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简史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19:22 1

摘要:他小时候机灵过人,但有点任性放纵,喜欢行侠仗义,不怎么爱读书。当时大多数人并不看好他,只有少数几个人觉得这孩子将来肯定不简单。

曹操出生在公元155年,老家在沛国谯县,也就是今天的安徽亳州。

他小时候机灵过人,但有点任性放纵,喜欢行侠仗义,不怎么爱读书。当时大多数人并不看好他,只有少数几个人觉得这孩子将来肯定不简单。

有个叫桥玄的名士甚至直接告诉曹操:“天下就要大乱了,能安定天下的,非你莫属”。

曹操十九岁时被推荐为孝廉,进了京城洛阳当官。没多久,被派去做洛阳北部尉,负责管理京城的北部区域。

洛阳是皇亲国戚聚居的地方,权贵多,很难管。曹操一上任就搞了十几根五色大棒挂在衙门两边,明确宣布:谁要是违反禁令,一律用棒子打死。

汉灵帝宠信的宦官蹇硕的叔父不信邪,晚上偷偷出门违反宵禁,曹操一点没留情,直接把他处死了。这一下整个京城都震住了,没人再敢违反规定。

但他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被明升暗降,调去当顿丘县令。

02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后董卓专权,废了皇帝刘辩,立刘协为汉献帝,自己掌握朝政。

曹操不愿和董卓合作,逃出洛阳回到陈留老家散尽家财起兵,成为第一个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的人。

第二年,各地军阀组成关东联军,推举袁绍当盟主,曹操当了奋武将军。

可惜联军各怀鬼胎,都怕董卓的凉州军,不敢前进。曹操独自带兵西进,在荥阳汴水和董卓的大将徐荣打了一仗,结果惨败,士兵死伤很多,曹操自己也中了箭,差点没命。

03

196年,曹操做了一件大事——把逃难中的汉献帝接到了许县。从此,他开始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总揽朝政。

接下来几年,他先后打败了袁术、陶谦、吕布这些对手。

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河北的军阀袁绍。这一仗为他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之后他又削平了袁绍的儿子袁尚、袁谭,北击乌桓,基本控制了北方。

04

曹操不光会打仗,还很有智谋。“望梅止渴”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有一年夏天,曹操带兵去打张绣,天热得厉害,士兵们渴得走不动路。曹操灵机一动,指着前面说:“弟兄们,前面有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的梅子!”

士兵们一听想到酸梅,嘴里自然流口水,暂时解了渴,终于坚持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还研究兵法,曾为《孙子兵法》作注,自己写了《兵书接要》,带兵法令严明,用兵灵活多变。

05

208年,曹操当了丞相,同年率大军南征荆州。刘表这时刚好病死,儿子刘琮直接投降了。

曹操顺利拿下荆州,接着想一举消灭孙权、刘备。但在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联军用火攻大破曹军。

曹操损失惨重,被迫退回北方。这一仗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06

曹操治国很有自己的一套。他用人讲究唯才是举,不管出身背景,只要有才能就重用,打击了豪强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他还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屯田制度,组织士兵和农民开荒种地,使统治区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百姓生活相对安定。

07

曹操不光是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杰出的文学家。他喜欢写诗作文,风格大气磅礴,又带着点乱世的悲凉。

他和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一起,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风骨”。鲁迅称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曹操还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把他的书法列为“妙品”。

08

216年,曹操晋封为魏王。但他始终没有篡汉自立当皇帝。

220年,曹操在洛阳病逝,终年六十六岁。他死后儿子曹丕继位为魏王,不久就废汉自立,建立魏国,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曹操的一生充满争议。明代以前,不少人以曹操为偶像;但《三国演义》出来后,曹操的形象就急转直下,成了“奸雄”的代表。

曹操一生征战,统一了北方,恢复了生产,为后来西晋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他性格复杂,既是乱世中的英雄,也有残忍嗜杀的一面。

比如193年至194年间讨伐陶谦时,曾在徐州大肆屠杀,《后汉书》记载“男女数十万人惨遭杀害,即便鸡犬也不能幸免,泗水的内河运输也因此堵塞不通”。

曹操自己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也道尽了他的为人哲学。

曹操去世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关于他的争论,至今仍在继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曹操的模样——是能臣还是奸雄,或许取决于我们站在什么角度去看待这段历史。

来源:御史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