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1号,福建厦门公安在官网挂公告,点了台湾军方政战局心理作战大队18个核心成员的名,贴出照片、姓名、身份证号,每人悬赏一万块。公告说这些人长期在网上散分裂话、造假消息、挑两岸对立,犯了危害国家主权的事。
10月15号,立委王定宇把几桩退役军人被拒贷的事摆到立法院。一个退役上尉信用没问题,去公股行办消费贷,柜员查完系统说“批不了”;另一个退役少校办保单、贷款,也被拒,理由直接是“你被通缉了”。
台湾十大银行里有六家在大陆有生意,怕为了几笔贷款丢了大陆的利益,所以对名单上的人查得特别严。玉山银行发了内部通知,名单一对上就自动标红;台银人寿的系统一弹红灯,业务立马断。
台湾信贷市场特别发达,2023年信贷总量占GDP超40%,信用卡七成人在用,平均房贷破千万新台币。没了信贷,买房、上学、成家都难。民进党说给每月五万新台币救助,可预算没批,覆盖谁、怎么发都没谱,能帮到的没几个。
这些人都是政战系统训出来的,懂网络战、心理战,退伍后接着干这行,本来挺“对口”。可一旦被大陆通缉,这份“本事”就成了祸根——企业怕牵连不敢招,银行怕违规不敢贷。10月20号,厦门公安又发声明,说掌握了“心战大队”250多个人的组织架构,还曝出服务器日志、假新闻脚本这些细节。证据越实,威慑力越大,被点的人日子越难。岛内有人琢磨,政府对这些人的培养、利用、安置,到底有没有谱?搞舆论容易,后续的安置和法律风险评估可复杂了。民进党愿意支持“台独”那套,可碰到跨境法律风险和经济影响,就拿不出足够的钱和人来cover。最后这些人成了“弃子”。
有网友替他们喊冤:“不就是份工作吗?至于赶尽杀绝?”可更多人说:“搞台独的时候咋不想后果?这是自作自受!”我觉得,啥工作能碰分裂国家的红线?这罚得一点都不冤。从10月11号发通告,到15号被拒贷,再到20号扩大调查,才九天,搞台独的就从“嘴硬”变成“求饶”。他们的惨,不是意外,是碰红线的必然结果。可问题是——这些人的“惨”,能让其他搞台独的清醒点不?要我说,大陆的通缉令不是闹着玩的。你搞台独,就得付出代价:银行不让贷,工作找不到,连保险都买不了。以前觉得“台独”就是喊喊口号,现在才知道,真碰了红线,连日子都没法过。那些还在搞台独的,该醒醒了——分裂国家的事,谁碰谁倒霉。这事你怎么看?来源: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