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想入局农业,却总被这些问题困住:“小农户怎么扩大规模?”“想做农业项目,不知道从哪开始调研?”“学了很多技术,却不懂怎么管人和卖货?” 其实,农业不是 “埋头种地” 这么简单,而是需要 “会经营、善管理” 的系统能力 —— 这正是《农业经营与管理》这门课
很多人想入局农业,却总被这些问题困住:“小农户怎么扩大规模?”“想做农业项目,不知道从哪开始调研?”“学了很多技术,却不懂怎么管人和卖货?” 其实,农业不是 “埋头种地” 这么简单,而是需要 “会经营、善管理” 的系统能力 —— 这正是《农业经营与管理》这门课的核心,今天就把第一章的干货拆解成普通人能直接用的实战指南,从 “搞懂概念” 到 “落地方法”,再到 “未来能做什么岗位”,一步步帮你理清思路。
很多人把 “农业经营” 和 “种地” 画等号,结果种得再好,要么卖不动,要么赚不到钱。其实农业经营是 “经营 + 管理” 的组合,还要分清和 “农业经济管理” 的区别,避免学错方向。
农业经营:解决 “做什么、卖给谁、怎么赚钱” 的问题,是 “方向决策”。比如:你决定在南方种有机柑橘(不是普通柑橘),主打 “宝妈群体”(不是低价市场),走 “电商 + 私域” 渠道(不是批发市场)—— 这就是经营,核心是 “选对赛道”。农业管理:解决 “怎么把事做好” 的问题,是 “效率执行”。比如:种柑橘时,怎么安排工人采摘(分工)、怎么控制农药残留(质量)、怎么记账算成本(财务)—— 这就是管理,核心是 “把方向落地”。关键关系:经营错了,管理再牛也没用。比如你选错品种,种了不适合当地气候的柑橘,再怎么精细化管理,也可能减产;反过来,经营对了但管理差,比如采摘时损耗太多,也会赚不到钱。
很多人想入门,却分不清这两个概念,导致学的内容不落地。用一张表讲清楚区别,帮你选对学习方向:
维度农业经营管理(你该学的)农业经济管理(偏宏观)核心主体小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微观)政府、行业组织(宏观)关注重点怎么种能赚钱、怎么管效率高、怎么卖货快农业政策制定、农村金融、全国农产品贸易学习目标能落地的经营技巧、管理方法理解农业产业规律、政策方向例子你家农场的成本核算、柑橘的电商运营国家的粮食补贴政策、全省的农业 GDP 分析简单说:如果你是想自己做农业项目(比如开家庭农场、搞农产品电商),重点学 “农业经营管理”;如果想考公务员、做农业政策研究,再学 “农业经济管理”。
农业经营管理不是凭空来的,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西方,很多经验能直接借鉴。不用记复杂的历史事件,重点看这 3 个对现在有用的启示:
从古代开始,农业经营的核心就是 “解决吃饭问题”,比如康熙强调 “不强制统一种植”,让农民根据地方条件种粮食 —— 这对现在的启示是:
不管你做什么农业项目,都要考虑 “当地的自然条件”:比如在东北黑土区种玉米、水稻(别硬种南方的柑橘),在西南山区搞林下经济(别搞需要大面积平地的项目),顺应自然才能少亏钱。即使做经济作物,也可以搭配粮食作物:比如种柑橘的同时,在果园里套种大豆,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规避单一作物的风险(比如柑橘滞销时,大豆还能有收入)。清末民国时期,西方思想传入,农业开始从 “自己吃” 转向 “卖钱”,比如孙中山提出 “农业生产商品化”—— 这对现在的启示更直接:
小农户想赚钱,必须从 “种给自己吃” 转向 “种给市场要”:比如你种番茄,别只想着 “自己吃不完再卖”,而是先调研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番茄”(是千禧果这种小番茄,还是大番茄?要有机的还是普通的?),再决定种什么。学会 “延伸产业链”:比如种小麦,别只卖原粮(一斤 1 块多),可以磨成面粉(一斤 2 块多),再做成馒头、面条(一斤 3-5 块),附加值翻几倍,这就是民国时期 “开拓新经营途径” 的现代版。很多人做农业项目,要么 “拍脑袋决定”,要么 “跟风模仿”,最后失败。其实农业经营需要 “科学调研”,PPT 里的 6 种研究方法,普通人也能直接用,帮你把风险降到最低。
用途:看别人怎么运营、管理,比如 “家庭农场怎么分工?”“采摘园怎么设计动线?”怎么操作(2 步):
