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0万美元大单!法国以为坑了中国一把,结果中国却把鸡肋直升机玩出了新花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8 20:49 1

摘要:当年的法国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利用中国急于引进国外先进直升机的心态,狮子大开口,直接给一款“鸡肋”装备开出了7000多万美元的天价,准备大赚一笔。

别随便“坑”中国,你以为能占中国的便宜,其实中国有的是办法,让你将自己的肠子悔青。

当年的法国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利用中国急于引进国外先进直升机的心态,狮子大开口,直接给一款“鸡肋”装备开出了7000多万美元的天价,准备大赚一笔。

可没想到中国人前脚刚将美元打到法国人的账上,后脚就将这款“鸡肋”玩出了新花样,直接奠定了新的国内航空格局。

01高价与隐患,让先进武器沦为鸡肋

要说这款装备,它的名称SA365N/N1海豚直升机,相信各位都不陌生。这是法国陆军航空兵体系广泛装备的多用途机型,是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宇航工业公司为法国陆军量身定做的主力武器。

它采用独特的旋翼加涵道式尾桨布局,飞行性能极为突出。

机身方面,采用半硬壳结构,在气动特性、飞行品质以及抗疲劳能力上表现极为出色,具备适应各类危险任务的卓越能力。

此外,该直升机配备有2台“阿赫耶”1C发动机,单台起飞功率达530KW。

这两台发动机不仅动力强劲,且每台均设有独立的供油系统,同时具备相互串通供油的功能。机身还设置了防火隔板,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在中国计划引进该型武器的时候,它绝对可以说是最先进的直升机之一。

而且这款装备,直到2017年依旧在法国军队当中服役,而且广泛出口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多个发达国家,前文说他是鸡肋,或许有失公允。

但值得注意的是,海豚直升机虽然先进,但最大起飞重量只有4吨,使用场景相对有限。而且当时据传法国人开出的价格极其高昂,50架直升机直接开价接近8000万美元,简直就是天文数字的存在。

(在美国服役的海豚)

要知道,那个年代美元还被称为美金,购买力非同凡响。而当时中国的国家外汇也就12.96亿美元,哪里可以拿得出这么多钱。

而且就算海豚直升机配得上这样的天价,别忘了,国际军贸市场的规矩,还往往会加上这样或那样的限制条件。比如禁止逆向研究,或在逆向研究后严禁出口等等。

这些附加条件,对于出口武器的国家而言,其实完全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第一点,禁止逆向研究,日后购买方若需对武器进行升级、维护保养,就会依赖出口方的技术支持和相关服务,从而为出口方带来新的收益。

逆向研究后严禁出口也不难理解,倘若他国仿制本国装备后,又用仿制装备与本国竞争,这不正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

(海军陆战队版本的海豚)

但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如果仅仅为了购买几架直升机,就让国家在技术和战略上受制于他国,那这笔交易的代价未免太过沉重。

所以,哪怕海豚直升机再怎么先进,它还是被很多人视为“鸡肋”。

不过,因为当时中国考虑引进的武器,除了SA365N/N1外,还有来自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竞品,中国处于绝对的买方市场。

所以最终中法经过谈判,双方各退一步,中国以7460万美元的天价成功购得50架,满足了法方的胃口。

法方则在技术引进和仿制后相关产品出口领域给中国开了绿灯,尽可能降低了中国购买武器的资金成本,也满足了中国引进武器的需求。

虽然看上去皆大欢喜,但从价格来看,也可以说中国是被坑得不轻。

02玩出新花样,鸡肋武器奠定新的格局

就这样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这款曾经的鸡肋,成功被引进到了中国,成为了中国国产直9的原型。

根据中国青年网2021年文章《直20化身“武直”,运兵员打坦克两不误》所整理的各国武装直升机发展脉络资料可知,1988年,直9系列中的首个武装型号直9W首飞成功。

8年后的1996年,直9W完成设计定型并开始量产,进入部队服役。至此,中国陆航首次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武装直升机。

(早期直9W)

1988年,距中国引进海豚直升机仅过去了8年;即使是1996年,才只是16年而已。

但就是这短短的16年时间,中国却填补了缺少武装直升机的空白,并且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海豚直升机的引进,可谓功不可没。

而且更让人意外的是,在推出直9W以后,中国军队并没有止步于此,还在直9W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技术创新和改进,逐步开发出更多适应不同作战需求的型号。

(中国武装直升机)

就比如2000年后研制的第二代武装型直9WZ,该型直升机参考法国“黑豹”通用武装直升机的改进型号AS565AB设计,核心定位为武装侦察,同时兼顾一定对地攻击能力。

因此,直9WZ在相关配套设施方面直接拉满,装备有光电观瞄转塔和弯梁式挂架,可在复杂环境下执行侦察、目标指引任务,为其他作战单元提供情报支持。

在中国军队的实际作战演习当中,直9WZ出动,利用自身侦察设备,为本方火力打击力量提供精确的目标指引,已经是一种常规操作。

尤其是该款直升机配备的光电观瞄转塔,即使在恶劣天气或夜间条件下,依然具备出色的侦察能力。

此外,直9系列还有更侧重于对地攻击的直9WA。该款直升机外形与直9WZ相近,同样参考法国AS565AB“黑豹”改进而来,航电设备极为先进。

由于走的是铺天盖地投射火力的“大力出奇迹”路线,直9WA在武器配置上显得更为激进。

它能够携带多种类型的导弹、火箭弹以及机枪吊舱,火力覆盖范围广,打击效果显著。无论是在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中,还是对敌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时,直9WA都展现出了强大的作战能力。

甚至,这还没完,陆军的这些只是基操而已。到了海军手中,直9甚至更加无与伦比。

海军版本的直9不仅在结构上进行了适应性改进,还针对海上作战环境增加了防腐蚀涂层和专用设备。

尤其是海军最新型号的直-9ME,根据澎湃新闻《直-9家族最强舰载机亮相,可挂载多种武器》该型武器,甚至考虑到海上作战环境的特殊性,直接完成了和舰队的高效协同,具备反潜乃至反舰在内的卓越打击性能,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作战效应。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又有谁知道当年中国引进这款武器,其实是来源于一款鸡肋武器呢?

来源:龙视国际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