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买美国大豆后,美国财长直言“疼”!全球贸易格局要变天?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8 11:14 1

摘要:2025年10月28日,全球财经圈炸了!美国财长——贝森特亲口承认,已经感受到中国拒买美国大豆的“切肤之痛”!

王爷说财经讯:中国不买美国大豆后,美财长直言“疼”!全球贸易格局要变天?

2025年10月28日,全球财经圈炸了!美国财长——贝森特亲口承认,已经感受到中国拒买美国大豆的“切肤之痛”!

你敢信吗?从今年5月到现在,中国没从美国进口过一粒大豆,9月更是创下2018年以来的首次“零进口”纪录!曾经占美国大豆出口半壁江山的中国市场,如今彻底缺位,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逻辑?美国的“痛”是真的扛不住了吗?

过去十几年,美国大豆一直靠着中国这个最大买家活得滋润。

2016年的时候,美国62%的大豆都销往中国,一年能赚上百亿美元。2024年,中国还从美国买了2213万吨大豆,占总进口量的21%。

但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中美关税摩擦升级,中国直接对美大豆加征惩罚性关税,美国大豆的价格优势瞬间崩塌——比巴西大豆每吨贵出500多块,谁还会买?

数据不会说谎!

今年1-8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同比暴跌近80%,而巴西却趁机拿下85%的中国市场份额,前10个月对华出口突破1.022亿吨,创历史新高。

美国中西部的粮仓堆得像连绵的“金山”,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跌到每蒲式耳10美元以下,比成本价还低2美元。

更惨的是伊利诺伊州,一座储有816吨大豆的粮仓,因为库存压力太大直接坍塌,大豆洒了一地!

很多人问,中国为啥敢果断停购?

不是我们意气用事,而是早有准备,手里握着三张王牌:

第一、多元化采购: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中国早就把采购重心转向了南美,巴西、阿根廷成了主力供应商。

今年从巴西买了6370万吨大豆,阿根廷也暴涨9成,乌拉圭、巴拉圭还签了长期协议,完全能覆盖需求。阿根廷9月临时取消出口税,中国买家48小时就抢了130万吨,相当于去年全年采购量的三成多。

第二、本土大豆产能提升:自己的饭碗自己端。

国家一直在推进大豆振兴计划,2025年国产大豆产量预计达到2117万吨,同比增长2.5%。黑龙江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让单产稳步提升,自给率已经从2018年的14.7%涨到22%。

第三、大豆战略储备充足: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中储粮现在的大豆储备能覆盖全国3个月的需求,还会在价格低位时增储,完全不用怕断供。加上菜籽粕替代技术,每年能减少1200万吨大豆需求,进一步降低进口依赖。

反观美国,大豆出口占总产量的49%,中国市场一旦缺位,根本找不到替代。他们试图让印度接盘,但印度人均肉类消费量只有中国的1/15,对大豆需求微乎其微,纯属痴心妄想。

中国的拒买大豆,让美国农业产业链遭了重创:

一方面,美国农民每英亩大豆损失100-150美元,破产率持续攀升,不少农场主拖欠贷款,只能低价甩卖大豆做生物柴油;

另一方面,美国四大粮商也日子不好过,ADM等企业只能绕道巴西买豆再卖给中国,利润被大幅挤压;

看到这里,没办法,美国农业游说团体已经开始倒逼政府,毕竟农民是重要选票仓,再这么下去,政治代价谁也扛不住。

而中国这边,不仅保障了国内饲料、食品加工的稳定供应,还在全球贸易中掌握了主动权。现在全球大豆进口60%都来自中国,我们买谁的、不买谁的,直接影响全球价格走势。

短期来看,随着11月APEC会议临近,美国可能会主动妥协,争取让中国恢复采购。

但中长期来看,全球大豆贸易的“碎片化”已经不可逆:

第一、南美会继续占据中国大豆进口的主导地位,美国份额可能跌到10%以下;

第二、中国会继续拓展俄罗斯、加拿大等新供应商,进口来源国从9个增加到14个,进一步分散风险;

第三、国产大豆产能会持续提升,预计2034年总产量将达到3452万吨,自给率大幅提高。

所以啊,说到底,中、美这场大豆贸易战,本质是实力的较量。中国从过去的“被动采购”到现在的“主动选择”,靠的是提前布局和硬实力支撑。美财长的“喊痛”,不过是贸易博弈中实力差距的真实体现——谁掌握了需求,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最后问问大家:你觉得,中国会恢复采购美国大豆吗?美国会不会真的取消关税妥协?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王爷说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