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都矿山的陡坡上,四足机器人背着检测设备稳稳攀爬,30度的倾角难不倒它。上海变电站里,同款机器已经替代人工巡检,故障响应速度比人快3倍。这些在工业场景里"干活"的机器人,都来自宇树科技。
成都矿山的陡坡上,四足机器人背着检测设备稳稳攀爬,30度的倾角难不倒它。上海变电站里,同款机器已经替代人工巡检,故障响应速度比人快3倍。这些在工业场景里"干活"的机器人,都来自宇树科技。
最近这家公司动作频频,不仅把名字从"杭州宇树"改成了"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辅导机构中信证券还提交了首期辅导进展报告。按照计划,它可能在10到12月提交上市申请,这个手握全球消费级足式机器人60%份额的企业,要正式叩响资本大门了 。
市场里早就有了动静,毕竟人形机器人赛道被德勤预测2035年规模将冲5000亿美元,谁能提前卡位,谁就可能分到蛋糕。但那些被传"坐享红利"的A股公司,真能吃到这波行情吗?背后又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细节?
提到宇树上市,最先被热议的就是股权关联公司。毕竟一旦上市成功,持股企业可能迎来估值溢价,这是最直接的收益逻辑。
但这里面的水分得仔细挤。有说法称多家A股公司通过基金间接持股,其中金发科技的情况相对明确。根据公司公告,金发科技作为有限合伙人投资了金石成长基金,该基金持有宇树科技4.62%的股权,算下来金发科技穿透持股比例是0.42%。公司特别强调,这个持股比例极低 。
还有说法提到卧龙电驱通过基金间接持股,这在部分市场梳理中能看到痕迹,但具体持股比例缺乏上市公司公告的明确披露。需要注意的是,雪龙集团的案例很有参考性,这家公司曾因间接持股传闻股价异动,后来公告澄清持股比例极低且无业务合作,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
至于直接持股的说法,目前没有任何A股公司公告提及直接持有宇树科技股权。这类未经证实的信息,看看就好,当真就容易踩坑。股权增值的逻辑看似美好,但极低的持股比例能带来多少实际收益?上市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又有多大?这些都是需要打问号的。
比起虚无缥缈的股权,供应链的合作关系似乎更实在。毕竟机器人量产需要大量零部件,供应商确实可能跟着受益,但这里面的门道也不少。
金发科技算是特殊案例,不仅有间接持股,还与宇树有业务往来。它供应的PEEK材料用在机器人关节上,这种材料能减重同时延长寿命。不过公司没披露具体营收数据,市场上流传的相关营收数字缺乏权威依据 。
减速器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之一,中大力德与宇树存在供应关系,已经实现批量供货。这类部件的技术门槛不低,中大力德的产品价格比日本同类产品低不少,这也是国产供应链的优势所在。但具体供货占比,目前没有官方数据支撑,不能轻信市场传言 。
电机领域的合作更受关注。鸣志电器为宇树的机器人提供空心杯电机,这种电机就像机器人的"指尖肌肉",要求体积小、功率大。从行业信息看,双方合作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但所谓"订单环比激增"的说法,缺乏上市公司公告的印证。
3D视觉传感器是机器人的"眼睛",奥比中光与宇树的合作已经公开。这类部件直接影响机器人的环境感知能力,在整机成本中占比不低。有行业梳理称其供货占比较高,但同样没有官方数据背书 。
还有锂电池供应,蔚蓝锂芯确认宇树是其客户,为机器人和机器狗提供锂电池。但具体供货量和新品进展,公司并未在公告中详细披露。
这里有个关键转折需要看清:供应链的"红利"不是自动到账的。宇树的产能规划是逐步提升的,无锡工厂二期投产后,四足机器人年产能从1.5万台冲到5万台,但这需要时间消化。供应商能否真正受益,要看自身产能是否匹配、技术是否能持续满足需求,更要看宇树的量产进度是否达标。
很多人把宇树IPO看作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信号,毕竟这家公司已经有实际产品在工业场景落地。四足机器人G1在成都矿山、上海变电站常态化作业,上半年政府采购中标额超3000万元,工业订单同比增长显著。
成本控制上也有突破,通过核心部件国产化,宇树把H1机器人成本做到了特斯拉同类产品的一半。光是减速器,国产产品比日本产品便宜40%,还能保证精度,单台机器人光这一项就能省不少钱。
但光鲜数据背后,行业还没迈过产业化的三道坎。
第一道是技术成熟度的坎。高盛的报告指出,目前人形机器人技术拐点尚未出现。以宇树的H1机器人为例,仅有19个自由度,无法处理复杂精细的任务,未来两到三年内难以达到人类工人的工作效率。要实现大规模应用,软硬件都需要多次迭代。中科深谷的沈培友也提到,人形机器人涉及机电控、仿生、材料、AI等多个领域,人才缺口非常明显。
第二道是标准化的坎。现在的人形机器人,从结构到材料再到应用场景,都没有统一标准,也缺乏统一的检测体系。没有标准,就很难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落地,这也是全行业的痛点。安徽虽然推出了相关行动计划,推动检验检测和创新平台建设,但全国范围内的标准统一还需要时间。
第三道是场景适配的坎。目前机器人能胜任的大多是简单场景,比如矿山巡检、变电站巡查等。一旦进入复杂场景,就需要多维度技术支撑,现有产品还难以应对。德勤预测2025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达400亿美元,但人形机器人在其中占比还很低,真正的爆发需要场景的持续拓展 。
这些行业痛点,直接关系到供应链公司的未来。如果技术迭代慢于预期,或者标准化推进受阻,再或者场景拓展不及预期,那些提前扩产的供应商可能面临产能闲置,订单增长也会打折扣。
