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本早上食欲最好的时候,浮漂还能有点信号,然而这段时间,不仅浮漂没信号,就连快速提竿也没能成功。
最近天气转凉,大家都在享受放假钓鱼带来的乐趣,然而却发现鱼上钩的难度大大提高。
原本早上食欲最好的时候,浮漂还能有点信号,然而这段时间,不仅浮漂没信号,就连快速提竿也没能成功。
不少钓友都提出疑问:怎么调漂也没办法有个顿口呢?
原来是天气冷鱼活性低,更不愿意进窝了。
风向水温都会影响鱼的上钩难度,而这段时间不少钓友都遇到了“浮漂不出口,提竿却有鱼”的情况,于是下来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造成浮漂不出口的原因,这个原因有可能是我们自身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外在环境所导致。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浮漂的搭配问题,浮漂和鱼钩的搭配间接决定了我们能否顺利钓上鱼。
然后就是线组的搭配了,线组间接决定了我们能否将鱼钓上来,那么线组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子线了。
那么接下来就需要我们合理搭配好浮漂,以及合理选择出合适的子线长度。
最后就是天气原因了,夏天的时候气温比较高,对应水温也很高,此时鱼儿新陈代谢速度也非常快。
当进入深秋和入冬时,鸦然天气变冷,气温也变低,此时鱼儿反应十分缓慢,不很容易到达你的窝点。
浮漂和子线需要根据水深来进行改动。
水太深的话再把浮漂小化,在水面撑船,这种情况就算是鲤技术高超的话,打到水面上也无法改变什么。
优选一款适合这片水域的浮标,子线长短和弯曲程度差不多,也能直接影响信号,折弯的地方会被拉直,这样能直接影响信号的传播。
在这种天气下吃钩周期也比夏天要长,因此需要适当放长钩饵之间的距离。
如果调好了漂还没有反应,那就可以查看下摆漂是不是正常。
如果摇动之后浮漂又恢复原样,很有可能是顶流或者挂底了。
在冬天鱼觅食会更加谨慎。
若是风天上钩会更加困难,就算碰撞到障碍物也会吓到,并且纷纷躲开。
在这种天气下,更需要我们静观其变,调整心态。
若是出现走漂,上下抖动等情况时,我们可以慢慢提竿试试,这时候上钩会出现很多顿口。
扬竿的关键就是时机把握,不过在冬季的话时机就比较成熟了。
此时大家要先调大拿小,再将钩饵运送出窝点,然后立即查看浮漂信号,要格外注意退位和溜漂,如果都不是,可以采取提竿试试,有很大的几率会中鱼。
若是依旧不行的话,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大气压和气象变化引起的。
再者说说浮漂和铅坠之间应该有什么样的距离和关系。
比如水比较深的话,在水下要超过1米的进行选择比较好。
再者说说主线粗细和铅坠之间的对应关系。
主线反应灵敏度越高,铅坠就要选择小一点。
如主线1.0左右的话,铅坠最好保持在0.6~0.4g左右为好,而若是主线在0.6上下的话,铅坠仍然要保持在0.4-0.2g之间比较好。
再次说说上面的搭配,若是主线为1.2g以下的话,我们可以选择5-7号俯漂为主,用于抑制走水流以及风力,在一定程度上压住顶层水域的浮力和波浪。
但是在这种静止情况下,上下浮呈现的是非常稳定的,不会出现明显的走水,所以区域也会碰撞靠近水底方向生长的一些水草。
因此它不会对浮漂造成太大的影响,只是在水底发生碰撞才会产生明显的信号或波动。
此次提到0.2g以上正常行走过程中,俯漂也应该保持平稳,只有在慢行或者行走很快的时候,才可能产生一些偏移甚至压倒状态,但这些情况并不会太过明显且规律性的沟通。
因此我建议选择俯漂还是要兼顾到整体使用效果,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他因素所产生的影响。
对于总铅量来说,是指上铅数量,每层铅之间相对该位置上下的距离。
当深潜时,需要根据深度、载重、速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考虑,从而选择合适数量、规格、种类以及样式的铅坠。
在选择铅坠上的方式时,可以通过换摆、息流、贴底等形态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主动控制。
当然除了悬垂和下沉方式,还可以借助不同的倒置结构等其他方式来实现悬挂状态。
提升钓鱼成功率需要对线组中的每一部分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尤其是在经历了多次钓鱼后,线组中的弯曲、打结部位可能会成为断裂的隐患,因此需特别关注并及时处理中断线的问题。
此外,还需对线组中每一部分如主线、子线、铅坠等进行合理搭配,以确保达到最佳的钓鱼效果。
由此看来,我们应该设计出与不同季节相适应的特定饵料类型,以便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获得最佳效果。
例如,在冬季较低温度下,不同种类的饵料可能会对鱼类的吸引力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尝试使用含有较高蛋白质或脂肪含量的饵料,以增加吸引力并提高成功率。
另外,要考虑环境因素,如果所处钓鱼地点存在特定的障碍物或者特殊结构数量较多,比如石头、树桩等,我们可以尝试个别降低浮漂吃铅量,以减少影响水下结构所造成的问题,提高浮漂在这些情况下的灵敏度。
来源:小谢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