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深林惊魂!神秘部落遭毁灭威胁,村民与“裸箭人”生死对峙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8 16:30 3

摘要:在秘鲁亚马逊的密林深处,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邻里冲突”正在悄然上演。BBC记者Stephanie Hegarty(斯蒂芬妮·赫加蒂)亲历报道,揭开了Mashco Piro(马什科皮罗)部落的神秘面纱——他们是世界上最大、最孤立的“未接触部落”之一,百年来拒绝与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在秘鲁亚马逊的密林深处,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邻里冲突”正在悄然上演。BBC记者Stephanie Hegarty(斯蒂芬妮·赫加蒂)亲历报道,揭开了Mashco Piro(马什科皮罗)部落的神秘面纱——他们是世界上最大、最孤立的“未接触部落”之一,百年来拒绝与外界交流,却正被现代文明的铁蹄逼入绝境。

故事从一声惊悚的脚步声开始。托马斯·阿内斯·多斯·桑托斯(Tomas Anez Dos Santos)正在村外的林间空地劳作,突然听到灌木丛中传来窸窣声。他猛然发现,自己已被一群赤身裸体、手持长弓的Mashco Piro人包围。有人举弓瞄准,气氛一触即发。托马斯不敢多想,拔腿就跑。对他来说,这些“森林兄弟”既是邻居,也是随时可能致命的陌生人。

Mashco Piro部落自19世纪末起就与世隔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拒绝一切外来干涉。他们用鸟鸣和动物叫声交流,行动如幽灵般神秘。托马斯回忆:“他们开始围着我转圈,吹口哨,模仿各种鸟叫。我不停地喊‘Nomole’(兄弟),他们才慢慢靠近,最后我们一起朝河边跑去。”

托马斯身穿花纹衬衫和头巾,站在河岸边,神情复杂。他坦言:“让他们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吧,我们不能改变他们的文化,所以我们保持距离。”但这种距离感,正被外部世界的入侵不断打破。

据人权组织Survival International(生存国际)最新报告,全球尚存196个“未接触部落”,Mashco Piro是其中规模最大的。报告警告,若各国政府不加强保护,未来十年内一半部落将彻底消失。最大的威胁来自伐木、采矿和石油钻探。更可怕的是,哪怕是社交媒体网红或传教士的随意接触,都可能带来致命疾病。

Mashco Piro人最近频繁出现在托马斯所在的Nueva Oceania(新大洋洲)村庄。这个村子只有七八户人家,坐落在Tauhamanu(陶哈马努)河高岸,距离最近的其他定居点要坐船十小时。这里并非官方保护区,伐木公司昼夜轰鸣,森林被无情吞噬。村民们既害怕Mashco Piro的箭,也深知他们是“森林的兄弟”,渴望保护他们。

村民莱蒂西亚·罗德里格斯·洛佩斯(Letitia Rodriguez Lopez)带着两岁女儿在林中采果时,突然听到一阵惊恐的喊叫。“我们听到很多人在叫,像是一大群人。我第一次遇到他们,吓得拔腿就跑,头都快炸了。”她说,Mashco Piro人因伐木公司破坏森林,被迫逃离,才会靠近村庄。“我们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对我们,这才最可怕。”

恐惧并非空穴来风。2022年,两名伐木工在河边钓鱼时遭Mashco Piro袭击,一人腹部中箭,侥幸生还,另一人则被发现时身中九箭,惨死林中。

秘鲁政府实行“非接触政策”,禁止主动与孤立部落交流。这一政策源自巴西,因历史上多次“初次接触”导致部落被疾病、贫困和营养不良迅速灭绝。上世纪八十年代,Nahau(纳豪)部落首次接触外界,人口在数年内锐减一半;九十年代,Muruhanua(穆鲁哈努阿)部落也遭遇同样命运。

秘鲁原住民权益组织Femanad(费马纳德)代表Issrail Aquisse(伊斯拉伊尔·阿奎斯)直言:“孤立部落极度脆弱,哪怕最普通的疾病都能毁灭他们。文化上,任何干涉都可能摧毁他们的社会结构。”