确定观察对象:找和你想做的项目类似的农场,比如你想搞柑橘采摘园,就去当地做得好的柑橘园;想做合作社,就去附近的国家级合作社。观察 3 个重点(附观察表模板):观察内容记录要点例子基础设施道路宽不宽(能不能过农机)、水利设施全不全(有没有灌溉系统)某农场的产业路宽 3 米,能走拖拉机,采摘后直接装车生产管理工人怎么分工(采摘、分拣、包装)、有没有标准化流程柑橘园分 3 组:采摘组(负责摘果)、分拣组(按大小分档)、包装组(装礼盒)营销方式有没有线下门店、线上怎么卖、客户怎么来的采摘园在抖音发 “摘柑橘 vlog”,客户扫码预约入园,还卖 “柑橘礼盒”关键:别只看表面,比如观察时可以问自己 “他为什么这么做?”“如果我做,能不能优化?” 比如你看到某采摘园的停车场太小,下次你做的时候就可以扩大。
用途:获取一手信息,比如 “种草莓的成本有多少?”“合作社怎么带农户赚钱?”怎么操作(3 步):
找对访谈对象:农户、农场主、合作社理事长、农业技术员(这些人有实战经验);准备 3 类问题(避免问 “空话”):✅ 具体成本:“您种 10 亩草莓,地租、肥料、种苗一共花了多少钱?”(别问 “种草莓要多少钱”);✅ 痛点难点:“您去年种草莓,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的?”(别问 “种草莓难不难”);✅ 经验建议:“如果我现在开始种草莓,您最想提醒我什么?”(别问 “您有什么建议”);访谈技巧:别一上来就问问题,先拉近距离,比如买点水果送对方,再慢慢聊,对方更愿意说真话。案例:想做农机合作社,访谈当地合作社理事长:“您合作社有多少台农机?一年服务多少农户?最赚钱的业务是什么?” 对方可能会告诉你 “跨区作业比本地服务赚钱,但要提前联系客户”,这些都是你查不到的干货。用途:搞懂客户想要什么,比如 “客户愿不愿意为有机蔬菜付溢价?”“喜欢什么包装?”怎么操作(2 步):
设计简单问卷(别太复杂,5-8 个问题就行):以 “有机蔬菜” 为例,问卷可以这样设计:您的年龄?(A.20-30 岁 B.31-45 岁 C.46 岁以上)您会买有机蔬菜吗?(A. 会 B. 不会 C. 看价格)您能接受有机蔬菜比普通蔬菜贵多少?(A. 贵 20%-30% B. 贵 30%-50% C. 贵 50% 以上)您喜欢什么包装?(A. 小份独立装 B. 家庭装 C. 礼盒装)发放渠道:线上(微信朋友圈、本地社群)、线下(菜市场、超市门口,现场发小礼品让客户填);关键:问卷回收后要分析数据,比如 80% 的客户能接受贵 30%,那你定价时就别超过这个比例;60% 喜欢小份装,那你就重点做小份包装。用途:验证技术或模式能不能行,比如 “这个新品种能不能在当地种?”“直播卖货能不能起量?”怎么操作(2 步):
选好 “实验田”:比如想试种 “阳光玫瑰葡萄”,先拿 1 亩地试种(别一上来种 10 亩),观察 1 年,看产量、口感、抗病性;做 “对照实验”:比如想知道 “无人机施肥能不能增产”,可以分两块地:一块用无人机施肥(实验组),一块人工施肥(对照组),最后对比产量和成本;案例:某农户想做草莓直播,先试播 10 场,每场 1 小时,看场均观看人数、下单量,发现 “早上 9 点宝妈多,下单率高”,之后就固定在早上直播,还优化了话术,慢慢把销量做起来了。用途:少走弯路,比如 “别人的合作社怎么盈利?”“休闲农场怎么吸引人?”怎么操作(3 步):
选对案例:找和你情况类似的成功案例,比如你在县城周边,就别学一线城市的高端农场;拆解 3 个关键点:① 他的 “优势” 是什么?比如日本 MOKUMOKU 农场,优势是 “农旅融合”,把养猪和餐饮、体验结合;② 他的 “模式” 是什么?比如 “种植 + 加工 + 体验”,游客可以看养猪过程,吃猪肉料理,买猪肉制品;③ 我能 “复制什么”?比如你在农村,也可以搞 “种柑橘 + 做柑橘汁 + 柑橘采摘”,把体验加进去;别盲目照搬:比如 MOKUMOKU 农场在日本,你在国内做,要结合当地口味调整,比如把 “猪肉料理” 换成 “柑橘甜品”。实用案例库:国内的 “陆丰甘薯产业园”(全产业链)、日本的 MOKUMOKU 农场(农旅融合)、河南伊滨区(城乡一体化),这些案例 PPT 里都有,你可以重点研究。很多人学农业经营,不知道未来能做什么,其实岗位很多,从 “自己创业” 到 “上班打工” 都有,主要分 3 类,看看你适合哪个:
