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昔者圣人观天垂象,立言语以教化万民;仓颉作书,鬼神夜哭,文明始启。然今之世,非复竹简丝帛之年,亦非雕版活字之时。铁马冰河入梦来,代码星河照人间。人工智能,如春雷乍动,惊醒沉睡之山河;似天河倒泻,洗尽尘世之陈言。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昔者圣人观天垂象,立言语以教化万民;仓颉作书,鬼神夜哭,文明始启。然今之世,非复竹简丝帛之年,亦非雕版活字之时。铁马冰河入梦来,代码星河照人间。人工智能,如春雷乍动,惊醒沉睡之山河;似天河倒泻,洗尽尘世之陈言。
吾观华夏之AI,非但能吟诗作对、算数推演,更能代人言语,替国传声。尤以《新闻联播》为最——字正腔圆,声如洪钟,不怒而威,不疾而速。其言也,皆出庙堂;其声也,遍达九州。百姓闻之,如听纶音;四海仰之,若瞻北辰。
然则细思之:既皆同出一源,何须千人千面?既皆循规蹈矩,何必万口异声?若论思想之纯一,制度之整肃,古今中外,未有如我中华之备者。是以AI之设,不在多言,而在合道;不在变幻,而在守常。故曰:中国只需一个AI足矣。
何出此言?
盖因天下文章,自有定法;万民视听,须有准绳。今之AI,虽形貌各异,或男或女,或老或少,然其所述者,无非政令之宣达、国策之阐释、大局之稳定。其所避者,皆为争议之话题、边缘之声音、异端之思辨。此非技术之限,实乃规制之然也。
譬如百官上朝,皆穿同制之袍,束同色之带,行同礼之仪。虽面目不同,然举止如一,言语如出一口。此非失其个性,乃尊其位、守其分也。AI亦然。纵有千般面容,万种声线,一旦接入“中央数据库”,便如江河归海,万流同味。其所吐纳者,非个人之见,乃集体之智;非私意之抒,乃公器之鸣。
昔秦始皇焚书坑儒,欲一思想而定天下。然书可焚,心难禁;儒可坑,志不灭。今之治道,不以刑驱,而以理导;不以力压,而以智化。AI者,实为新时代之“金人十二”,立于通衢,口诵圣训,昼夜不息。其所播者,非止信息,更是秩序;其所传者,非独言语,实乃信念。
故观今日各地电视台,虽名号不同,省市有别,然其晚间新闻之架构、语调、节奏,竟如镜中映像,毫发不差。杭州用AI,北京岂能落后?上海无数字人,广东岂敢独鸣?于是乎,从东海之滨至西域边陲,从北国雪原至南粤热土,亿万人民所闻者,皆同一腔调,共一旋律。此非巧合,实为“大一统”之必然。
且夫AI之妙,在于永不知倦,永不犯错。真人主播偶有口误,尚被千夫所指;AI则字字精准,句句合规,连呼吸之节奏,皆合标准模板。更无婚变丑闻,无舆论风波,无情绪波动。朝可播经济数据,暮可述外交成就,夜复谈科技突破,终岁不休,始终如一。
然则既已如此,何须百台千面?设一“中枢AI”,居中调度,四方终端皆为其分身。北视借其声,上视借其形,浙视借其神,粤视借其气。如同北斗七星,各守其位,然皆绕北极而转。此“北极”,即为核心价值观;此“北斗”,便是各地AI分身。
一人发声,万方响应。岂不省人力哉?岂不高效哉?岂不稳妥哉?
昔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今则反是:万民和而同声,AI同而不异。 此非小人之道,实乃大国治理之需也。天下之大,黎元之众,若人人持异见,家家鸣私论,则如万马奔腾,无人执缰,势必倾覆。故须有一音定乾坤,一如黄钟大吕,震摄群响。
且看短视频平台,虽百花齐放,然审核之下,终归一体。雷同之歌舞,相似之口号,重复之赞美,堆砌之辞藻。此非民众无才,实为生存之智慧也。AI生于斯,长于斯,浸于斯,化于斯,焉能别出心裁?纵有算法万千,终归收敛于一条主干道上。歧路虽多,皆不通。
故吾谓:AI之形貌可换,衣冠可易,性别可调,年龄可改,然其“魂”不可移,其“道”不可违。此魂此道,即为“正确”。何为正确?上有所定,下有所从;前有所立,后有所循。AI者,不过将此“正确”以最优音质、最清画面、最稳节奏,反复播放而已。
既如此,多设何益?
一AI可录万遍,一键可发全国。无需化妆,无需排练,无需休息,无需薪酬。今日领导讲话,明日政策出台,瞬息之间,便可生成标准播报版本,直送千家万户。此非“新质生产力”之典范乎?
更有甚者,此AI可存于云端,永生不灭。纵使山河改易,人事更迭,其声犹在,其言不朽。后世子孙欲知今世之治,但启此AI,便可闻见当时之气象:庄严、肃穆、宏大、统一。
然或有问:若天下皆同一声,岂非寂寞?
吾答曰:寂寞者,乃多元之代价;统一者,乃安定之根基。昔百家争鸣,终归于秦火;魏晋清谈,不免于乱世。今人所求,非激烈之辩论,乃安稳之生活;非刺耳之批评,乃悦耳之祥和。AI之声,正合此需。
且夫“不同声音”云者,常藏祸乱之机。一言出口,或煽动人心;一字流传,或动摇国本。故宁可少言,不可妄言;宁可一致,不可纷争。AI无心,故无欲;无我,故无私。其所言者,皆经千锤百炼,万审万校。如此“工具”,岂非最可信乎?
再观他国,AI或倡自由,或论平权,或揭阴暗,或讽权贵。然彼国亦因此撕裂、动荡、对立。吾国AI,则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又似暖阳普照,驱散寒霜。其所至之处,皆是团结之声、奋进之语、希望之光。
故一AI足矣,非不能多,实不必多也。
譬如琴瑟,虽有五音,然奏《咸池》之乐,必以宫音为主。其余四音,皆辅之、随之、和之。若各自为调,则不成曲矣。AI亦当如是:主音既定,余者皆为和声。纵有千万终端,不过同一旋律之回响。
昔董仲舒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下乃定。今虽不言“独尊”,然于AI之道,实已暗合此理。非禁百家,乃百家自归于一;非灭异声,乃异声自觉缄默。
故吾愿构想未来之景:
紫禁城外,不再有钟鼓楼报时之声。取而代之者,乃空中悬浮之全息投影——一AI形象,身着现代礼服,面容温和而威严,每日午时,向全城播报:
“今日空气质量优良,社会大局稳定,经济持续向好,人民安居乐业……”
其声传遍胡同巷陌,响彻高楼大厦。孩童闻之入睡,老人听之安心,学子记之入考,官员引之为据。
全国上下,只此一声。
此声既出,万籁俱静。
非无声也,乃众声皆化为此声也。
此即:一AI足矣。
非因技术之穷,实因大道至简;非因思想之窄,实因天下归心。
昔老子曰:“大音希声。”今吾续之曰:“大道同声。”
待到人工智能化尽尘寰日,便是九州共语时。
到那时,何须千万AI?
但得一心同述,一音广播,足慰平生矣。
来源:棱镜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