对于Mashco Piro的邻居们来说,“非接触”政策让他们陷入两难。托马斯带记者走进他曾遭遇Mashco Piro的林间空地,吹口哨试探是否有人回应。“如果他们答应,我们就掉头走。”但林中只有虫鸣和鸟叫,Mashco Piro并未现身。

托马斯抱怨政府把村民们丢在风口浪尖,只能自救。他和村民在自家菜园种植食物,专门留给Mashco Piro取用,以此减少冲突。“我真希望能用他们的语言说:‘这些香蕉送给你们,别射我。’”

在Tauhamanu河畔的Nueva Oceania,Mashco Piro的命运悬于一线。村民们忧心忡忡:森林被毁,Mashco Piro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伐木工人随时可能把致命疾病带进部落。村民们既想保护他们,又怕被卷入暴力冲突。

而在距离Nueva Oceania近200公里的Manu(马努)河畔,Mashco Piro的处境却截然不同。这里是官方认定的森林保护区,秘鲁文化部和Femanad设有“Nomole”控制站,八名工作人员常驻。2013年,因Mashco Piro与当地村民冲突致多人死亡,政府才设立了这个哨所。

控制站负责人安东尼奥·特里戈索·伊达尔戈(Antonio Trigoso Ydalgo)负责防止悲剧重演。他说,Mashco Piro人经常现身,有时一周几次。他们是与Nueva Oceania附近部落不同的群体,彼此并不认识。

Mashco Piro人总在同一个河滩出现,隔河高喊,索要香蕉、木薯和甘蔗。“如果我们不理,他们会坐一天等着。”安东尼奥说,为避免游客或村民路过时发生冲突,工作人员通常会满足他们的要求。控制站有小菜园,食物不够时就向附近村庄求助。

Mashco Piro人对外界没什么兴趣,却对工作人员的个人生活充满好奇。他们会问家人、住处,还会送礼物。一次,一名工作人员怀孕休假,Mashco Piro特意送来一只由吼猴喉咙制成的拨浪鼓给婴儿玩耍。他们喜欢红色或绿色的运动服,工作人员每次见面都穿破旧衣服,以免被“顺走”。

Mashco Piro人曾穿着用昆虫纤维编织的传统裙子,极为精美。但如今,部分人会向游客船只索要衣服和靴子。控制站工作人员Eduardo Pancho Pisarlo(爱德华多·潘乔·皮萨洛)感叹:“他们的传统服饰很美,但现在有些人开始穿外来的衣物。”

Mashco Piro对自己的生活守口如瓶。安东尼奥曾好奇他们如何生火,Mashco Piro冷冷回应:“你有木头,你知道。”再追问,对方直接说:“你什么都有了,还问这些干嘛?”如果某人很久没出现,工作人员问起,Mashco Piro只会说“别问”,大家就知道那人已经去世。

尽管多年接触,外界对Mashco Piro的真实生活仍知之甚少。专家推测,他们可能是19世纪末为躲避“橡胶男爵”屠杀和奴役而逃入深林的原住民后裔。Mashco Piro与Yine(伊涅)族关系密切,语言相通,但Mashco Piro已遗忘了航行、耕种和捕鱼,只靠游猎为生。

安东尼奥观察到,Mashco Piro一家人会在某地扎营,猎光周边动物后再迁徙。他们曾对工作人员说:“我要走几个月,等月亮变了再回来。”Mashco Piro在保护区内相对安全,但政府正修建一条公路,未来可能把非法采矿的威胁带到他们家门口。

Mashco Piro人拒绝“文明化”,安东尼奥直言:“他们不想融入外界,或许孩子长大后会有兴趣,但成年人根本不想让我们在这里。”2016年,政府曾提议将Mashco Piro保护区扩展至Nueva Oceania,但至今未获批准。

托马斯无奈地说:“我们希望他们像我们一样自由。他们曾在森林里安宁生活多年,现在却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毁灭。”

来源:芳芳论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