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新安中学迎来教育教学“综合会诊”,专家视导赋能学校提质增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8 13:23 1

摘要:秋意渐浓,书香满园。10月19日至24日,六安市新安中学迎来了一场教育教学的“全面体检”与“综合会诊”。由市教体局统筹,市教科院、六安一中等单位30余位专家组成的视导团队深入校园,为这所有着八十余年办学历史的省级示范高中把脉问诊、精准开方,助力其在新课程、新教

秋意渐浓,书香满园。10月19日至24日,六安市新安中学迎来了一场教育教学的“全面体检”与“综合会诊”。由市教体局统筹,市教科院、六安一中等单位30余位专家组成的视导团队深入校园,为这所有着八十余年办学历史的省级示范高中把脉问诊、精准开方,助力其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改革浪潮中蓄力前行。

高位推动,绘就视导“精细施工图”

此次教学视导,是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市教体局全面推进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开展的重要举措,既是响应主管部门部署,也精准契合学校发展需求,呈现出“规格高、谋划细”的特点。

视导期间,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明龙专程赴校为专家团队鼓劲,强调“要敢于揭短亮丑,真找问题、找真问题”,并指出“三新”改革下,教学视导是摸清教育“家底”、破解教学难题、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抓手;市教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幸福深入一线调度,要求将视导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施工图”。

裕安区教体局局长王永益则对新安中学全体教职工提出要求,需珍惜此次视导机会,以坦诚态度直面现状、以虚心姿态听取意见、以迅速行动落实整改,真正将教学视导成果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精准诊断离不开科学标尺。视导启动前,市教科院院长孔庆东牵头制定《裕安区新安中学新课程实施工作方案》,从视导目标、内容、方式、时间、分工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构建“听课诊断—资料核查—座谈访谈—反馈培训”四位一体工作链条。新安中学也以积极姿态迎检,组建专项团队、梳理工作台账,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闭环。

沉浸把脉,课堂内外听“真声音”

10月20日清晨,随着上课铃声响起,涵盖9个高考学科的专家手持听课记录本,悄然走进教室,开启为期数天的“沉浸式”课堂观察。从高三复习课的凝练厚重,到高一高二新授课的生动活泼,专家们的目光既聚焦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

“这位老师的设计很巧妙,但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能否再给多一点?”“这个实验演示效果好,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印象会更深刻。”课后,专家与教师围坐交流,点评剖析、思维碰撞,不少教师豁然开朗、认真记录,在交流中明晰改进方向。专家累计完成 129 节听课记录,开展45 次学科组全员参与的评课活动,既量化课堂成效与不足,更传递教学改革的理念与温度。

与此同时,资料核查组专家埋首于厚厚档案中,从教学日志到教研记录,查阅资料39批次,累计查看备课笔记近300份,逐份翻阅、细致问询;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接连举行;182份教师问卷、1503份学生调查问卷顺利回收……视导组如同耐心的“体检医生”,不放过任何细节,力求听清基层最真实的“教育声音”。

数据说话,精准勾勒“校情图谱”

视导不仅依靠经验判断,更注重以数据为支撑,通过多维度数据精准呈现学校办学现状:

——课堂观察数据显示,81%的课堂能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改革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但仍有不少课堂存在“满堂灌”现象,学生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

——问卷调研数据显示,91.33%的学生认可教师教学能力,校园尊师爱生氛围浓厚;但同时调研数据显示,不少学生渴望更多课堂互动,存在很多学生认为对课堂内容理解程度不深,希望通过丰富教学资源巩固知识,期待获得个性化教学指导。

——资料核查发现,学校教学管理精细,“每日记录、每周成册”的教学日志成为亮点;但也暴露出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透彻、教研活动“研”的深度不足等问题。

一组组数据、一幅幅图表,清晰勾勒出学校的优势与短板、师生的成就与困扰,为后续“对症下药”提供了坚实依据。

开出良方,凝聚共识“聚力前行”

10月24日,视导总结反馈会暨专题培训会成为此次工作的“高光时刻”。市教科院院长孔庆东作教学视导工作总结,并就“三新”课堂改革做专题培训。会议摒弃空话套话,直面问题短板,提出“三维提升”策略:

向管理要效益:推动教学日志中的数据“活起来”,以数据驱动精准教学;向教师要发展:开展“课标解读+命题能力+信息技术”靶向培训,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向学生要未来:增设生涯规划课程,推行“一生一档”管理模式,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指导组通过深入课堂、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为学校工作精准把脉问诊。既肯定了我们的成效,更指出了改进方向。”裕安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副局长郑灿灿对后续工作提出四点要求:提高站位,理解“三新”改革意义;聚焦问题,梳理问题、建立台账、推进整改;长远谋划,与长远规划结合;抓住机遇,推动特色发展。

“照单全收,立行立改!”新安中学执行校长赵陈德态度坚决,迅速制定整改台账。新安中学校长刘传宝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强化与六安一中等优质校的“共建班”合作,引入骨干教师驻校指导;同时深化评价改革,减少“以考代练”,增加探究性作业,让核心素养培育真正落地生根。

对接合作,注入优质发展新动能

此次视导的顺利开展,也得益于前期扎实的校际合作基础。今年秋季学期,六安一中选派优秀管理团队入驻新安中学,开展深度合作与帮扶,推进六安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六安一中赵陈德出任新安中学执行校长,宋阳任主管教育教学副校长。派出工作时间原则上为三年。对管理团队及其成员的考核工作由市教体局牵头,统筹组织派驻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派出学校及其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每年开展1次考核。

根据《关于做好六安市基础教育领域学校结对合作工作的通知》,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培育和挖掘典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结对合作经验做法。市教体局将遴选一批结对合作典型案例,不断提升结对合作影响力,持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这一合作机制为此次视导和学校后续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资源支撑。

风劲帆满,改革赋能“初绽新蕊”

教育教学视导工作的结束,正是新安中学深化改革的新起点。

如今,校园里的变化已悄然发生:数学课上,函数知识与投资理财案例巧妙结合,枯燥公式变得生动可感,学生参与度大幅提升;高三物理复习课增加探究实验环节,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已提上实施日程……

区域层面的支持力度也在持续加大。裕安区将新安中学纳入“县域高中振兴计划”重点支持对象,每年安排专项经费保障发展。

视导不是终点,而是优质教育发展的新起点。此次“综合会诊”如同一股活水,激荡起新安中学提质增效的层层涟漪,也为六安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写下生动注脚。展望未来,这所拥有八十余年历史的老牌示范高中,正以蓄势待发的姿态,在教育改革大潮中扬帆破浪,奋力书写新时代育人工作的崭新篇章。

来源:六安新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