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方案设定的业绩目标包括:特斯拉市值提升至8.5万亿美元、年销量达到1200万辆汽车、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投放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并将调整后盈利从2024年的166亿美元大幅提升至4000亿美元。
上月,特斯拉公布了一项震撼市场的薪酬方案:若CEO埃隆・马斯克实现一系列雄心勃勃的业绩目标,他将有望获得最高达1万亿美元的股票奖励。
该方案设定的业绩目标包括:特斯拉市值提升至8.5万亿美元、年销量达到1200万辆汽车、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投放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并将调整后盈利从2024年的166亿美元大幅提升至4000亿美元。
这一薪酬方案对特斯拉自身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积极的一面是,它将马斯克的个人财富与公司的长期增长深度绑定,为其实现“全球市值第一”等宏大目标注入了最强动力,有望推动特斯拉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领域取得颠覆性突破。
然而,潜在风险同样巨大:方案的通过可能导致股权被大幅稀释,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同时,市场担忧马斯克或因过度关注远期目标而忽视短期经营,甚至将更多精力分散至其旗下其他公司。
不仅如此,该方案一旦落地,将对全球企业薪酬体系产生深远冲击。
它彻底打破了传统高管薪酬的“天花板”,将薪酬的概念从“数千万美元”的量级直接提升至“万亿”范畴。这可能会引发一批顶尖科技公司的效仿,催生更多以极度雄心勃勃业绩目标为挂钩的“天价激励”,从而加剧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鸿沟。
同时,它也必将激化关于“CEO究竟应值多少”的社会大讨论,促使全球监管机构与投资者更加严格地审视此类超级薪酬的合理性与透明度。
然而,面对这份堪称“世界天花板”的薪酬计划,特斯拉股东意见并不统一,反对声浪逐渐浮现。
据CNBC报道,特斯拉董事会提出的薪酬方案已遭到多个团体的公开反对。美国权威代理顾问公司——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SS)于24日发布报告,建议股东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投票否决该方案。ISS指出,尽管部分股东可能持支持态度,“但特别奖励的巨大规模及其结构设计,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隐忧。”
此外,美国多家工会与企业监管组织上周联合创建名为“夺回特斯拉”(Take Back Tesla)的网站,高调反对这项天价薪酬。网站批评马斯克频繁参与美国保守派政治活动并传播阴谋论,认为其行为已对特斯拉品牌形象造成“损害”。
不过,支持该方案的声音同样不容小觑。
特斯拉董事长罗宾・丹霍姆于周一致信全体股东,公开呼吁在年度股东大会表决中,支持这项为马斯克设立的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
那么,1万亿美元究竟是什么概念?
波兰总理图斯克此前宣布,波兰国内生产总值(GDP)刚刚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20大经济体,标志着该国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换言之,全球仅有前20大经济体的GDP超过这一数字。从这一角度来看,马斯克的个人年薪,足以“媲美”全球第21大经济体的经济规模。
马斯克富可敌国已经不能形容他的财富,一个人挤入世界20强,这是人们连想都不敢想的薪酬。
马斯克的高薪酬有美国特定环境,但愿我们中国国企高管,可别拿自己的薪水和马斯克比来说明自己高薪的必要性。
马斯克的薪酬方案深深根植于美国独特的市场环境、资本文化与激励机制。其背后是高度成熟的资本市场、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逻辑,以及对创始人极度授权的治理结构。然而,中国的国有企业有其特殊属性与社会责任,其薪酬体系需综合考虑国情、发展阶段、社会公平与企业实际效益。因此,国企高管绝不能简单以马斯克的个案来类比,更不能以此作为自身索取高薪的理由。二者在企业性质、社会使命与考核维度上存在本质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来源:笑看云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