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部讲述地下工作者故事的主旋律作品,竟在台湾掀起了一波观剧热潮,剧中那支看着普通的钢笔,反倒成了最有分量的情感关联点,不少台湾观众一看见它,脑子里立马就出现自家祖辈用过的类似物件
文|一只筷子
编辑|小茴香
一位演员竟叫海峡那边的观众自己喊出“大陆一哥”这四个字,这里面有啥秘密?
上线仅三日的《沉默的荣耀》,其播放量已超千万,此数字在任何平台皆属可观之数。于和伟此次着实大火特火。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部讲述地下工作者故事的主旋律作品,竟在台湾掀起了一波观剧热潮,剧中那支看着普通的钢笔,反倒成了最有分量的情感关联点,不少台湾观众一看见它,脑子里立马就出现自家祖辈用过的类似物件
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比任何精巧的对白都更能打动人,剧中叫“宝珠”的名字,在闽南语里有独特情感含义,这样细致的设定很用心,一下就拉近了和台湾观众的情感距离
于和伟的表演风格一向很内敛,这次也是一样,他没靠夸张的表情或者激烈的动作来演角色,而是通过眼神的变化还有小小的肢体动作,把一位信念坚定者的内心世界特别充分地给展现出来。
许多台湾观众因这种表演方式联想到自家长辈,那种不发声却极具力量的感觉,最为令人难以忘却的是于和伟和台湾观众互动的方式
他主动说起传家宝那类事儿,像金门家书、基隆勋章这类承载历史记忆的物品,一下子就唤醒两岸民众共有的情感回忆,这般由衷的真诚分享比任何宣传手段都更能打动人心
主题曲中穿插的闽南语童谣,更是打动了台湾观众的心,音乐本身便是最直接的情感传递途径,当熟悉的方言旋律响起,许多人心中都有了触动。
年轻一辈主动去了解吴石将军的历史,想要弄清楚长辈们的情感世界,这种代际之间的交流,这可是优秀作品得肩负的文化责任。
于和伟的演技早被业内认可,从《觉醒年代》中的陈独秀到《三国》里亦正亦邪的曹操皆是如此,他曾言:“演员乃故事之转述者,历史自身便足够动人”。
如此谦逊的态度,恰恰就凸显出一位优秀演员该有的品格;他被台湾观众叫做“大陆一哥”,这可不单单是对他个人演技的认可,更是对整个作品品质的肯定。
《沉默的荣耀》能够取得成功,并非偶然,它证明了好的作品不分地域,真正触动人心的故事能够跨越一切界限。
主旋律题材想要拍得细腻又打动人,关键就在于有没有用心去挖掘人物内在的情感,能不能找到和观众产生共鸣的情感契合点
这部剧火得跟一场意外的文化试验似的,让我们发现:两岸民众在情感方面其实有老多共同的记忆和认知,无论在何处,有关家国情怀、信念坚守的那些故事都能引发共鸣
如今再回首来看,于和伟能获“大陆一哥”之称,凭借的并非刻意去讨好,而是用心去表演与真诚的态度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讲好一个故事,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当两岸观众为同一个角色动容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演技的力量,更是文化认同的力量。
来源:鸿毛有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