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领风帆劲 沾益区白水镇成功应对三次台风守护群众安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8 16:01 1

摘要:从深夜暴雨中抢大险的闻“汛”而动,到三次台风过境时的从容应对,一套高效有力的防汛防风体系正在沾益区白水镇不断完善。曲靖市因成功抗御三次台风影响过程,入选全省典型案例宣传,其中白水镇的实践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从深夜暴雨中抢大险的闻“汛”而动,到三次台风过境时的从容应对,一套高效有力的防汛防风体系正在沾益区白水镇不断完善。曲靖市因成功抗御三次台风影响过程,入选全省典型案例宣传,其中白水镇的实践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2025年8月21日凌晨,沾益区白水镇笼罩在狂风暴雨中。3小时166.1毫米的强降雨让马场村、下坡村多地水库坝塘水位急剧上涨,河水开始倒灌。

“快!立即转移危险区域群众。”白水镇党委书记李晨号、镇长熊伟带领分管领导和应急队伍,冒着暴雨赶赴现场。镇村干部穿梭在村组之间,敲门、劝说、协助转移……

那一夜,白水镇成功转移危险区域群众20户85人,实现了人员零伤亡。这场成功的避险行动,为后续应对三次台风考验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防汛防风中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让党旗在防灾减灾一线高高飘扬。”白水镇党委负责人表示。

在应对“博罗依”台风期间,镇党委书记、镇长轮流带班值守,每日安排水务所、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12名专业人员在岗待命。13个村(社区)均增派2名村干部、3名党员志愿者加入值班队伍,构建起严密的防护网络。

白水镇建立的“镇党委—村党组织—党员志愿者”三级联防体系发挥了关键作用。台风来临前,党员干部带头开展风险排查;危险降临时,党员干部冲锋在转移群众第一线。

刚刚过去的10月17日至18日,沾益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天气,全区平均降水量达14.5毫米。面对降雨,白水镇迅速激活党建指挥体系,再次验证了这套机制的可靠性。

精准施策

打通预警传递“最后一公里”

“预警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白水镇防汛指挥部负责人说。

白水镇优化“1262”机制传导流程,创新增设“通知响应”环节,要求各村(社区)在接到指令后3分钟内回复确认。在“桦加沙”台风预警期间,镇防汛办建立确认台账,对延迟回复的村庄进行电话二次督办,确保15分钟内完成全员确认。

为确保预警信息全覆盖,白水镇采用“现代科技+传统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除了电话、微信群等现代通讯工具,还同步启用“村村响”广播、手持喇叭、应急铜锣等传统工具。

特别针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立“一对一”预警联系人制度。全镇141户155名独居老人均收到网格员上门发放的《台风避险告知书》,并现场学习紧急求助方式,实现重点人群预警覆盖率100%。

暖心护航

凝聚防灾救灾强大合力

在应对台风过程中,白水镇不仅注重科学调度,更展现出人文关怀的温度。

在“8·21”洪涝灾害中,白水镇迅速启用马场小学作为临时集中安置点,紧急调拨折叠床50张、被褥枕头55套,统一配送三餐和饮用水。区卫健、供电、民政、保险等部门联动响应,全力保障安置群众各项需求。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成为白水镇防灾减灾工作的一大亮点。许多乡贤和爱心企业主动出人出资、出物出力,免费为转移群众提供食宿和饮用水,积极参与救援和灾后清理工作。

马场村党总支书记田晓华、村监委会主任田贵平等村干部在区、镇两级指导下,迅速发动村民提供挖掘机、货车等机械车辆,无偿协助转移人员和物资,展现出基层组织的强大动员能力。

风雨过后,白水镇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作为曲靖市入选全省成功抗御三次台风影响过程典型案例的重要实践地,白水镇在应对三次台风的过程中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汛防风体系。从精准预警到快速响应,从党员冲锋到全民参与,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基层治理的智慧与担当。

如今,“隐患随手拍”等创新举措让群众成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力量,形成“政府专业排查+群众主动上报”的双重防线。这条由党建引领筑起的“红色堤坝”,既守护着白水百姓的安全,也成为曲靖市防灾减灾工作的亮丽名片。它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正成长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坚实屏障。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