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7日,利欧股份2025年三季报刚披露就引发一片吐槽:前三季度营收144.54亿元同比降8.8%,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更是从去年同期的5.87亿元骤降至1.11亿元,同比暴跌81.1%,扣非净利润也下滑41.9%。更刺眼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仍为
前言:单季净利暴跌8成 财报真的一无是处?
10月27日,利欧股份2025年三季报刚披露就引发一片吐槽:前三季度营收144.54亿元同比降8.8%,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更是从去年同期的5.87亿元骤降至1.11亿元,同比暴跌81.1%,扣非净利润也下滑41.9%。更刺眼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仍为-2.14亿元,应收账款高企的老问题也没解决。
不少持仓散户直言"数据太难看,这股没救了",但真的该一刀切看空吗?深入拆解财报会发现,表面的"难看"背后,藏着传统业务筑底和新赛道突破的双重信号。那些被情绪掩盖的关键细节,或许才是判断其后续价值的核心。
一、先拆"难看"真相 营收利润双降的底层逻辑
三季报的疲软并非全面溃败,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阶段性结果。最核心的矛盾在盈利结构:前三季度5.89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看似亮眼,实则严重依赖非经常性损益,扣非净利润仅2.15亿元,同比还降了17.4% 。这意味着主业创造利润的能力正在减弱,而撑起利润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政府补助,根本不具备可持续性。
分业务看更是冷热不均。占营收近半的数字营销业务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增长乏力拖累了整体营收。更关键的是第三季度的短期冲击: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推高了泵业生产成本,而数字营销领域的Q3广告投放淡季,让本就承压的业绩雪上加霜。
老问题也在拖后腿。公司应收账款居高不下,2024年末时曾达87.31亿元,占营收比例超40%,周转天数长达180天,远超行业平均的90天。尽管三季报未披露最新应收账款数据,但经营现金流净额为负的现状,说明资金回笼压力仍未缓解,这进一步限制了业务扩张和研发投入的节奏。
二、反转信号一 液冷+光伏泵 老主业踩中新能源风口
吐槽之余,泵业板块的逆势突围值得重点关注。作为国内泵与系统第二大提供商,利欧股份没有困在传统业务里,而是精准踩中了AI算力和新能源的双重风口。针对数据中心液冷升级需求,公司推出的液冷离心泵、创新屏蔽泵等产品,实现了高效、免维护、高温适配等核心优势,还能通过智慧运维平台提供集成式冷却服务 。
目前这些液冷产品已进入头部客户供应链,不仅有0.8亿元北美订单在推进,潜在订单更是超5亿元。要知道随着AI算力爆发,国家要求2025年底新建数据中心PUE不超1.25,风冷将逐步退出,液冷泵的市场需求正迎来爆发期,这为泵业板块打开了第二增长曲线。
光伏泵业务的海外突破更具想象力。2025年一季度非洲光伏泵订单就实现翻倍,在手订单中非洲市场占比高达60%,而公司在非洲、中东的光伏泵市占率已超25%。随着全球光伏灌溉需求增长,这块业务有望成为稳定的利润贡献点,与液冷业务形成"双轮驱动"。
三、反转信号二 AI重构营销业务 技术壁垒初显
被诟病的数字营销业务,其实正在悄悄完成从"拼规模"到"拼技术"的转型。公司早在行业内推出首个支持MCP协议的程序化广告工具,为AI技术落地搭建了基础,目前已建成"AI基础设施-AI智能体框架-AI智能体应用-AI应用交互"的四层技术体系 。
这套体系的威力已初步显现:自主研发的AIGC平台"LEOAIAD"覆盖了从需求洞察到投后优化的营销全链路,将创意生成效率提升9倍,成本直接下降70%。更关键的是,公司还主导编写了中国广告协会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的双团体标准,在AI营销领域掌握了规则制定权,这正是技术壁垒的核心体现。
客户和订单数据印证了转型效果。作为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头部代理商,公司2025年AI广告工具链预估能带来3~5亿元增量收入,还连续获得华为鲸鸿动能"铂金服务商"认证。随着AI技术进一步渗透,数字营销业务有望从营收"拖油瓶"变回利润"增长极"。
结语:别被短期数据带偏 盯紧这两个核心指标
利欧股份三季报的"难看",本质是转型期的阵痛:传统业务受周期波动影响,新业务虽踩中风口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盈利结构的缺陷又放大了短期压力。但液冷业务的订单突破和AI营销的技术积累,是不该被忽视的长期价值点。
对投资者来说,与其纠结于单季利润跌幅,不如重点跟踪两个指标:一是液冷泵的订单转化速度,若能随"东数西算"推进持续落地,将直接打开估值空间;二是数字营销业务的毛利率变化,AI技术若能推动毛利率从当前的10%左右回升,说明转型真正见效。短期来看,资金压力和主业疲软仍会压制股价,但长期若能实现"泵业新增长+营销提效率"的格局,或存在估值修复机会。
特别提醒:本文分享的尾盘操作技巧仅为技术分析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股市波动大,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市场
来源:安心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