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这世上的人交朋友,要看你有没有钱。钱不多,交情就不深。即使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心里其实早就把你当成陌生人了。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
穷的时候,朋友很少。富的时候,朋友突然多了。
落魄的时候,饭局没人约你。得意的时候,天天有人请你吃饭。
需要帮忙的时候,电话打不通。能帮别人的时候,电话响不停。
唐代诗人张谓,用四句诗把这个真相说透了: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这世上的人交朋友,要看你有没有钱。钱不多,交情就不深。即使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心里其实早就把你当成陌生人了。
这是一千多年前的诗,但读起来,怎么像在说今天的事?
因为人性,从来没变过。
"世人结交须黄金"——世上的人交朋友,需要黄金。
不是"可以用黄金",而是"须黄金"——必须要有钱。
这是对人际关系最赤裸裸的揭露。我们从小被教育"友谊是无价的""真正的朋友不看钱""患难见真情"。但张谓说:别装了,都是要看钱的。
你有钱,才有人愿意跟你做朋友。你没钱,连认识你的人都会装作不认识。这不是冷血,这是现实。
"黄金不多交不深"——钱不多,关系就不会深。
这句话更狠,因为它说的是"深度"。不是说没钱就没朋友,而是说:没钱,你的朋友都是表面朋友。
你请他吃个便饭,他来。但你让他帮个忙,他说"最近有点忙"。你跟他聊天,他应付两句。但你真的遇到麻烦,他的电话永远打不通。
因为你没有足够的"黄金",所以他不愿意在你身上投入太多。友情也是投资。他投入时间、精力、人情,是为了将来能有回报。如果你没有回报能力,他凭什么深交?
所以"黄金不多交不深"——你的价值,决定了关系的深度。
"纵令然诺暂相许"——即使嘴上答应得好好的。
这句话写的是更常见的情况:表面功夫。
很多人不会直接拒绝你。他们会说:"好啊,没问题,放心交给我。"他们会拍胸脯:"有事随时找我。"他们会承诺:"咱们是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听起来很真诚,对吧?
但张谓说:这只是"暂相许"——暂时答应你而已。为什么只是暂时?因为下一句。
"终是悠悠行路心"——最终,心里对你就像路人一样。
"悠悠"——漠然、冷淡、无所谓。"行路心"——路人的心态。
这是全诗最冷的一句。
你以为他是朋友,其实他心里根本没把你当回事。你以为他答应了会帮你,其实他转头就忘了。你以为你们关系不错,其实他对你和对陌生人没什么区别。
嘴上说"朋友",心里当"路人"——这就是大部分人际关系的真相。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你落魄的时候,打电话给"好朋友"借钱,对方说:"不好意思,我最近也紧张。"然后你在朋友圈看到他晒新买的车。
你得意的时候,突然很多"老朋友"联系你:"好久不见,出来聚聚啊。"你心里清楚,他们只是听说你混得不错了。
你需要帮忙的时候,发了一大段消息求助,对方回了个"嗯"。然后就再也没回过。
别人需要你帮忙的时候,对方又是打电话又是发消息,"咱们关系这么好,你一定要帮我啊。"你帮了,他说"谢谢啊"。你不帮,他立刻翻脸:"我看错你了。"
这就是"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的现实版本。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部分人的友情,都是交换。
不是道德沦丧,不是人心不古,而是人性本来如此。你对我有价值,我就跟你亲近。你对我没价值,我就跟你疏远。
这个价值可以是金钱,可以是人脉,可以是资源,可以是你能帮到我的任何东西。但如果你什么都没有,那你凭什么让我花时间在你身上?
这话听起来很残忍,但这是大部分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是大部分人不会说出来,而是用"然诺暂相许"来掩饰——表面上答应你,心里早就把你当路人。
张谓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正在长安。长安是唐朝的首都,是所有读书人梦想的地方。那里有权力、有机会、有无数想要出人头地的人。
张谓也是其中之一。但他很快就发现:在这个地方,没钱、没势、没背景,就是透明人。
那些达官贵人,对你爱理不理。那些所谓的朋友,嘴上说得好听,但你真有事求他们,立刻就变脸。
他看透了这一切,所以写下了这首诗,题在长安某个房东的墙上。他不是在骂某个人,他是在揭露整个社会的真相:在这个世界上,关系都是明码标价的。
但这就是全部的真相吗?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很绝望:难道这世上就没有真正的朋友了吗?难道所有关系都是交易吗?
我想说:不全是,但大部分是。
张谓说的是"世人"——世上大部分人。但他没说"所有人"。
大部分关系确实是明码标价的,但也有少数例外。那种不管你有钱没钱、得意失意,都不会变的人——有,但很少。那种你落魄时依然来往,你得意时不巴结的人——有,但很少。那种真的"然诺"之后就会兑现,而不是"行路心"的人——有,但很少。
所以,不是说所有人都假,而是说:真的人太少了。
知道"世人结交须黄金",不是为了让你变得冷漠,而是让你不要天真。不要以为所有人都是真心对你。不要轻易相信"我们是朋友"这种话。但也不要因此就不相信任何人。
既然"黄金不多交不深",那就让自己有"黄金"。这个"黄金"不一定是钱,可以是能力、资源、人脉、价值。当你有足够的价值时,至少可以吸引到质量更高的关系。
如果你遇到了那种不管你穷富都对你好的人,请珍惜。因为张谓说的是"世人",而这种人,是例外。
这首诗为什么流传千年?
因为它说出了一个我们都心知肚明、却不愿承认的真相:大部分关系,都是有条件的。
你有价值,才有人愿意靠近。你没价值,别人只会"悠悠行路心"。嘴上的"朋友",心里的"路人"——这是大部分人际关系的本质。
一千多年前是这样。一千多年后还是这样。不是因为这个世界变坏了,而是因为人性从来如此。
所以,当你再听到"我们是朋友"这种话时,请在心里默念张谓的这首诗: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不要太当真,也不要太失望。因为这是常态。
能看清这个常态,你就不会因为别人的疏远而受伤;能接受这个常态,你就不会因为别人的背叛而崩溃。
这就是张谓用四句诗,想要告诉我们的真相。
残酷,但真实。
看清它,你就自由了。
来源:琴棋书画诗酒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