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付完尾款就降价,我这是被平台当猴耍了?” 杭州的李女士盯着手机订单气得直拍桌子。10 月 20 日晚 8 点,她在李佳琦直播间抢的薇诺娜护肤品,预售价算下来比现货直接买贵了近 200块。像李女士这样的遭遇,在今年双十一的淘宝天猫上简直是家常便饭。
“刚付完尾款就降价,我这是被平台当猴耍了?” 杭州的李女士盯着手机订单气得直拍桌子。10 月 20 日晚 8 点,她在李佳琦直播间抢的薇诺娜护肤品,预售价算下来比现货直接买贵了近 200块。像李女士这样的遭遇,在今年双十一的淘宝天猫上简直是家常便饭。
今年双十一,淘宝天猫号称要搞 “官方立减”,让消费者不用凑单直接省钱。可实际操作起来,全是套路:
优惠券藏得比宝藏还深:88VIP 的 9 折券,以前都是自动勾选,今年突然改成手动选。小志就因为付款时没注意,一单多花了 179.5 元。更可气的是,这 9 折券还不是直接打折,得先扣完店铺优惠、淘金币,剩下的钱再打 9 折,算都算不明白。预售价比现货还贵:在李佳琦直播间买薇诺娜的用户发现,预售价加上定金,比直接买现货贵了几十块。平台说是 “限时限量补贴”,但老用户只能拿到小额优惠券,新用户却能领到大额补贴,这不是明摆着欺负老客户吗?大数据杀熟太明显:有网友对比普通账号和 88VIP 账号,发现小号能领 “1300 减 110” 的券,5 年老会员却只能领 “1300 减 75”。网友吐槽:“我充的不是会员,是智商税吧!”这些套路直接导致消费者用脚投票:
退款潮汹涌:10 月 21 日,淘宝突然停了 “限时补贴” 和淘金币加抵,还没付尾款的商品秒贵几十到几百元,直播间瞬间炸锅,退货订单满天飞。网经社数据显示,2025 年 Q3 电商投诉里,退款问题占了 17.49%。用户纷纷转平台:有网友说:“以前双十一熬夜抢,现在看都不想看。” 还有人直接卸载淘宝,转去京东、抖音买东西。小红书上,# 双十一避坑 #话题浏览量破 234 万,大家都在分享怎么避开淘宝的套路。法律专家支招:律师提醒,先涨价再打折可能涉嫌价格欺诈,消费者要保存好截图、订单记录,向平台或消协投诉,甚至可以起诉索赔。双十一走到第 16 年,早已不是单纯的购物节,而是观察消费市场的窗口。今年的乱象,反映出几个问题:
平台和商家目标不一致:平台要用户量、交易额,商家要利润,消费者要实惠,三方目标冲突,最后受伤的只能是消费者。技术本应便民,却成了套路工具:AI 导购、大数据推荐,本应帮消费者省钱,结果却用来杀熟、藏优惠券,技术越先进,套路越深。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现在大家买东西,更看重性价比和体验,不再盲目跟风。刚需品加购量超 60%,凑单退货率降了 23%,说明消费者开始 “非必需不买”。今年双十一,淘宝天猫的骚操作,让消费者看清了一个事实:套路玩得再好,也不如真诚实在。希望平台能听听消费者的心声,别再把用户当韭菜割了。毕竟,失去信任容易,再想赢回来,可就难了。你今年双十一遇到过哪些套路?评论区说说,让大家避避雷!
来源:走进科技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