这类岗位是农业经营的核心,需要懂生产、会管理,前景好(国家缺农业管理人才)。
家庭农场主 / 合作社经理:✅ 做什么:统筹种植计划(种什么、种多少)、管理工人、对接销售渠道、算成本利润;✅ 需要什么能力:会沟通(和农户、客户打交道)、会算账(成本核算)、懂政策(拿补贴);✅ 前景:国家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得好能拿 “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国家级合作社” 称号,还能申请低息贷款。农业项目经理 / 园区运营专员:✅ 做什么:在农业园区(比如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项目规划(比如建一个智慧农业基地)、协调资源(对接政府、企业)、控制进度和成本;✅ 需要什么能力:会写计划书、懂项目流程、能协调各方;✅ 前景:现在各地都在建农业园区,这类人才很紧缺,薪资也不低(二三线城市月薪 6000-10000)。这类岗位贴近市场,赚钱上限高,适合不想种地、想做 “农业 + 营销” 的人。
农资销售顾问 / 技术销售代表:✅ 做什么:卖种子、农药、肥料,还帮客户解决种植问题(比如客户的小麦生病,你推荐农药并教怎么用);✅ 需要什么能力:懂农资技术(能帮客户解决问题)、会销售(能找到客户);✅ 前景:现在农资行业缺 “技术型销售”,不是只卖货,而是提供解决方案,收入和业绩挂钩,做得好月薪能过万。农产品电商运营 / 新媒体营销:✅ 做什么:在抖音、淘宝运营农产品店铺,写文案、做直播、管社群,比如卖柑橘,你要拍短视频、开直播带销量,还要维护客户社群;✅ 需要什么能力:会玩新媒体(剪视频、做直播)、懂客户需求(知道客户喜欢什么内容);✅ 前景:农产品电商是趋势,很多农场都缺这类人才,你也可以自己做账号卖货,比如某农户在抖音卖苹果,一年卖了 500 万。这类岗位是农业的 “新方向”,结合了科技、文旅,前景广阔。
农业碳汇开发专员:✅ 做什么:帮农场、园区开发碳汇项目(比如通过种树、秸秆还田吸收二氧化碳,再把 “碳 credits” 卖给企业);✅ 需要什么能力:懂低碳农业技术、了解碳汇政策和交易流程;✅ 前景:“双碳” 目标下,农业碳汇是新风口,现在人才很少,早入行早占优势。休闲农业策划与运营:✅ 做什么:为田园综合体、采摘园策划项目(比如搞 “柑橘节”“亲子农耕体验”),还负责运营(比如管理游客、卖门票和农产品);✅ 需要什么能力:有创意(能想出吸引游客的活动)、会运营(能留住客户);✅ 前景:乡村旅游越来越火,很多地方都在搞休闲农业,缺会策划、会运营的人。学了这么多,很多人还是不知道 “怎么开始”,给新手 3 个实操步骤,帮你快速入门:
用 “文献法 + 观察法” 做前期调研:
查当地政策:比如你在四川,查《四川省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看有没有适合你的补贴;看周边农场:去附近的家庭农场、合作社逛 2-3 次,观察他们怎么运营;定方向:比如你发现当地没人做 “有机小番茄采摘”,而且政策有补贴,就可以把方向定在 “有机小番茄采摘园”。用 “实验法” 试错:
比如你想做有机小番茄,先租 1 亩地试种,别一上来租 10 亩;试种时记录成本、产量、口感,还可以小范围卖(比如在朋友圈卖),看客户反馈;如果试种成功,再扩大规模;如果失败,也不会亏太多。用 “案例分析法” 找经验:
比如你做采摘园,借鉴日本 MOKUMOKU 农场的 “体验式营销”,在园区里搞 “小番茄 DIY 沙拉”“番茄酱制作体验”,增加客户粘性;再借鉴 “陆丰甘薯产业园” 的 “全产业链” 思路,除了卖新鲜小番茄,还做番茄干、番茄汁,提高附加值。很多人觉得农业 “靠经验、靠运气”,其实不是 —— 现在的农业,需要 “会调研、会决策、会管理、会卖货” 的系统能力。今天讲的 3 大核心概念、6 种落地方法、3 类岗位方向,都是帮你建立这套能力的基础。
如果你是小农户,学这些能帮你扩大规模、多赚钱;如果你是创业者,学这些能帮你少踩坑、把项目做起来;如果你想找农业相关工作,学这些能帮你选对方向、提升竞争力。
农业是个慢行业,但也是个有前景的行业 —— 只要你用对方法,一步一步来,就能把 “好产品” 做成 “好生意”。
来源:村庄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