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日我写了我对于职称答辩“课后反思”环节的理解及步骤设计,同时也录视频发在了我的视频号等自媒体平台上。今天我看了一下,全网大概已经有五万的播放量,这其中也有老师给我发信息,能不能提供一个课后反思的范例,这两天吧,我抽空根据我的理解试讲一个课后反思供大家参考。
上周日我写了我对于职称答辩“课后反思”环节的理解及步骤设计,同时也录视频发在了我的视频号等自媒体平台上。今天我看了一下,全网大概已经有五万的播放量,这其中也有老师给我发信息,能不能提供一个课后反思的范例,这两天吧,我抽空根据我的理解试讲一个课后反思供大家参考。因为我看到有老师对于今年职称答辩的时长还有疑问,今天我就再分析一下答辩时长。
2025年之前我们的职称答辩时间是15分钟,一般是10分钟讲课5分钟答辩,在实际的答辩场上,很多时候评委就是在鉴定答辩老师是不是一线老师,一般老师讲三五分钟评委就能判断老师的授课能力和业务水平,讲课时间越长评委一直没有叫停,大概率是评委还不能确定讲课老师是否是一线老师吧。
2025年省人社厅和教育厅发布了65号文,第二大项“具体内容”的第七条提出:进一步完善“讲课+答辩”模式,全面考察教师教育能力与业务素养,引导教师注重课堂教学质量,潜心育人。新的要求是,教师岗位人员讲课采用“现场讲课+课后反思”模式,特别强调反思须结合新课标进行自我诊断,目的是考察其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育人水平。讲课答辩时间在原有基础上延长5——10分钟,原有基础就是刚才所说的15分钟,现在延长至20到25分钟,我们可以这样分析,讲课10分钟,课后反思5分钟,答辩5分钟,目前没有看到时间分配的要求,应该是由现场的评委把握,但大致的时间划分这样应该是合适的。
新政策出来后,有的老师抱怨时间过于长,有的老师不理解为什么在微型课之后设置“教学反思”,我想我们应该能够理解政策制定者的这份苦心,其目的在第八条中说的很清楚,那就是切实加强职称评审的科学性、公平性与竞争性,选拔真正优秀的教师,激励老师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素养和能力。在评审过程中,充分发挥讲课答辩和专家评议对参评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考察作用,大力发现和推荐优秀教师,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所以说老师们,只要我们是一线老师,只要我们平时对课标、对教学有所研究,真的是有利于我们一线老师顺利通过职称评审的,当然,教学越用心,研究越深入,通过答辩肯定就会越顺利。
好了老师们,明天我录一个讲课后反思的视频给大家,也会把文本发出来。如果需要看视频版本,可以关注视频号“教坛躬耕者”。
来源:遇见了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