种从容和自信。对于岛内像馆长、郑丽文这样愿意发声的人,我们应该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看到他们积极的一面,给予适当的声援和鼓励。这既是策略,也是一种胸怀。

毕竟,统一大业不仅是武力的征服,更是人心的回归。在这个过程中,多一个朋友,总好过多一个敌人;多一种声音替我们说话,总好过万马齐喑。

所以,蔡正元先生的“冷静”,我们可以理解,但不必全然认同。该支持的时候,我们大陆网友还是要大声支持。因为这场斗争,既要有定力,也要有活力;既要看清本质,也要敢于在复杂的环境中,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毕竟,一棵树或许改变不了森林,但每一棵破土而出的新苗,都代表着未来的希望。而我们,愿意成为滋养这些树苗的阳光和雨露。

来源:远方风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