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万物收藏的节气,养生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养精蓄锐,今天跟大家分享入冬养阳气最重要的3宜3忌,做到了来年体质会有很大的提 升!
下周立冬,正式进入冬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在这万物收藏的节气,养生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养精蓄锐,今天跟大家分享入冬养阳气最重要的3宜3忌,做到了来年体质会有很大的提 升!
【宜】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忌】熬夜
睡觉就是最好的养藏!冬季,天黑得早,人体也应该和天地一样,早睡晚起。
最好在晚上22点就上床睡觉,孩子可以更早一点,切忌熬夜,晚上23点不睡,就算熬夜了!熬夜,你的精气神无法归藏,损阴又耗阳!
早睡既可以减少阳气的消耗,又可以养阴补 肾 水,可以说是冬天补 肾最简单省事的方法;如果时间允许,待太阳升起的时候再起床最好,此时阳气生 发,不容易被寒邪所伤。
不过,有些朋友早早躺在床上也睡不着,还有些朋友是睡眠质量不好,睡眠浅、梦多、早醒,其实这都是因为身体里的肝血、阴精不足,水不能压制火,导致心火旺,上扰心神引起的!
这种情况,冬天要少吃辛辣大热的东西,耗伤津液阴血;也不要过量运动、夜跑、蒸桑拿,大量出汗会让阴血津液更加不足,可以多吃一些滋阴养血的食物,比如银耳、百合、莲藕、怀山药、枸杞、黄精、桑葚、石斛、黑芝麻、黑豆等。
不过我最推 荐吃酸枣仁,它是心和肝一起养的,特别适合生活节奏快的我们;
酸枣仁君,是历代医家针对失眠的上品,药食同源,且性平味甘,能入心、脾、肝、胆四经。
《纲目》:酸枣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
《别录》: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
酸枣仁正是从根源去补血,同时它还有安神之效。我们可以把酸枣仁和莲子搭配,一起煮成汤,补血安神又能祛烦。
准备酸枣仁10克,莲子50克,桂圆3颗,冰糖适量,把莲子去芯,和酸枣仁一起放到养生壶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冰糖,一起煮开即可。
白天用脑太多、耗神太过,晚上入睡慢、容易醒的朋友,可以睡喝点。
很多朋友说,睡前喝了酸枣仁,睡得快,睡得沉,就是这个道理。酸枣仁养心、补肝血大家都很熟悉了,也能把外散的气机收敛回来,保持稳定。
如果你总是想睡睡不着,多梦,被动熬夜……身体里的肝血一点点消耗着,我们的神在晚上回不到肝血里,就很容易睡不好。这时候,你可以求助酸枣仁。
这款酸枣仁膏特别适合这样的朋友
翻来覆去睡不着,被动熬夜
夜里总是醒来
总是用脑,劳心耗神
睡不好的第2天,需要补气血
容易害怕、多梦,特别是做恐惧向的梦
睡觉浅,夜里很容易醒来
总说梦话
不管睡得多晚,早上也是同样的时间醒来
因为睡不好,月经越来越少
睡不好心情郁闷
睡不好莫名烦躁
肝血不足,月经量少
酸枣仁膏无论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都能喝,尤其是咱们压力山大的顶梁柱们,一定要养好身体,睡得好了,精神和身体才会更好,这样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也能更有冲劲儿。
【宜】晒太阳、饮药酒,【忌】早出晚归
初冬的寒,可能不引人注意,但伤起阳气来绝不含糊,特别是一早一晚,温差大,稍微不注意,寒风就入侵,所以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
尽量避免太早出门,太晚了也别在外逗留,暖好肩颈、腰腹部不要露出,裤子穿暖,袜子穿厚,不要以自身阳气抵御寒冷!
多晒太阳,主要晒后背,大大的补养阳气!清代医家曹庭栋在他的养生专著《老老恒言》中说:
「日清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
除了晒太阳,冬天晚上用肚脐贴也是补养阳气的好法子。能帮我们把脾胃的寒湿化掉,暖热脾胃,补一补脾胃中的阳气,就是这个肚脐贴,温养脾胃,这是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提出的。
传统的肚脐贴配料只有三种:艾绒,花椒和桂圆肉,艾绒和花椒都有散寒驱寒,补阳气的效果,桂圆肉安神养血,而且有一股黏合作用,这些东西打碎后,借助桂圆肉的黏性粘在一起,做成一个个小球,塞进肚脐里。
肚脐吸收能力很强,而且离脾胃也近,这样能量不断往里渗透,把我们的脾胃,乃至腹部,整个身体都暖起来了,别看这个小球不起眼,也不会发热,但是用艾绒制作出来的东西,就是有一股驱寒温阳的能量,再加上花椒这个温中散寒的,效果就会更明显了。
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这样一款肚脐贴,撕开就能用,非常方便。在原始三种原料的基础上还增添了酸枣仁和枸杞,一个养阴安神,一个助阳补益,表面添加了花椒粉,加速身体吸收,以及散寒效果。
每一颗都包裹在白色的蜡纸中,再封装到玻璃瓶里,用的时候剥去蜡纸,塞进肚脐,再用附赠的专用贴,贴住即可,很牢固不会掉。这个专用贴用的是无纺布棉贴,亲肤不刺激,透气性也好,贴着不会感觉闷闷的。
打开盖子就能闻到浓郁的艾草和花椒味道,用完后记得拧紧盖子以免受潮,我们一般贴三天,停一天,给身体一个缓冲期。
睡前将碾碎的花椒和桂圆敷在肚脐上,用胶布贴上即可。坚持敷上一段时间,对身体的好处是比较多的。
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就用肚脐贴来调理下身体吧。
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腹痛;
脾胃虚寒;
怕冷,经常手脚发凉;
腹部凉,痛经,宫寒;
脸部、头发爱出油,痰湿重;
睡不好,且舌头两侧齿痕重;
体内湿气重;
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如果容易上热下寒的朋友,建议在双脚脚心各贴一个,有助于帮我们把肾水往上引,促进心火肾水交汇哦。
注意事项:
1.皮肤敏感对胶布过敏,可以用纱布叠好,周围用医用胶布固定,可以减少胶布和皮肤的接触面,如果对胶布很敏感,那就不要尝试了,可以用保鲜膜代替。
2.次日起床就取下来,最迟也要在10点前取下。不要贪心,贴太久反而适得其反。
3.小孩子是纯阳之体,不要贴,以免上火。
4正在上火的朋友也别贴,容易火上浇油,如果小孩子体寒非常严重或是我们大人易上火,但又上热下寒,想贴的话就在脚底涌泉的位置也贴上,可以起到引火下行,最好贴三天,停一天。
注意这个肚脐贴,身体发热,孕妇,产妇,小朋友不建议使用哦。冬季,顺应天地敛藏,养好阳气不外泄!