即使行业能顺利推进,单个公司的风险也不能忽视。拿供应链里的代表性企业来说,各自都有难念的经。
金发科技的市盈率比同行高不少,万华化学的市盈率才17倍,而金发科技达到60倍。负债率也偏高,一年支付的利息就要11亿,比去年全年的净利润还多。虽然新材料业务增长快,但高估值和高负债的组合,本身就存在风险。
对于那些与宇树深度绑定的供应商,还有客户集中的风险。如果一家公司的某块业务高度依赖宇树的订单,一旦宇树调整供应链,或者自身量产不及预期,这家公司的业绩就可能受冲击。之前有不少案例,供应商因为大客户订单波动,业绩出现大幅起伏。
产能规划也是个双刃剑。中大力德、鸣志电器等公司都在加码产能,但产能释放需要时间和资金投入。如果市场需求没跟上,新增产能就会变成负担,不仅不能创造收益,还会增加运营成本。
股权关联公司的风险更直接。持股比例极低的公司,即使宇树上市后估值翻倍,对其净利润的贡献也微乎其微。之前雪龙集团的案例已经说明,这类间接持股的利好很容易被市场放大,但实际影响有限 。
聊了这么多,不是说人形机器人赛道不值得关注,相反,这个赛道的长期价值确实值得期待。国家《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2025年批量生产目标,深圳还投入45亿专项投资,盯着核心部件和算力芯片。上半年全球机器人领域融资83起,中国企业占了60%,这些都说明赛道在快速发展。
但普通投资者要避开短期炒作,看懂背后的真正逻辑。
首先要看技术壁垒。那些能做出高性价比核心部件的企业更有竞争力。比如国产减速器能追平国际水平,价格还低25%-40%,这种成本和技术的双重优势,才能真正在产业链中站稳脚跟。
其次要看业务结构。那些只是"沾边"宇树的公司,不如那些已经在多个客户、多个场景落地的企业。业务越多元,抗风险能力越强,也更容易在行业发展中持续受益。
最后要看量产能力。实验室里的技术再先进,不能量产也是白搭。领益智造作为宇树的代工厂,整机组装良率超95%,单线月产能突破500台,这种量产能力才是支撑行业发展的关键。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关注这个赛道可以从几个角度入手。多看看上市公司的公告,里面的信息比市场传言靠谱得多;关注行业标准的推进情况,这是产业化的关键节点;留意实际应用场景的拓展,矿山、变电站之外,是否有更多场景用上了机器人。
宇树科技的IPO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国产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进步,也暴露了行业的短板。那些跟着热闹的A股公司,有的可能真能吃到红利,有的只是昙花一现。毕竟,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耐心观察比盲目跟风更重要。
你觉得人形机器人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还需要多久?那些供应链企业里,又有哪家能真正走得远?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风险提示:本文仅为行业分析和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商业推广。投资者应基于独立思考,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参考文献:
- 环球网. (2025). 宇树科技推进 IPO 筹备工作,更名为“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取自 http://m.toutiao.com/group/7563967604084244992/?upstream_biz=doubao
- 上海证券交易所. (2025).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取自 http://www.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new/2025-02-21/600143_20250221_USBY.pdf
-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 一字涨停!A股公司,紧急披露宇树科技投资比例!. 取自 http://m.toutiao.com/group/7475509851641168394/?upstream_biz=doubao
- CSDN博客. (2025). 人形机器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从技术突破到商业变革. 取自 https://blog.csdn.net/daqsdfas/article/details/145843667
- 抖音视频. (2025). 高盛报告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拐点未至,宇树科技股价受. 取自 https://www.iesdouyin.com/share/video/7476854009844731151/
- 抖音视频. (2025). 中科深谷沈培友解析安徽方案突破人形机器人发展瓶颈. 取自 https://www.iesdouyin.com/share/video/7458217824578833699/
- 灰埠. (2025). 订单暴增220%!宇树科技营收破10亿 国产人形机器人改写行业格局?. 取自 http://m.toutiao.com/group/7556945136224141833/?upstream_biz=doubao
来源:财经大会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