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日里的广昌,莲田褪去盛夏的青翠,渐渐染上金黄。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莲花姐姐”饶春红的脚步从未停歇。近日,记者在广昌县城见到饶春红时,这位43岁的电商达人,刚刚从成都助农直播归来,嗓音略带沙哑,眼中却闪着光。每当谈起家乡的白莲,她的眼里总会泛起那份刻在骨子里
秋日里的广昌,莲田褪去盛夏的青翠,渐渐染上金黄。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莲花姐姐”饶春红的脚步从未停歇。近日,记者在广昌县城见到饶春红时,这位43岁的电商达人,刚刚从成都助农直播归来,嗓音略带沙哑,眼中却闪着光。每当谈起家乡的白莲,她的眼里总会泛起那份刻在骨子里的明亮。
作为土生土长的广昌人,家乡的白莲是饶春红从小到大最熟悉的味道。“小时候跟着爸妈下田采莲,莲蓬的清香、莲子的甘甜,一辈子都忘不了。”回忆往事,她的笑容里满是怀念。这份源自味觉的记忆,纯粹而顽固,最终沉淀为一种刻骨的乡愁。
2002年大学毕业后,饶春红在广州成家立业,成为一名膳食搭配营养师。职业的敏感让她格外关注市面上的农产品,她发现,商超里售卖的莲子许多经过了机器打磨和化学剂漂白,入口软、口感涩,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这与家乡的白莲截然不同,手工通芯的白莲不仅颗粒饱满,还兼具很高的营养价值,是名副其实的药食两用滋补佳品。看着市场上良莠不齐的莲子,她萌生了一个念头:一定要把记忆里那份纯粹的好莲子,带给更多的人。
2015年,饶春红作了一个在旁人看来有些“叛逆”的决定:放弃广州的安稳生活,回到家乡为白莲“代言”。这个决定当即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好不容易供你上大学走出农村,怎么又要回来?”乡亲们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但饶春红认准了这条路。2016年,她铁了心回到广昌县千善乡盖竹村,创办了百里山白莲种植专业合作社。
“创业初期,我常常天不亮就出门,挨家挨户收莲子,再一袋袋亲手打包发往全国。”回忆起那段岁月,饶春红感慨万千。而支撑她在疲惫中坚持下来的,是顾客们一条条温暖的反馈。当有人告诉她“这就是我小时候吃过的莲子味”,或说“吃着你们的白莲,就想起了家乡”时,她感到自己传递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份跨越山海的乡愁慰藉。这些真诚的回响,让她无比确信自己的选择。
彼时,全国正掀起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浪潮。那些在乡村田野里闯出一片天地的成功故事,也给了她莫大的鼓舞。“别人能做到,我凭什么不行?”这份不服输的信念,陪着她熬过了创业初期最艰难的时光。
凭着对家乡白莲的满腔热忱,饶春红成了广昌白莲最生动的“活名片”。这位热情爽朗的姑娘,也被乡亲们和顾客亲切地唤作“莲花姐姐”。2017年,饶春红顺势而为,成立了广昌县莲花姐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家人们,这是我们广昌的白莲,都是农户手工通芯的,干净又营养!”2021年,当直播带货还是个新鲜事物时,饶春红就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风口,她把直播间搬到了莲田里,手机一架,便对着镜头侃侃而谈,从白莲的生长环境到手工制作的每一个步骤,从药用价值到家常的食用方法,她讲得细致又真诚,仿佛在跟老朋友分享心头好。
为了拍出最美的莲田,她常常天不亮就起床;为了让每场直播更专业,她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晚研究产品。功夫不负有心人,直播间从最初的寥寥数人,发展到后来场场爆满。饶春红用她的专业与真诚,硬是在线上为家乡白莲开辟出一条新销路。渐渐地,“莲花姐姐”从一个亲切的爱称,发展为推广广昌白莲的重要IP。
2024年,她的脚步更快了。她不再满足于自己“单打独斗”,开始主动联系全国各地“三农”领域的达人,通过联动直播的方式,让广昌的农特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如今,她公司每月农产品销售额达400万元,通芯白莲、藕粉等产品热销全国,让“广昌味道”香飘万里。合作社的农户都说:“‘莲花姐姐’来了,我们的莲子再也不愁卖了,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
然而,最让她欣慰的不是公司销售额的增长,而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在她的电商公司,“90后”“00后”的身影越来越多,这些年轻人大胆创新,为广昌白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蓬勃活力。
站在莲田边,饶春红道出她对未来最深的期待:“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回到这片土地,我们不仅要把广昌白莲卖得更远,更要让省级非遗‘广昌白莲生产技艺与习俗’传承下去,让这缕家乡的滋味,不仅留在舌尖,更留在后世子孙的心间。”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