【宜】做好引补,【忌】过度滋补
冬季,草木凋零,动物冬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虽然我们没有冬眠只睡,但却有补冬的习俗,吃一些温补的食物,来抵御风寒。
天气寒冷的北方、体质虚寒的人,以温补为主,可以经常吃些核桃仁、大枣、龙眼肉、羊肉、鸡肉、海虾等;
长江以南地区,立冬后还不是很冷,相当于北方的深秋,进补应以平补为主,可以吃一些鱼类、鸭肉、鸡蛋、豆腐、怀山药、牛肉、猪肉等。
不过现代人久坐、运动少、压力大,身体比较淤堵,容易上火,今天教大家一个小窍门,就是进补的时候,养成每天看舌苔的习惯,如果你的舌苔厚腻了,就暂停进补,吃一些通气化痰的东西,疏通中焦气机;
比如山楂、陈皮、萝卜、普洱茶、红茶等。身体垃圾多的人,日常早晚餐吃鸡内金清理垃圾,这样身体更干净,寒凝血瘀,湿气痰浊,搭配鸡内金,多方位大扫除。
鸡内金,是民国大医张锡纯最擅长用的食物。
它是鸡的胃(鸡胗)里面那一层黄色的膜,是非常重要的药物,民国大医张锡纯认为鸡内金: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
张锡纯老先生,曾经写道:“鸡内金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
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如果你身体里有这些垃圾,鸡内金都能清理掉:
脾胃积食
经络淤堵
血瘀
气滞
毒热
痰浊
湿浊
我们健脾胃,第一步就是帮脾胃把以前身体的垃圾消掉,旧的垃圾不去,新的好气血不来。
最后分享这款北京同仁堂的鸡内金粉,既能健脾胃,又可以补气血、消积食、化瘀解郁,关键味道容易接受,不难吃。
血瘀、气郁的朋友用它来补气最好了,因为补中有效,能消去瘀滞,改善面部色斑、皮肤晦暗。
痰多、胃不舒服、消化不良、肚子上、或者身体有硬硬的包块的人,也可以经常吃,身体里各个脏腑的垃圾,都能被它化掉了。
吃起来也简单,两勺冲水就行。每天喝,不用多,坚持喝。孕妈咪不要喝哦,其他人都可以用,产妇尤其适合,对排出淤血很有帮助。
如果你的身体也淤堵的厉害,不妨试试这个鸡内金,把淤堵化掉,让身体更顺畅,人也过得更舒服。
要是本身就是脾虚、湿气重,冬季千万别着急进补,要先做引补,即给身体先打好底子,使肠胃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以免虚不受补。
最好每天能推推肚子,从胸口往下一直推到小肚子,帮助脾胃运化,减少痰浊湿气!
【宜】养肾静心,【忌】过度消耗
《黄帝内经》中说:“冬不藏精,春病必温”,如果冬天没有把阴津和阳气封藏好,过度消耗的话,来年容易疲乏无力、手脚冰凉、反复的感 冒、上火......
冬天我们要养肾静心,不要过度消耗,借助冬寒,把阳气更好的收藏在肾里,肾阳藏得好,又能更好的滋养肾阴,阴阳平衡则百病消啊!
除了上面说的不要熬夜、不要出大汗之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停止精神内耗,然后再多的养生都是徒劳!
无休止地精神内耗在中医来看,是很耗损精血元气的,冬天我们要静心,减少各种渴望、刺激,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就如《黄帝内经》中说的“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
避免各种烦扰,阳气才能潜藏,心没办法静下来的时候,可以试试打坐,站桩,静坐,独处,或者写日记,看看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果你平时熬夜、睡不好、压力大,对身体消耗比较厉害,冬天要多吃一些黑色的种子,黑入肾,可以补养肾精,比如黑豆、黑枸杞、桑葚、黑芝麻、黑枣等;
来源:小杨医生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