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天,来自全市医疗机构的17支精英队伍通过综合笔试、视频展播、现场演示、知识竞答等环节,为人们呈现了一场融合中医药智慧与烹饪艺术的饕餮盛宴,展现了药膳的独特魅力。
5月16日上午,
一场别开生面的“厨神争霸赛”
在福州市中医院五四北院区上演。
这是“2025年福州市中医药膳制作技能大赛”
的一个比赛环节。
当天,来自全市医疗机构的17支精英队伍通过综合笔试、视频展播、现场演示、知识竞答等环节,为人们呈现了一场融合中医药智慧与烹饪艺术的饕餮盛宴,展现了药膳的独特魅力。
经过综合笔试和视频展播,上午10点半,12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现场演示环节。在门急诊综合楼前广场上,来自各医疗单位、平日身着白大褂的中医师、药剂师等换上了各自的厨师服,化身药膳大厨,开始比拼。
据介绍,现场演示环节各队需制作三道药膳,其中必选项目为“五彩山药丝”,自选项目包括药膳主食和药膳热菜。
“五彩山药丝”是以山药为主料,搭配自行选取的辅料(如胡萝卜、黑木耳、黄瓜、鸡蛋、虾等)制作的一道药膳。比赛规定不能用刨刀,十分考验刀工和搭配技巧。
“一个月前,参赛队员还切得参差不齐,现在已是行云流水。”赛后,福州市中医院参赛领队林永忠介绍,这一次除了必选项目之外,他们队伍精心准备了“莲陈双馥饭”和“白鹜衔斛汤”。
其中“白鹜衔斛汤”选用著名的药用鸭——连城白鹜鸭来制作。“这道药膳具有清补平补之效,特别适合当前的时令特色。”林永忠介绍,福州人喜欢在此时节煮水鸭母汤,此次参赛人员选用“味冠八闽”的白鹜鸭,搭配排骨、铁皮石斛煲汤。
此药膳特别适合阴虚燥热者、脾虚肾亏者食用,有助于改善现代人“又虚又燥”的亚健康状态,大众亦可食之。林永忠表示,所有参赛药膳都兼顾疗效与美味,且具有可及性,操作简便,适合百姓餐桌。
台江区苍霞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也顺利进入现场演示环节。“我们有杀手锏呢!”领队介绍,他们将展现中心特有的非遗药膳——周氏喉科传承的“一叶知夏”,这是用水鸭母、人参叶、陈皮、大枣、枸杞等制作的药膳,具有消暑利咽、养阴润肺的功效。其他两道药膳也别具特色:“五彩山药丝”做成心形,名为“闽江之心”;主食则是“有福之粥”,带着浓厚的福州文化特色。
“我们福建的药膳在全国都是走在前列的,福州的药膳也是别具一格。”闽菜大师金宁飞担任裁判,他介绍,药膳既然是膳,就要既养生又好吃。今天比赛中看到许多队伍将药膳和闽菜文化结合,他相信,有这群优秀的年轻人,药膳能发扬光大,更好地走进百姓的日常餐桌。
要赢得比赛,光会做菜还不行,理论知识也要扎实。参赛选手周娜说,为了比赛,同事们平时遇到疑难复杂的题目就一起探讨,加深印象,大家都成了“药膳知识小百科”。
当天下午,在精彩的知识竞赛结束后,大赛圆满落幕。成绩也陆续揭晓:
团队奖一等奖
长乐区中医院
团队奖二等奖
福州市中医院
福州市第二总医院
团队奖三等奖
台江区洋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永泰县中医院
连江县中医院
个人奖一等奖
肖丽涓 福州市中医院
官红香 福州市中医院
个人奖二等奖
杨 萍 福州市中医院
陈 晶 长乐区中医院
黄梦婷 福州市中医院
个人奖三等奖
张亨柱 福州市第二总医院
郑晓琴 鼓楼区卫健局
陈 如 长乐区中医院
魏琴芝 福州市中医院
刘昭函 福州市第二总医院
优秀指导老师奖
薛严锋 长乐区中医院
李 丹 福州市中医院
陈 彦 长乐区中医院
黄汉明 福州市中医院
获得个人竞赛二等奖的福州市中医院参赛选手黄梦婷说:“我们希望通过专业与创新的结合,让更多人受益于药膳养生。”
闭幕式上,福州市卫健委党组书记王振松表示:药膳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医药千年的智慧与哲思。本次大赛以“‘膳’养身心,‘药’韵传承”为主题,让一道道凝聚着千年智慧的药膳佳肴从典籍走向现实,成为守护群众健康的“新食尚”。这不仅是贯彻落实“健康福州”战略的重要实践,更是一次将“治未病”理念融入生活的生动诠释。福州市卫健委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开展中医文化惠民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健康福州”实践中焕发新活力。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杨晨声
通讯员:李卉
图片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