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在田间地头,总能看见一些老农种的芥菜格外旺盛,叶子绿得发亮,茎秆粗壮得喜人。好奇请教,他们总是笑呵呵地说:“没啥秘诀,就是几个‘小动作’做到位。”
种芥菜的老把式们常念叨:“种菜如绣花,功夫到了家,菜苗蹭蹭长。”这话可真不假!
走在田间地头,总能看见一些老农种的芥菜格外旺盛,叶子绿得发亮,茎秆粗壮得喜人。好奇请教,他们总是笑呵呵地说:“没啥秘诀,就是几个‘小动作’做到位。”
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恰恰是芥菜高产的关键。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揭开这些不能少的小动作。
精细整地,播种前的“温柔一刀”
芥菜这种作物,种子特别细小,就像沙粒一样,所以整地可得下点功夫。苗床要整得细细软软的,就像给宝宝准备的睡床,不能有大土块,也不能有杂草。
老把式们告诉我,整地时畦宽最好控制在1米到1.1米左右,这样既方便操作,又利于排水。
播种前得先浇透水,这叫“底水”,对种子发芽特别重要。播种时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稀,每10平方厘米有8-9颗种子就比较合适。
播完后要轻轻覆土,厚度0.5到1厘米最好。太厚了小苗钻不出来,太薄了又容易干死。这一步就像给种子盖被子,得温柔又细心。
间苗壮苗,手下不能“留情”
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就得开始间苗了。这可是个手上活,很多新手会舍不得拔苗,老把式们却清楚:“舍不得弱苗,就长不出壮苗。”
间苗时要拔掉病苗、弱苗和变种苗,留下那些健壮的小苗,苗距保持在3.3厘米左右。
为什么要这么认真?因为健壮的幼苗是芥菜丰产优质的关键。这就好比选士兵,只有把最强壮的选出来,才能组成一支强大的队伍。
别忘了间苗后要给小苗施一次腐熟的稀薄人粪尿,保证营养跟得上。
水肥把控,要会“看天看地”
定植后,如果遇到干旱天气,得及时灌水保苗。但在南方秋冬季节,阴雨天气多,就不能再灌溉了,反而要注意排水,免得涝了根。
芥菜主要是吃叶子,所以施肥要以氮肥为主,但不能光施氮肥,得配合磷钾肥一起用。
这样能增加芥菜的抵抗力,提高产量。特别是吃叶柄和中肋的叶芥,更要多施点磷钾肥。
老把式们一般会亩施过磷酸钙20-30公斤、草木灰200-300公斤,生长期还要追肥3-4次。从定植成活开始,到产品器官肥大前,要施2-3次肥,由淡到浓,总共施尿素20-30公斤。
有意思的是,采收前半个月要停止浇水和施肥,这样能降低水分含量,使组织更充实,提高加工品质。这个小动作,很多种菜人都不知道!
孕蕾管理,关键期的“特别关照”
芥菜孕蕾期需要经过很长时间,这个阶段的管理尤为重要。水肥一定要跟上,同时在孕蕾期可以喷洒“壮茎灵”。
这样能让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而且还能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
控旺防病,预防要“趁早”
种芥菜最怕的就是光长叶子不长肉,这就是所谓的“旺长”。老把式们有几个控制旺长的妙招:比如调控棚室温度,夜温过高容易引起植株旺长;适度控水,苗期至坐果前浇水不宜太频繁;
调整追肥比例,减少氮肥使用,增加钾、钙、磷等元素的补充。对于旺长的植株,要适当晚整枝,分散养分。
如果这些方法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使用化学药剂控旺,比如矮壮素、多效唑、缩节胺等。不过用药时一定要控制好浓度,过量使用会抑制蔬菜生长。
种芥菜如绣花,功夫到了家,菜苗蹭蹭长。这些老把式们代代相传的‘小动作’,其实就是对作物生长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把这些“小动作”变成种菜的习惯,你家的芥菜定会长得又旺又壮,丰收有望!
来源:生活瞬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