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机里存着三个播客,一个学做面包的视频号,一个老教授讲庄子的音频。
一个人住久了,连开门的声音都变得轻了。
不是不想热闹,是怕开口后,回应的只有空气。
去年体检单上写着轻度焦虑,没吃药,改了每天散步二十分钟。
不打卡,不发朋友圈,就走。
路过菜摊,跟卖豆腐的大姐点个头,她多送了块蒜泥豆腐。
没结婚,没孩子,不追剧,不刷短视频。
手机里存着三个播客,一个学做面包的视频号,一个老教授讲庄子的音频。
凌晨三点醒来,不看微信,不数羊,听雨。
独居的人,不是没人要。
是越来越清楚,谁也救不了谁。
九千多万人一个人住,城市里悄悄多了五千家“一人食”餐厅。
便利店的关东煮,现在有小份装了。
智能音箱能陪你唠嗑,但你只会说“关灯”。
中年人不喊孤独了。
开始说“慢下来”。
健身房里,四十岁的女人在练瑜伽。
图书角,男人在读《苏菲的世界》。
豆瓣小组跳蚤市场,有人转让全套茶器,备注:送给愿意慢慢喝茶的人。
以前觉得,人到中年,就是下坡路。
现在发现,是转角。
不是没方向,是不再急着赶路。
心理平台的数据显示,买冥想课的人,45岁以上的占了六成。
他们不求改变世界,只想睡个好觉。
朋友劝我相亲,我说,我怕两个人的沉默,比一个人还闷。
不是悲观,是清醒。
生活没变好,但没更糟。
这就够了。
有人养猫,有人种番茄,有人每天写一行字。
不需要被理解,也不用解释什么。
心若向阳?
不,是学会了在阴天,自己给自己点一盏灯。
灯不亮,也没关系。
至少,不吵。
这个年代,能安静活着,已经是种本事。
别再问“你怎么一个人”。
我们不是落单了。
只是,终于选了自己。
来源:完美小猫YIsq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