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老李,今年62,住咱小区3号楼,退休三年多了。以前总跟老邻居们组队钓鱼、下棋,可去年秋天瞅见爸妈在阳台晒被子,俩人颤巍巍搬梯子的模样,突然心里一揪——他们都八十五了,连咱市动物园都没去过几回。琢磨半个月,我一拍大腿:走!带爹妈自驾游去!这辈子总得让二老看看
邻居老李讲述:
我是老李,今年62,住咱小区3号楼,退休三年多了。以前总跟老邻居们组队钓鱼、下棋,可去年秋天瞅见爸妈在阳台晒被子,俩人颤巍巍搬梯子的模样,突然心里一揪——他们都八十五了,连咱市动物园都没去过几回。琢磨半个月,我一拍大腿:走!带爹妈自驾游去!这辈子总得让二老看看,外头的天有多宽。
带高龄父母出门,车就是「第二条命」。我把开了六年的轿车换成七座商务车,后排加装了可躺平的座椅,老伴特意缝了带口袋的椅套,能装我爹的旱烟袋、我妈的老花镜。后备箱里,轮椅、急救箱、保温杯摆得整整齐齐,还塞了十包我妈爱吃的桃酥——这玩意儿抗饿,还不硌牙。
路线得「软和」点。头回试水,选了「齐鲁文化走廊」:济南-泰安-曲阜,全程高速,每天开俩小时就歇着。提前跟沿途的老同事打好招呼,到地儿有人接应,心里踏实。
出发那天,我爹攥着布包站在单元门口直犹豫:「坐这么贵的车,得花多少油钱?」我骗他:「单位搞活动,这车免费租!」老爷子这才肯上车,屁股刚沾座就惊呼:「哟,比咱家沙发还软和!」我妈更逗,盯着车载导航屏直犯嘀咕:「这小人咋跟着咱跑?」
第一站到济南,带他们看大明湖。我妈盯着湖面上的游船直搓手:「这船咋跟画里似的?」我立马买票,扶老两口上船。船娘唱《茉莉花》,我爹突然跟着哼,调子跑了八百里,把船娘逗得直笑——后来才知道,这是他年轻时在广播里听过的曲儿。
到泰安那天,天刚蒙蒙亮。本想带他们去爬泰山,可看我爹扶着栏杆喘气的样儿,临时改去岱庙。老两口蹲在汉柏前瞅了半小时,我爹用拐杖指着石碑念:「汉武帝植……」念错字也不脸红,我在旁边装没看见。中午在老街吃煎饼卷大葱,我妈咬一口直咋舌:「比咱小区门口的脆!」
最难忘的是曲阜孔庙。我爹摸着大成殿的柱子直叹气:「以前在生产队记工分,听人说孔子周游列国,没想到这辈子能亲眼见着。」我偷偷拍了张他仰头看匾额的照片,逆光里,他白头发闪着光,像撒了把星星。
都说带老人出门麻烦,可在我这儿,麻烦都是甜丝丝的。每天早上,得等我妈把降压药磨成粉、兑好温水喂我爹吃完才出发;逛景点时,每走二十分钟就得找长椅,他俩坐那儿唠嗑,我就去买烤红薯——我爹爱吃热乎的。有回我妈说腿疼,我满大街找药店,回来时看见老两口互相给对方揉肩,路灯把影子投在墙上,像两棵挨在一起的树。
在服务区吃饭,邻桌大爷瞅着我们笑:「小伙子,你这是带爸妈『逃学』呢?」我说是啊,带他们逃出灶台和沙发,尝尝新鲜日子。我妈扒拉着米饭接话:「以前总怕拖累孩子,现在才知道,被孩子『管着』,心里踏实!」
• 车慢心不慢:每天最多开3小时,提前查好沿途医院。我后备箱备了小米粥罐头,我妈胃酸时喝一罐,比吃药强。
• 景点挑「软」不挑「险」:别去爬山,城市公园、博物馆最得劲。在济南,我带他们逛曲水亭街,坐在老茶馆听山东快书,二老乐得直拍大腿。
• 让老人「说了算」:每到一地先问他们想去哪儿。我爹在泰安非要逛早市,我就陪他蹲在菜摊前,听他跟摊主唠「本地大葱咋分公母」。
• 拍照别嫌烦:我妈每见一棵开花的树都要合影,同一棵树能拍五张。后来发现,她把照片洗出来贴在冰箱上,逢人就说:「这是我儿子拍的!」
十天行程结束,回程时我爹突然说:「小李子啊,明年咱去看海行不?」我鼻子一酸,忙说:「行!咱去青岛,让您二老在沙滩上捡贝壳!」我妈望着窗外的麦田,突然握住我的手:「这辈子没想到,还能坐儿子开的车,去这么远的地儿。」
那晚我发了条朋友圈,配的是老两口在岱庙牵手的照片。文案写:「你背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所谓天伦之乐,不过是方向盘在握,父母在侧,路再远,都是回家的方向。」
有人问我,带老人自驾游累不累?我说,累,但看见他们像孩子似的指着窗外喊「看!火车!」时,就觉得比钓上十斤大鱼还开心。咱中老年人啊,忙了一辈子,临了临了,最想给父母的,不过是「我有空,您随便逛」的底气。
哥姐们,看完老李讲述的故事,有何感想呢?欢迎评论区吐露您的真情哈[祈祷]
来源:户外罗老师一点号